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于我們 | 環球廣告
法國向校園霸淩揮“重拳”
  新華網 ( 2022-01-31 07:10:27 ) 來源: 《環球》雜志
 

 

2021年9月2日,學生們在法國斯特拉斯堡一所學校上課

  校園暴力在法國各級學校存在超過百年,已構成“校園亞文化”的一部分,馬克龍意在博大選的應景之舉能在多大程度上徹底解決校園霸淩問題,尚待觀察。

楊成玉

  法國國民議會近日表決通過了《校園霸淩法案》草案,將校園霸淩行為定為刑事犯罪,刑期最重可判10年。該法律草案預計于2022年2月實施。屆時,法國將成為全球處罰校園霸淩行為最重的國家。

  法國總統馬克龍同時宣布政府打擊校園霸淩的新舉措,將應對校園暴力提升到國家核心政策高度。馬克龍表示,只要我們負起責任,傾聽孩子們的呼聲,依靠出色的工作,並動員起教育部門形成合力,就一定能贏得消除校園霸淩現象的鬥爭。

  法國的校園霸淩現象由來已久,多年來政府也採取了多項治理措施,但效果不及預期。法國此番揮起“重拳”,能否徹底改變現狀呢?

由來已久的“校園亞文化”

  法國校園霸淩現象脫胎于中世紀教會學校中普遍存在的“教士階層壓榨”,中高級教士依靠手中掌握的傳教區域分配權,脅迫低級教士上繳“虔誠費”以牟利,遇到榨不出油水的見習教士和孤兒,往往拳腳相加。

  19世紀中葉後,法國建立現代教育體係,校園霸淩現象相伴而生,包括家庭出身、體重、性格、衣著甚至性別在內的各類因素,都可能成為霸淩行為的動因,往往導致受害者出現自閉、焦慮、厭食、缺課等消極情緒和行為,甚至自殺。

  20世紀80年代起,法國教育部門開始對校園暴力行為進行大范圍統計。從2001年開始,法國政府正式將校園霸淩行為界定為4類,作為統計監測和司法處理的依據,2007年又歸攏為三大類14種形式。

  第一類是人身傷害,包括身體暴力、勒索、性暴力、捉弄新生、抽耳光、言語暴力和侵犯隱私(含網絡施暴);第二類是財産損害,包括盜竊、損害住宅與設施、非法佔有他人財産;第三類是安全威脅,包括攜帶火器、攜帶白刃、使用麻醉品、非法買賣麻醉品等。

  據法國官方統計,每年約有70萬法國青少年遭到上述至少一種形式的校園霸淩,每10個孩子中就有一名受害者,小學生遭霸淩率約為12%,初中生約為10%,高中生約為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普及,校園霸淩還衍生出網絡暴力等形式,20%的法國學生承認自己曾是網絡攻擊的受害者。

多措並舉打擊校園霸淩

  迄今為止,法國已採取多項措施打擊校園霸淩。

  第一,完善立法。2014年法國國民議會通過立法,將校園霸淩行為列為刑事和民事輕罪,明確規定年滿13周歲的霸淩施行者最高將被判處6個月監禁和7500歐元罰金;年滿18周歲最高將被判處1年監禁和1.5萬歐元罰金,視情節還可能加重處罰。不滿13周歲的兒童雖不必承擔刑責,但也會被送往矯正機構管教。

  2018年,法國政府將每年的11月18日定為“國家打擊校園霸淩日”。2019年6月,法國教育部將“未獲同意的性意味資訊”和“色情報復”列入打擊校園霸淩行動清單,並引入法律制裁手段。

  第二,有效監測。法國是世界上少數擁有全國校園環境監測工具的國家之一,並設有校園暴力受害者求助熱線電話“3018”。

  2014年起,法國政府在全國范圍內部署“學校安全警示資訊係統”,更全面掌握校園暴力的規模和每學年的形式變化,同時不定期舉行以校園暴力為主題的專項研討會,重點討論暴力成因,號召社會各界共同為建設安全校園建言獻策。

