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於我們 | 環球廣告
以色列:從“北水南調”到“南水北調”
  新華網 ( 2022-05-25 09:56:50 ) 來源: 《環球》雜誌
 

 

2021年11月22日在以色列裏雄萊錫安附近拍攝的索雷克海水淡化廠(無人機照片)

    “過去,我們將大自然視為饋贈者,它能給予我們水資源;現在,我們將大自然視為消費者。”

文/《環球》雜誌記者 呂迎旭(發自耶路撒冷) 編輯/姚依娜

  加利利湖(也稱加利利海)是以色列著名的旅游景區,面積約為中國雲南滇池的一半。該湖位於以色列東北部,曾經是以色列的主要淡水水源,被譽為“生命之水”。

  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降水減少等原因,加利利湖水位多次急劇下降,一度降至“黑線”。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以色列這一天然水源將遭到威脅,並可能産生嚴重生態災難。

  為了拯救加利利湖,以色列計劃一反之前的做法,從“北水南調”改為“南水北調”,用人工淡化的海水“反哺”加利利湖。這一做法在世界上尚屬“先鋒”嘗試,值得關注。

“北水南調”

  加利利湖的源頭是約旦河,它與南部的鹽水湖——死海同樣均為內陸湖,既是以色列最大的天然淡水水源,也是全球海拔最低的淡水湖。

  加利利湖曾是以色列主要淡水水源。以色列平均年降水量極度不均,水資源集中在北部和中部,但是農田主要分佈在東部和乾旱的南部。為了將淡水從加利利湖南輸,以色列政府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投資興建了“北水南調”工程——國家供水系統。

  這一供水系統於1964年投入使用後,每年將加利利湖的淡水輸往以色列中部和南部,甚至到達南部的內蓋夫沙漠地區,讓這一地區發展起生機勃勃的農業。以色列媒體描述,因為“北水南調”工程,以色列首任總理本-古裏安讓“沙漠綻放”的夢想得以實現。

  10多年前,加利利湖向以南部每年輸送約4億立方米淡水。但自2005年以色列第一個海水淡化廠開始運行後,以色列逐漸擺脫對加利利湖湖水的依賴,從中抽取用於飲用和農業的水量逐年越少,而淡化海水成了以居民的主要淡水來源。

用水自由

  以色列擺脫對天然湖水的依賴,走上“淡水自由”,主要歸功於兩項技術的進步——水循環利用和海水淡化。運用這兩項技術,每年可為以色列生産約10億立方米水。

  目前,以色列每年家庭、農業和工業用水需求總量約為20億立方米。根據以能源部的數據,以色列約85%的廢水都會得到處理,並用於農業灌溉。以色列計劃到2025年底前將這一比例提高到95%。

  同時,以色列建有5個海水淡化廠,平均每年淡化約6億立方米海水。現在,以色列80%的飲用水來自海水淡化。

  另外,以色列還在生活節水方面下足功夫。2007年,以色列在全國安裝了低流量馬桶和淋浴噴頭。

  農業方面,除了大量使用滴灌技術,以政府還提高了農業使用淡水的成本,引導農民越來越多地轉向鹹水。

  據《福布斯》雜誌報道,當全球水資源短缺迫在眉睫時,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以及投資者來到以色列取經,學習治理乾旱的經驗。

拯救加利利湖

  雖然以色列不再依賴加利利湖,但它仍然是以北部居民的主要用水來源。並且,根據以色列與約旦達成的協議,近些年來以色列每年向約旦出售約6000萬立方米淡水,這些淡水就來自加利利湖。

  2021年,以色列與約旦簽訂新協議,把每年以色列出售給約旦的淡水量提高到1億立方米,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淡水是否都來自加利利湖。

  除此之外,加利利湖還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以色列國家水利公司發言人利奧爾·古特曼告訴《環球》雜誌記者,一旦海水淡化設施出現故障,加利利湖將是以色列的“應急水庫”,重要性不可小覷。

  令人擔憂的是,加利利湖水位已多次出現急劇下降。2001年,該湖水位降至低於海平面214.87米,科學家稱其為湖的“黑線”。

  專家警告,湖水面若低於最低警戒“黑線”,將使加利利湖水體的酸度增加,造成生態危機,進一步影響該地區民生用水供應,甚至連帶影響到約旦河及其下游的死海。

  2013年至2018年以色列遭遇乾旱,加利利湖水位處於低位。2017年,以色列不得不從湖中抽出1.7萬噸鹽,以確保低水位不會導致水變得過鹹。而這長達五年的乾旱,也讓以政府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並制訂了用淡化海水“反哺”加利利湖的計劃。

“南水北調”

  2018年,以色列政府批准了一項耗資10億新謝克爾(約合3億美元)的“南水北調”項目,計劃將中部和南部的海水淡化廠處理的海水,通過國家供水系統泵入加利利湖。

  為了將淡化水輸送至加利利湖,需要建造很多的泵站,並鋪設從以色列北部的艾希科爾水處理廠到加利利湖的新管道。2018年6月,以色列議會批准了項目第一階段工程,撥款約1.05億新謝克爾(約合3000萬美元)用於海水淡化、修復溪流以及鋪設通往加利利湖的新管道。

  以能源部能源、基礎設施及水資源司副司長耶赫茲克爾·利夫希茨告訴《環球》雜誌記者,截至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將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完工。預計完工後將有能力把1億立方米的水泵入加利利湖。

  以水務局局長兼董事會主席吉奧拉·沙哈姆指出,實現從“北水南調”到“南水北調”的改變並不複雜。只是改變一下水流方向,將海水淡化廠的淡水通過國家供水系統泵入加利利湖,全程約50千米,不到8個小時就能完成。

  但利夫希茨強調,以色列最近三年雨水充足,加利利湖並不缺水,因此並不會馬上開始注水,“南水北調”具體什麼時候實施,要視加利利湖的情況而定,“但是,我們具備了向加利利湖補水的能力。”

萎縮的死海

  利夫希茨説,以色列是世界上首個使用人工淡化水“反哺”自然水源的國家。這是一種觀念的改變。“過去,我們將大自然視為饋贈者,它能給予我們水資源;現在,我們將大自然視為消費者。”他透露,經歷了2018年的乾旱後,以色列還計劃修復該國北部的5處泉水,使它“反哺”自然。

  談及目前日益萎縮的死海,沙哈姆説,相較於“反哺”加利利湖項目,拯救死海的項目難度更大。應對這一問題,以政府面臨巨大財政缺口。

  死海位於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交界處,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因以色列和約旦向約旦河取水供應灌溉及生活用途,死海水位近年來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

  沙哈姆説,要想阻止死海水位下降,需要每年向它注入約7億立方米水,每年耗資約7億美元。但以政府財力有限,必須權衡是修路、建醫院、建學校,還是治理死海。目前來看,拯救死海還難以排上優先項。

  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三國2013年12月9日簽署了一份關於鋪設輸水管道以連通紅海與死海的協議。根據該協議,將在紅海與死海之間,經約旦領土鋪設一條約180千米長的輸水管道,並在亞喀巴建造一座海水淡化廠。該項目被稱作“死海-紅海管道”工程。但協議迄今為止也沒有進入實施階段。

  沙哈姆無奈地説,死海恐怕將繼續萎縮下去。

來源:2022年5月18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0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打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誌
  • 如果您對《環球》雜誌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政編碼: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誌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誌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