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于我們 | 環球廣告
他讓腹膜癌不再是手術禁區
  新華網 ( 2022-05-24 09:20:55 ) 來源: 《環球》雜志
 

 

李雁(右二)在手術中

    20年裏親自治療過1900多位病患後,李雁已經可以肯定地説:“腹膜癌不再是手術禁區,‘腫瘤細胞減滅術+腹腔熱灌注化療’綜合治療法,可以大幅提升腹膜癌的臨床療效。”

文/《環球》雜志記者 胡艷芬 編輯/馬瓊

  手術臺上,一位胃癌患者的腹腔被完全打開,醫生正在仔細探查,驀然發現癌細胞已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在腹腔內四處飄散,在只有1到2毫米厚、卻包裹著腹腔內大部分臟器的腹膜上扎了根。

  “關腹吧!”主刀醫生發現腹膜轉移後,宣告外科手術已無能為力。這種“大開大合”的無效手術,被醫生們稱為“開關”手術。失望的不只是醫生,從全麻中蘇醒過來的患者將面對的除了幾十釐米長的刀口,還有更加有限的治療手段和所剩無幾的生存時間。

  這就是結局嗎?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腹膜腫瘤外科主任李雁來説,並不是。或許2003年剛接觸腹膜癌診療研究的時候,李雁還沒有足夠的把握,但20年裏親自治療過1900多位病患後,他已經可以肯定地説:“腹膜癌不再是手術禁區,‘腫瘤細胞減滅術+腹腔熱灌注化療’綜合治療法,可以大幅提升患者的臨床治愈率。”

從舊共識到新共識

  胃癌、腸癌、卵巢癌等腹盆腔腫瘤患者,在開腹手術中發現腹膜轉移,遭遇“開關手術”的情況,直到今天依然廣泛存在,這是因為常規診療方法在中國仍是主流,“腹膜癌是外科手術的禁區”這一觀點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醫學界的共識。然而,這種“共識”卻掐斷了很多病人通過外科手術獲得生存機會的希望。

  《國際腹膜癌治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也明確指出:“單純廣泛腫瘤切除術在不聯合腹腔化療的情況下,會造成腹盆腔腹膜大量種植,並不能延長患者生存期,反而會産生更多損害……”這裏提到的“單純廣泛腫瘤切除術”就是目前的常規手術治療方案。因此,改變常規、打破腹膜癌手術禁區的關鍵,便落在了增加“腹腔化療”環節上。

  指南也進一步指出,“當外科醫生嘗試對腹膜癌患者進行治療時,必須熟練掌握術中化療技術。”國際社會達成這一共識走過了30多年,這其中就有李雁投注的20年。

  李雁説,“經過30多年的研究,國際腫瘤學界認識到,腹膜癌不能一概認為是癌廣泛轉移,而是一種區域性癌播散;對于部分經謹慎選擇的病例,積極的綜合治療不但能有效控制病情進展,而且還有可能達到臨床治愈的標準。因此,國際上發展起來了一套綜合治療新策略,核心就是腫瘤細胞減滅術加腹腔熱灌注化療。”

  “腫瘤細胞減滅術,是進行規范性手術,最大程度切除腹腔內的腫瘤和腹膜上種植的腫瘤;腹腔熱灌注化療,是在手術完成後立即採用高溫化療藥物對腹腔進行持續迴圈灌注化療,以消滅肉眼看不見的微小轉移灶和播散的癌細胞。兩者有機整合在同一次手術中,可提升治療效果,使病人的生存期延長70%以上,有將近20%的病人能達到臨床治愈的標準。”李雁説。

用中國方案建立國際標準

  “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回首2003年的人生轉折,李雁這樣説。那一年,他已建立了世界上首個逐級轉移的人肝細胞模型係統,直到今天,全國幾乎所有需要通過動物模型、細胞模型完成的肝癌轉移復發研究,仍用它來完成。

  但那時,腹膜癌作為癌症治療領域裏的“老大難”問題已越來越引起李雁的關注。正是在2003年,武漢大學一位教授在接受腹膜癌手術治療後,最終在李雁就職的中南醫院去世,這令李雁悵然良久、無法釋懷,也堅定了他將研究方向聚焦于腹膜癌外科綜合治療的決心。

  2003年,“當腫瘤患者發生腹膜轉移,醫生往往給予姑息治療,那下一步呢?”李雁開始思考。從門診到病房,從手術室到病案室,從重症監護室到轉化實驗室,他從病例分析、治療實踐和數據收集中不斷獲得啟發,在國際診療方案和研究文獻中確認綜合治療方案的模型。

  2004年,李雁決定引入術中腹腔熱灌注化療;2005年開展Ⅰ期臨床研究;2007年開展Ⅱ期臨床研究,將腹膜癌指數PCI(代表腹膜轉移嚴重程度,最低0分,最高39分)引入病例選擇中,以PCI點20的病例為主;2011年Ⅲ期臨床研究啟動,越來越多的案例顯示,腫瘤細胞減滅術聯合術中腹腔熱灌注化療的綜合療法使患者生存期延長,且安全性良好。

  也是在2011年,中國醫生在世界腹膜癌研究的舞臺上開始有了一席之地。李雁成為腹膜表面腫瘤學國際聯盟中國地區常委;2014年,李雁主筆,形成了《腹膜癌診療中國專家共識》。

  2015年,對中國腹膜癌診療也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這一年,李雁參與制定了《胃癌腹膜癌診療國際共識》,還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腹膜癌診療中心。也是這一年,中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僅新發癌症總人數就有約429萬人,其中新發腹膜轉移癌人數38.5萬人。根據測算,中國需要建設大約1056個腹膜癌診療中心才能滿足現有新發病例的治療需求,中國離這一目標還有很大距離。

