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于我們 | 環球廣告
中美“成績單”帶來的啟示
  新華網 ( 2022-03-02 07:44:10 ) 來源: 《環球》雜志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商務部大樓

  相較而言,中國的産業結構相對合理,而美國規模龐大的GDP主要是由第三産業也就是服務業創造的,制造業的佔比很低,産業空心化的趨勢非常嚴重。

馬偉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挑戰,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在經歷了最初的陣痛後,2021年經濟都實現了強力復蘇。近日,兩國的經濟數據皆已出爐,我們來分析一下兩國的“成績單”。

快速“接近”

  1月17日,中國公布了2021年的國內生産總值(GDP)數據。GDP增速達8.1%,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GDP總量達114.4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僅次于美國,繼續穩居世界第二。1月27日,美國也公布了2021年的GDP初步核算數據,GDP增速為5.7%,為1984年以來的最高,在發達經濟體中屬于高位;GDP總量達23.0萬億美元,超過疫情前的最高水準。

  對比中國與美國近幾十年的發展,可以看到兩國的GDP差距在不斷縮小。

  作為長期的世界“霸主”,美國一直保持著對全球其他國家在經濟體量上的領先地位,二戰以後鮮有國家的GDP“接近”美國。冷戰時期,據估算,蘇聯在1975年曾一度達到美國GDP的40%。日本在1995年曾達到美國GDP的70%,但“失落的三十年”令日本經濟此後再沒延續昔日的輝煌,最近幾年GDP已跌至美國的24%。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剛開始時,GDP僅為美國的6.4%;經過約30年的發展,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GDP已達到美國GDP的40%;此後中國經濟穩步增長,2018年這一比例進一步升至67%。

  近幾年盡管有中美經貿摩擦和疫情的影響,中國追趕的腳步並未停止,甚至有所加快,2021年中國GDP已達到美國的77%。同時,中美兩國經濟的全球佔比也發生了顯著變化。美國在二戰後曾一度佔到全球GDP的56%,但隨著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逐步崛起,這一比例目前降至25%左右;中國在1978年僅佔全球GDP的1.7%,2021年已升至18%,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5%左右。

  排除疫情影響,2010~2019年的10年間,美國GDP的年均增速為2.25%,這一階段也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經濟擴張周期;中國同期的平均經濟增速則達到7.68%。假定中美兩國在未來保持此前10年的平均增速,中國GDP在2030年就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當然,中國目前正處于從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的轉型期。保守估計,假定美國在未來保持2.25%的增速,中國要在2035年超越美國,則中國經濟的平均增速達到4.2%即可。當然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GDP早在2017年就已超越美國。

美努力扭轉産業空心化

  除了總量,中美經濟的産業結構也存在差異。

  就經濟發展結構來看,國民經濟可分為三大産業。第一産業以農林牧漁業為主,第二産業以制造業為主,第三産業以服務業為主。2021年,中國一、二、三産業的産值分別達到8.3萬億、45.1萬億、61.0萬億元人民幣,分別佔比7.3%,39.4%,53.3%。

  美國2021年GDP分産業數據暫未公布,就2020年的數據來看,第一産業的佔比僅為0.8%左右;第二産業的佔比不足17.7%,而其中制造業約為10.8%;第三産業佔比在81.5%以上,其中金融業佔比就達到了8.2%。這也反映了近年來中美兩國GDP産業構成的主要趨勢。

  相較而言,中國的産業結構相對合理,而美國規模龐大的GDP主要是由第三産業也就是服務業創造的,制造業的佔比很低,産業空心化的趨勢非常嚴重。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許多發達國家把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遷移。一國發展水準提高後,服務業在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也會顯著增加,這是導致中美産業結構出現顯著差異的重要原因。但是各國已經越來越意識到第二産業特別是制造業對于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性。美國政府也已意識到這個問題,從奧巴馬時期開始就提出了“再工業化”戰略;特朗普政府時期進一步提出先進制造業領導戰略,拜登政府則把重點放在構建本土安全供應鏈上來。這些都是美國政府優化GDP産業結構的努力。

重量更重質

  盡管中國GDP總量迅速提高,但每人平均GDP仍然較低,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2021年中國每人平均GDP超過8萬元人民幣,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26萬美元,首次超過世界平均水準。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的每人平均GDP已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區間,接近高收入國家的下限。

  但是,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仍有不小的距離。發達國家每人平均GDP約為4萬美元,2021年美國的每人平均GDP更達到了6.98萬美元,約為中國的5.5倍。中央在2021年底再次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可以説,未來幾年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階段。

  一國的綜合實力不僅取決于經濟總量,還取決于經濟的發展品質,特別是創新和科技發展水準。

  19世紀晚期,美國的工業總産值第一次超過了英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但美國真正取代英國,成為綜合國力全球第一的“霸主”則要到半個世紀後的二戰以後。美國在二戰後逐步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強國,研發投入佔GDP比例長期居世界前列,現在的拜登政府也在推動大規模增加未來的研發投入。目前,美國的研發投入總額位列全球第一,相對比重也長期領先全球。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科技部發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增長10.2%,突破2.4萬億元(約合3500億美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與GDP之比)達到2.40%。對比來看,中國的研發總投入約為美國的54%,研發強度低于美國(2.8%)0.4個百分點。特別是基礎領域的研究,研發周期長、見效慢,對于長期的科技發展卻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因此更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支援。2020年,中國基礎研究佔全社會研發總經費的比重首次超過6%,這一比例此前多年徘徊在5%左右。加強研發投入,特別是基礎領域研發投入,是科技自立自強、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難題的長期選擇。

  綠色發展是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另一個目標。衡量經濟綠色發展水準的重要指標是單位GDP能耗,2021年中國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7%,接近降低3%左右的預期目標。近年來,中國的單位GDP能耗下降速度非常快。2000年中國萬元(人民幣)GDP能耗為0.98噸標準煤,目前已降至0.55噸標準煤,20年間單位GDP能耗下降了約44%。

  但與美國相比,能耗仍然較高。中國在2009年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産國和消費國,而中國單位GDP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準的1.5倍,美國的2.22倍。未來,除了經濟總量,碳中和伴隨的經濟綠色發展水準將會是中美博弈的重要議題。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來源:2022年2月23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4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志”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列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聯繫。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志
  • 如果您對《環球》雜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聯繫。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遞區號: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志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志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