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於我們 | 環球廣告
大變局:新時代中國如何講好“世界觀”
  新華網 ( 2022-06-09 10:24:36 ) 來源: 《環球》雜誌
 

2月28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聯合國大會就烏克蘭問題舉行的緊急特別會議上發言

    中國國際傳播不僅要“講好中國故事”,而且要“講好世界故事”;不僅要“講好故事”,而且要朝向“講好見解”“講好方案”,甚至“講好理念”等遠為廣闊的領域、遠為縱深的層次拓展。

文/劉明 編輯/胡艷芬

  長期以來,“向世界説明中國”是中國國際傳播的主要課題,“講好中國故事”是中國國際傳播的主要方法和有效手段。隨着形勢發展,中國國際傳播開始面臨新課題,也需要不斷創新方法和手段。

  其中,隨着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央,向世界講好新時代中國的“世界觀”,已然成為中國國際傳播新的時代課題,在當前國際形勢急劇演變的背景下甚至日顯迫切。中國國際傳播不僅要“講好中國故事”,而且要“講好世界故事”;不僅要“講好故事”,而且要朝向“講好見解”“講好方案”,甚至“講好理念”等遠為廣闊的領域、遠為縱深的層次拓展。

時代與世界的變化對中國國際傳播提出了什麼樣的新課題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疊加迄今仍未結束的世紀疫情,世界經濟持續低迷,西方各主要經濟體復蘇乏力,而今更面臨超級“滯脹”和金融破産的風險,新興經濟體的“追趕”進程和可持續發展則面臨更加複雜的局面;各主要大國地緣政治博弈加劇,隱性的矛盾、潛在的衝突正在甚至突發性地浮出水面,矛盾因素和衝突熱點不斷積聚,圍繞一些風險點的角力甚至出現走向白熱化的態勢,以俄烏衝突今年大規模爆發為新的起點和標誌,大國衝突的風險陡然升級;逆全球化思潮進一步抬頭,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仍然舉步維艱、任重道遠,進一步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提升全球治理能力的重要性、緊迫性日益突出;一些國家社會階層和社會群體撕裂,社會思潮激蕩,大眾情緒焦慮,草根社會政治運動頻發,各國人民渴望變革、渴望更加美好生活的願望進一步強烈。

  時代和世界的變局,呼喚引領時代和世界的思想。當今世界的危機和困跼踀使各國人民進一步反思,我們的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導致了今天這場發端於、也根源於西方世界的全球性危機和困局?

  毋庸諱言,當今世界的危機和困局,從本質上看,就是長期以來由西方主導的一整套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不斷破産,從而也延伸出世界各國對這一整套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普遍懷疑和失望。其中,所謂的“華盛頓共識”,作為西方發達國家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開出的“濟世藥方”,即是這一整套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集中體現和代表,因而也在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特別是在至今持續演進的全球性危機中,遭遇到普遍質疑。在對西方世界主流價值瀰漫全球的失望之中,人們自然更多地把目光轉向了世界的東方。世界呼喚着中國聲音,關切着中國作為,期待着中國答案,熱議着中國方案。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講好新時代中國的“世界觀”,中國無從回避,也用不着回避;而如何回答好新時代中國“如何看世界”的問題,在持續融入世界的歷史進程中引領時代的變革,既將深刻影響中國的發展與未來,也關乎世界的前途與命運。

中國國際傳播為什麼應當並且能夠回答當今時代與世界的新課題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應當也完全可能積極承擔起這樣的歷史責任。

  承擔這樣的歷史責任,有中國自身發展現實需要的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良好的國際環境,包括良好的國際地緣政治經濟環境、國際制度環境,也包括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這樣的需要決定了處於跨越時代分水嶺之際的中國,在涉及國際政治經濟秩序與格局、國際體系與制度、國際輿論與理念等一系列全領域、多層次、廣角度的問題上,應當更加強調主動塑造,而非被動適應;主動建構,而非被動“合規”;主動引領,而非被動應對;主動創造國際公共産品和國際公共福利,而非被動“跟跑”,或被認為是,或被“敘事”成“搭便車”。

