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遇到了一次應該是有“背景”的挑釁,提醒我們要時刻注意外交鬥爭的尖銳和複雜。
徐貽聰
2021年12月31日中午12時,伴隨着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一面五星紅旗在中國駐尼加拉瓜大使館院落中央緩緩升起。時隔31年,中國國旗重新在這個中美洲國家飄揚,也喚醒了我對尼加拉瓜的一段記憶。
1985年12月,中國和尼加拉瓜簽署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宣布雙方將為對方建館提供便利,其中包含有為對方提供3個月食宿交通的內容。
按照這個規定,我所在的建館小組1986年抵達尼加拉瓜的首都馬那瓜後,被對方直接安排進了洲際酒店。那是一家“五星級”的旅館,也是馬那瓜唯一接待外國訪客的場所。
入住後,我們一行7人,包括3位外交官、3位行政人員和一位機要工作者,開始了酒店生活。在去尼加拉瓜之前,我曾受派在墨西哥和巴拿馬常駐過,在國內也常有機會出差,多次住過酒店,但都很短暫。像在馬那瓜那樣,要住幾個月,還是首次。
記憶中,尼加拉瓜政府特別是外交部,對於建館工作還是非常重視的,可以説給了我們能夠給予的最好的條件,包括工作聯絡、居住和交通安排。當時的尼加拉瓜還處在戰亂時期,政府預算也不是很充裕,但還是給我們提供了一輛狀況甚好的車,配備了隨叫隨到的司機,使得我們的工作一直比較順暢。
那段時間,最困難的是吃飯問題。雖然酒店裏有幾處餐廳,我們可以自由選擇,而且不收費,但畢竟都是拉美和西式菜肴,對中國人來説吃一天兩天問題不大,稍久就要皺眉頭了。特別是幾位行政人員缺少駐外經驗,只能不時拿出從北京帶出的方便麵和榨菜等“稀罕物”,聊作補充,撫慰一下胃口。
對我來説,每天都有幾個難熬但卻免不了的時段,就是要鑽“黑罩子”。為了保密的需要,機要員從國內帶去一頂特製的黑布罩子,工作時在房間裏支起來,人需要在裏面書寫、修改文電,也在裏面收閱國內發去的電文。馬那瓜一年四季炎熱,黑罩子密不透風,還有強烈燈光的映照,每次都是大汗淋漓,猶如做了長時間的劇烈運動。
其間,我還遇到了一次應該是有“背景”的挑釁。一天半夜時分,突然有人敲我的房門,門外站着兩個人,聲稱有使館人員從陽&上拍攝軍事目標。我一聽就明白是在找茬,目的是陷害我們,當即正色警告他們,這裡是國際酒店,客人在房間裏可以幹他們願意幹的任何事情,何況並沒有中國使館的人員在陽&上拍照,酒店裏也沒有任何關於附近存在軍事設施的提示。你們這樣誣衊外交人員,是在挑釁,是要負責任的。
説完,我讓他們立刻離開,同時給酒店總經理打電話,表達不滿和抗議。次日上班以後,我又將此事向尼外交部亞大司司長作了通報,提醒他關注這樣毫無道理的事端。不久,酒店總經理派人給我送來一個大花籃&&歉意,還邀請我赴宴,以便當面道歉。我告訴他,花籃可以接受,飯就不要吃了,還提醒他一定要避免與外交人員發生類似的糾紛,因為事關重大。事情解決了,但也讓我們意識到要時刻注意外交鬥爭的尖銳和複雜。
經過緊鑼密鼓的工作,以及在尼政府的大力幫助下,建館小組在3個月的時間裏,終於找到了一處可以辦公的小樓。我們又在附近租了兩處宿舍,這樣如期從酒店裏搬了出去。我們自此有了屬於自己的空間,也擁有了按照自己習慣起夥的條件。不過,鑽“黑罩子”卻沒有絲毫改變,依然天天如此。
如今,中尼復交,中國在馬那瓜重又建立了使館,想起幾十年前的那一段獨特經歷,讓我百感交集。
(作者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曾任中國駐厄瓜多爾、古巴、阿根廷大使)
來源:2022年3月9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5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