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27日,當地人在蘇丹首都喀土穆街頭與安全人員對峙
對蘇丹當局來説,如何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維護糧食安全,暫時無解。
文/《環球》雜志記者 王丙飛(發自喀土穆) 編輯/吳美娜
有“世界火爐”之稱的蘇丹首都喀土穆,2022年的夏天來得格外早,5月初就早早進入了盛夏模式,白天的氣溫維持在44~45攝氏度,夜間的氣溫也很少低于35攝氏度。進入2022年以來,喀土穆周邊的産糧區一滴雨都沒有下過。嚴重的旱情加上影響全球糧食供應的俄烏衝突等,導致蘇丹今年的糧食和食品短缺比往年更加嚴重。
蘇丹經濟學家阿卜杜拉·哈利克·馬哈尤布在接受《環球》雜志記者採訪時指出,蘇丹90%以上的小麥進口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本輪俄烏衝突導致蘇丹小麥的主要供應鏈斷裂,蘇丹難以找到物美價廉的供應替代,目前蘇丹農貿市場的小麥價格每噸高達600美元,比去年同期增漲180%。
蘇丹本國的糧食産量亦不樂觀。蘇丹2021/2022農業年度的谷物産量只有510萬噸,僅能滿足65%的本國需要,相比上一個農業年度降幅超過37%。蘇丹政府曾承諾以每100公斤70美元的價格收購農民手裏的小麥,但由于財政危機未能兌現承諾,部分農民把小麥走私賣到國外,進一步加劇了糧食短缺。
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受俄烏衝突、本國經濟危機以及糧食産量下降等影響,在今年9月以前,蘇丹4500萬總人口中將有1800萬人面臨嚴重糧食短缺問題。
此外,蘇丹政局和社會動蕩顯然也成為該國糧食危機的助推器。2021年10月25日蘇丹軍人主導的、執政的主權委員會解散了文官政府並實行緊急狀態,導致國家陷入曠日持久的危機。美國凍結了對蘇丹的7億美元援助,世界銀行凍結了對蘇丹的5億美元貸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凍結了蘇丹價值1.5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
2022年對蘇丹來説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其中糧食短缺和食品安全是刻不容緩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對于蘇丹當局來説,如何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維護糧食安全,暫時無解。
來源:2022年6月1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11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