  承擔這樣的歷史責任,也有傳統與現實交融的理想情懷的一面。為世界性困局和全球性困惑,提供與長期以來由西方主導的一整套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國聲音、中國答案、中國理念,正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追求“天下大同”美好理想的現實承載。中國人民不僅有“家國情懷",還有或者説更有“天下情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擁有這樣的情懷,我們才能説,我們具有古老的東方大國在當今時代的歷史擔當。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顯著提高,正以更為成熟、更為穩健的步伐日益走近世界舞&的中央。中國人民在自己創造歷史的實踐中,油然而生了更為強烈的,同時也更具事實基礎和力量支撐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事實證明,中國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應當也完全可能在世界範圍內的各個領城發出自己的聲音,推動一系列影響國際關係議程、影響世界發展走向、影響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中國倡議、中國方案,並抽象、提煉、傳播,進而在世界各文明的互動交融之中,形成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中國理念。

中國國際傳播如何進一步向世界更有效地闡釋新時代中國的“世界觀”

  長期以來,中國致力於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推動形成更具共贏、共享、共治特徵的國際治理體系。就此而言,我們並非沒有中國聲音、中國答案、中國方案以及中國理念。

  存在的問題是,我們缺乏精緻的提煉、藝術的表達、深入的闡釋以及有效的傳播。一些中國首創,兼具中國特色與世界特性的中國方案和中國理念,甚至反而被另一些在國際傳播領域處於優勢地位的大國搞了“拿來主義”。今天,徹底改變這種局面的任務,歷史性地落在了新時代中國國際傳播工作者的肩上。

  首先,要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進一步突出“講好世界故事”。

  多年來,中國國際傳播一直強調要“講好中國故事”,這當然重要,而且迄今為止也的確講得卓有成效;然而這並不是,也遠遠不是中國國際傳播理論與實踐的終結。如何“講好世界故事”,是一個國家“世界觀”的直接體現和現實載體。講什麼,不講什麼,怎麼講,充滿着政治判斷和價值選擇。

  在這一方面,西方強勢媒體“經驗豐富”,常常做得“得心應手”。有時候就是簡單的幾個轉折、幾個延伸,就通過所謂“客觀的”國際報道,把自己的價值觀隱然其中了;還沒有進入“言論”環節,就在所謂的“事實描述”中,達到了引導輿論的目的。但是,揭示西方媒體傳播自身價值觀和操控輿論的真相和手法,只是問題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國國際傳播要主動地去“講好世界故事”,通過“講好世界故事”,體現自己的“世界觀”,並進而闡釋自己的價值、立場、見解、方案和理念。

  第二,要着眼落地、生根、入心,進一步突出構建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

  要“講好世界故事”,套用西方的話語體系不行,因為這套話語體系已經將西式的價值觀念及其相應的見解和立場隱然其中。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在上世紀90年代國際干預與國家主權關係辯論最激烈的時期,“國際社會”一詞遭到了明顯的和極度的濫用。這種濫用的核心問題在於,“國際社會”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被等同於西方主流社會。其實,簡單地跟風西式話語體系,你甚至不可能佔有更大份額的市場,因為西方主流傳播工具已經這樣講了,而且“成熟地”講了多年了。

  當然,反過來説,要“講好世界故事”,自説自話也沒有出路,故步自封同樣沒有出路。“政治正確”當然重要,但是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如何落地、如何生根、如何入心。在“講好中國故事”時,要胸懷全球,講求世界眼光、國際水準。在“講好世界故事”時,要站穩中國立場,發揮比較優勢,把握東方特色,突出“發展中”視角。不解決這樣的問題,無論是國內傳播還是國際傳播,都實現不了自己的傳播目的,達不到預期的傳播效果。