  世界需要中國的深度參與,而中國也在這一使命催促下不斷發出自己的聲音:2016年,國際腹膜癌聯盟·中國中心在世紀壇醫院挂牌;2017年,李雁參與制定了腹膜癌診治國際指南,並參與國際腹膜癌臨床流行病學研究;2021年,國際腹膜癌大會(第12屆)第一次在中國舉辦,這也是第一屆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大會。

用1900多個案例創建世界一流

  4月11日上午8點,李雁準時出現在北京世紀壇醫院腹膜腫瘤外科門診室。診室門口貼著一張通知:“由于患者較多,病情都很復雜,每位患者都需要詳細詢問病史,查看資料,就診時間比較長,李雁主任看完所有的患者才會下班,請大家耐心等待。”

  來自重慶的小夥子劉清出現在診室,他身高約172釐米,體重卻只有50公斤左右,病發後身形消瘦,但整個腹部卻被腹水撐得膨起來,肚皮上的血管清晰可見,他是這個上午唯一沒有家屬陪同的患者,從始至終禮貌溫和,並未把愁容寫在臉上。

  了解完病情,李雁拉過椅子和劉清並肩而坐,“首先我們要解決腹水的問題,從現在開始停止喝水,改成補液鹽,它和你的血液是等份的,喝多少就吸收多少,補進血液,如果繼續喝普通的水,腹水會越來越嚴重,500毫升的礦泉水,正好放兩包補液鹽;另外,要將你現在吃的蛋白粉換成安素粉,每天早中晚共3次,早上3勺、中午3勺、晚上4勺,這些都是為了給你補能量,增加體重……一周後來復查,看你的腹水情況和體能恢復情況再考慮手術,雖然治療難度很大,但我們一定會盡力。”李雁事無巨細,一一説明。

  因為疫情和身體原因,許多外地患者不能親自前來北京,李雁就通過他們委託的家屬或朋友,與患者語音或視頻連線詳問病情;為了能讓患者就近、盡早接受手術前的治療,李雁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後,還當場和患者居所附近醫院的醫生聯繫,安排前期化療等。如今,越來越多的外院醫生來到北京世紀壇醫院腹膜腫瘤外科培訓、學習,也與李雁的團隊建立了合作關係,這大大方便了與時間賽跑的癌症患者。

  到下午2點半結束時,當日的門診共持續了6個多小時,接待了22名患者,平均每位患者的問診時間在15到20分鐘之間。門診結束,李雁立即趕往醫生辦公室主持科室會議,然後去病房查房,處理術後監護病人出現的突發情況,直到晚上7點才回到醫生辦公室討論次日的手術方案。

  從2003年到現在,1900多個腹膜癌病人就是這樣在李雁團隊的診室、病房、手術室裏來來走走,患者的生命及其家庭的命運催促著他們,只能前進不能停下。

  腹膜癌的每一臺手術都是大手術,平均時長約10小時,最長的手術超過20小時。也許是對體力、耐力和毅力都有著很高的要求,李雁團隊的十余位醫生都是高大健壯的男醫生。但他們細致起來卻令人吃驚。

  4月12日的手術結束後,醫生于洋和一位惡性間皮瘤患者(已有腹膜轉移)及家屬進行術前談話,在長達1個半小時的談話中,他用了不少于20個比喻來描述病情、病理、手術過程和術後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患者和家屬頻頻點頭,表情逐漸放松。

  “5年前的此刻,我正躺在手術臺上,接受治療。面對這種復發率極高的疑難病,我和家人心中充滿了恐懼。感謝上蒼,讓我遇到了李主任這麼好的團隊。是你們妙手回春,治愈了我的疾病……今天,我冒昧地發這條短信,一是表達我的感激之情;二是向你們報告我的健康狀況……希望各位保重自己的身體,你們有健康的體魄,是患者的福音。”這是一位腹膜後肉瘤康復患者發給李雁的短信。

  一名患者71歲,2008年因黏液性囊腺瘤復發,由李雁醫生行腫瘤細胞減滅術加術中腹腔熱灌注化療綜合治療,到2020年復查時,已健康生存了12年;一中年男性患者,因肝癌腹膜轉移,于2017年手術治療,到2021年復查一切正常,還給李雁發來每天堅持鍛煉的照片……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然而,李雁的診室或者病房,就像濃縮的人生百味,有年老者在術後實現了臨床治愈,年過八旬仍來復查,高興地喊李雁“救命恩人”;也有中年患者,癌細胞已經向身體更遠端轉移,李雁也束手無策。

  如今,腫瘤細胞減滅術加腹腔熱灌注化療技術已經在歐美國家、澳大利亞、日本等國,上升到標準治療的地位,其中澳大利亞、英國、法國等已建立了國家腹膜癌治療中心,中國也相繼建立了專業化學術組織推廣這項技術。

  “但在中國,整體而言,我們對腹膜癌的認識還是一知半解,很多地方在診斷時容易誤診,耽誤了患者治療時間。而且不少醫院對新的綜合治療方法不了解,或信心不足,或不具備治療水準和技術等等,要將我們的‘新共識、新理念、新技術’進行推廣,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唯此,才能讓無法可醫的悲劇少一些。”李雁説。

  (文中患者名為化名)

來源:2022年5月18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10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列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聯繫。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志
  • 如果您對《環球》雜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聯繫。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遞區號: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志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志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