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25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愛麗舍宮出席新聞發布會時講話
近期,馬克龍的支援率攀升至28%左右,如無意外,他連任總統幾無懸念。
彭姝祎
據法國媒體3月3日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當晚在一封致法國民眾的公開信中宣布,他將參加定于今年4月舉行的總統選舉,尋求第二個總統任期。2022年1月以來的所有民調均顯示,現任總統馬克龍以25%左右的支援率穩居第一,高出民調中排名第二的候選人近10個百分點。近期,馬克龍的支援率攀升至28%左右,如無意外,他連任總統幾無懸念。
右翼民粹主義來勢洶洶
近些年,隨著極端宗教勢力在法國抬頭和暴恐襲擊的增多,移民及與之相關的治安、安全等問題,成為一個高度政治化且最吸引眼球的大選熱門議題。在此背景下,打移民牌的右翼民粹主義候選人成為馬克龍爭取總統連任的主要競爭對手。
目前,法國的右翼民粹主義候選人共有兩位,除了國民聯盟領袖勒龐,還有2021年下半年橫空出世的時政記者、電視評論員兼作家澤穆爾。
澤穆爾之所以異軍突起,短期內收獲大量粉絲,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勒龐為入主愛麗舍宮,採取了“去民粹主義”策略,即部分放棄了先前的極端主張,意欲將國民聯盟“洗白”成一個正常的政黨。但該策略在為勒龐吸引部分非極右翼選民的同時,也使她失去了部分極右翼選民,這給了澤穆爾可乘之機。後者以在穆斯林移民問題上的極端保守主義立場和建立邊境墻等大膽的種族主義言論,贏得了部分對勒龐失望的極右翼選民。
而且,澤穆爾還有區別于勒龐的地方。勒龐的支援者是以工人為主的社會中下層以及失業者、無業者等社會底層人群;而澤穆爾作為知識精英,還贏得了部分共和黨選民即社會中上層的青睞,這部分人讚成在移民及與之相關的身份認同、治安、安全等問題上,採取極右翼那樣的強硬立場(共和黨作為主流政黨無法完全效倣極右翼),但又不願和“粗鄙”的勒龐為伍,澤穆爾的出現恰逢其時。
不過,勒龐和澤穆爾的“並存”使右翼民粹主義選民發生了分流,客觀上減輕了右翼民粹主義對馬克龍的衝擊。
中右翼和左翼挑戰乏力
最近幾個月的民調顯示,在上次總統大選中遭受重創的中右翼共和黨後來居上,其候選人佩克雷斯一度與勒龐和澤穆爾交替佔據著民調排行榜的第二、三名,並肩成為馬克龍的主要競爭對手。
共和黨選情的復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法國經濟疲軟乏力,恢復並振興經濟成為當務之急,而中右政黨一貫擅長搞經濟,佩克雷斯提出了一係列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措施。
二是出于防止右翼選民倒向極右翼和吸引極右翼選民支援自己的目的,佩克雷斯在移民問題上也表現出較為強硬的立場,如限制進入法國的移民和難民數量,提出由議會投票決定移民配額、申請政治避難不得在法國本土進行等措施,與此同時,為縮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斷被拉大的貧富差距,還提出提高最低工資等主張,回應了法國民眾的主要關切。
但佩克雷斯和馬克龍的主要政策主張高度相似,在氣勢、魄力、影響力、號召力等方面,又完全無法和已有五年執政經驗的馬克龍相提並論,也不及久經沙場的老將勒龐和能言善辯的澤穆爾,她的競選集會平淡無奇,毫無亮點,這成為她的最大弱點。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選情一度和勒龐及澤穆爾處于膠著狀態的佩克雷斯,支援率逐步停滯在14%左右的水準,落在了兩位極右翼候選人之後。
相形之下,法國的左翼政治力量整體上處于弱勢,幾乎對馬克龍構不成威脅。受上次總統大選衝擊,包括左翼第一大黨社會黨在內的左翼政治力量整體上陷入分裂與衰落,迄今仍處在低谷,未有復蘇跡象。最近幾個月的民調顯示,左翼各政黨的支援率始終很低,不到10%,社會黨甚至不足5%。排名左翼第一的極左翼政黨——梅朗雄領導的“不屈法國”偶爾能突破10%,但難以追上上述四位候選人。
因此,任何一支左翼政治力量單靠自身都難以進入第二輪投票,除非聯合起來推出單一候選人。但是左翼各派別在意識形態和政策主張上存在難以彌合的分歧,聯合成為“不可能的使命”。
左翼各派在平等、博愛、多元的人道主義底色下,對難民、移民持包容和寬容態度,與多數法國人在治安惡化、暴恐頻發的背景下更趨保守的移民立場和更強烈的安全訴求形成對立;左翼理想主義色彩濃厚,甚至帶有一定的烏托邦色彩,不大擅長搞經濟……諸如此類,是左翼競爭力較弱的主要原因。
近期,選情出現了一些變化,此前風頭正勁的澤穆爾的支援率下跌到近3個月以來的最低水準(12%左右),而勒龐的支援率則上揚到2021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準(19%),如無意外,她當能進入第二輪投票,與馬克龍直接對決。
但即使進入第二輪投票,勒龐也很難真正衝擊馬克龍。特別是在當前歐洲地緣政治危機加劇的背景下,人們更傾向于選擇有治國理政經驗、更能應對復雜國際局勢的資深政治家。因此,除非有意外發生,否則馬克龍將贏得連任。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歐洲所研究員)
來源:2022年3月9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5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