  第三,要從“講故事”出發走向深入,進一步突出説明“中國見解”,推介“中國方案”。

  在中國擺脫“閉關鎖國”年代,推動改革開放、不斷走向世界的歷史過程中,海外受眾對於中國的一切似乎都充滿着興趣,甚至是“好奇”。“講故事”的確是這一傳播階段,甚至在此後各個時期裏抓住人心、打動人心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但是,“講故事”和“聽故事”僅僅是傳播過程的開端。

  一個幾乎反復出現的“傳播流程”,其實在我們親身經歷的國際傳播實踐中早已經産生,即,“聽故事”之後,受眾會很自然地繼續關注,為什麼是這樣?這其中蘊含着什麼樣的邏輯和規律?我們能否引申出某種可以複製的經驗和引發思考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各國、各地區受眾會開始關注,在中國發生的這一切,對自己、對世界意味着什麼?當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央之後,更廣泛的,甚至似乎跟中國直接關聯不那麼大的問題,也進入了國際受眾關注甚至質疑的視野。在若干敏感、危急的情勢和問題上,他們甚至會“不依不饒”“咄咄逼人”地追問,你們怎麼看?你們怎麼辦?既然中國在世界舞&上發揮着日益重大的影響力,那麼中國的見解和方案究竟是什麼?作為“講故事”的人,中國國際傳播工作者無法、也不能止步於“講故事”,而必須去深入思考、研究,進而做出嚴肅的、更高層次的、更精緻的回應和闡釋。

  第四,要在不斷學習和更加善於設置議程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提煉、傳播“中國理念”。

  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特別是新時代中國舉世矚目的歷史性跨越,迎來了世界或熱切、或讚許、或挑剔、或質疑的目光。在這一進程中,中國國際傳播行穩致遠,不斷成熟、發展。

  “中國國際傳播1.0版”,其主打特色更多具有“回應”性質,也即,不斷地向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主流社會“説明中國”“解釋中國”;“中國國際傳播2.0版”,其主打特色更多具有“營造”性質,也即,不斷學習和更加善於主動設置議程,營造有利於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良好國際輿論環境,為中國的和平發展爭取、維護、延長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中國國際傳播3.0版”,其主打特色則應當是更具有“引領”性質,也即,以既具有中國和東方特色,又具有世界意義和全球價值,既切合當代實際,又着眼長遠未來的中國理念,引領時代、塑造時代,從而相應地形成一個偉大的新時代。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真正偉大的新時代,不僅要有革命性的經濟與技術,不僅要有深刻的政治與社會變革,而且會呼喚並誕生偉大的制度、理論、思想、文化、藝術等等,持久地影響人類。其中,引領這一切變革,同時也內化於這一切變革的,正是代表這個時代的核心理念。這樣的核心理念具有超越時空的歷史價值和持久影響人類文明的強大生命力。提煉好、傳播好這樣的中國理念,中國才可能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偉大時代。

講好新時代中國的“世界觀”,向世界清楚地、更好地説明中國“如何看世界”

  講好新時代中國的“世界觀”,讓海外受眾更好地了解新時代中國“如何看世界”,這一歷史性任務將伴隨中國走近世界舞&&央的全過程。這一歷史性任務源自新時期中國國際傳播所面臨的新問題、新任務、新挑戰;但是反過來,思考、研究清楚這樣的問題,擔當起這樣的歷史重任,中國國際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也可望擁有新的機遇,進入新的舞&,創造新的更廣闊的活動空間。

  歷史經驗表明,政治大國、經濟大國與傳播大國的形成具有正相關關係,但並不必然地具有同步演進的關係。進一步加強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任重道遠。新時期的中國國際傳播,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需要我們抓住機遇,再創業績;也面臨着空前的挑戰,需要我們迎接挑戰,把迎接挑戰、解決問題的壓力,變成推動中國國際傳播事業發展更強勁的動力。

  (作者係瞭望周刊社副總編輯)

來源:2022年6月1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1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打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誌
  • 如果您對《環球》雜誌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政編碼: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誌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誌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