  馬克龍上臺後,法國教育部在斯特拉斯堡、雷恩、艾克斯-馬賽、尼斯、圖盧茲和諾曼底大區發起了“對霸淩説不”活動,重點提升校園霸淩行為監控的敏感度,識別隱蔽的霸淩行為,並採取與其性質相應的管控措施。

  第三,改善環境。法國政府將建立良好校園環境作為預防校園暴力的核心目標。教育部公布建立積極、正面校園環境的7項指標,包括改善教學成績、促進師生身心健康發展、減少騷亂、減少違紀現象、減少教育不公、提高教育機構團隊穩定性、降低曠課率和退學率等。

  全國各學區均將騷擾、種族歧視、性別暴力、性暴力、厭惡同性戀等行為列入重點預防清單,為受害學生提供法律支援、社會經濟救助、心理健康輔導等服務。

  從2010學年起,各地還成立專門的寄宿制矯正機構,收容嚴重擾亂校園秩序的16歲以下學生,以隔離校園“害群之馬”。

  第四,培訓教工。法國政府將教職工視為治理校園暴力的主要力量,在師范培訓、教師實習及在職培訓中大量增加預防、管理校園暴力和處理危機現場等內容,並在一些校園暴力嚴重的學校開展現場教學。

  法國國家高級司法與安全研究院還聯合政府部門制定“預防、安全和危機管理培訓計劃”,加強學校高層行政管理者培訓。

  2011年以來,法國教育部在全國中學推行“克萊爾運動”,旨在提高校園暴力重災校教職工團隊的穩定性,倡導教師教學創新,並在最易受到入侵、最易發生嚴重暴力事件的中學開展安全審計,及時發現潛在隱患,並通過設置欄柵、安裝監控器等進行補救,大獲成功。現任教育部長布朗凱當年就是在“克萊爾運動”督導委員會主席崗位上走入公眾視野。

  第五,家庭合作。法國政府重視學校、教師和家長在反校園暴力領域的合作,積極調動家庭力量預防、懲處校園霸淩。

  1970年起,法國各級中小學均開展學業調解,倡導教師與家長直接溝通問題。比如從2011年起,巴黎東郊克雷泰伊學區試點開展“家長公文包”項目,覆蓋37所初中的100個班級,邀請家長參加校長主持的校情辯論,並最終于2018年被法國教育部納入“對霸淩説不”項目。

  第六,完善機制。為維護校園安全,法國政府不斷增設新機構、補充新人員。

  一是以學區為單位建立校園安全移動小組(EMS),每個學區EMS由校長、教師、安全專家、防爆專家、學業調解員、退休警察或憲兵等30余人組成,職責包括進行校園巡查、開展防暴力課程等。

  二是設置校園預防與安全助理(APS)崗位,2012年法國首次在校園暴力重災校錄用500名APS官,在校長領導下確保各類預防與安全措施正常、高效實施。

  三是倡導校內培訓,增強學生反霸淩意識和能力。2019年法國教育部推出預防小學、初中校園霸淩規劃(pHARe),規定每個學校須組建包括10名學生代表在內的專門團隊,每年對學生進行10小時的反霸淩培訓。目前已有2300所初中和8200所小學參與了pHARe規劃,2.29萬名學生和1.55萬名教師接受了專門培訓。

  四是動員社會力量,聘請社會賢達組建“霸淩者你走開”(Harceleurs U GO)等公民社團,提升校園霸淩行為的社會關注度,資助民間人士建立了法國第一個防范校園霸淩的職業培訓中心。

劍指選舉

  盡管採取了不少措施,霸淩現象在法國學校和社交網絡上仍屢見不鮮,受害學生往往陷入孤獨、恐懼。

  2021年9月法國參議院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仍有6%~10%的小學生遭受校園霸淩,25%的初中生遭受網絡暴力。日前,法國東部米盧斯市一名14歲的女初中生因遭霸淩自殺,引發全民關注。

  對此,馬克龍承諾政府將繼續動員起來,進一步加速行動,為學生舉報自己遭受的一切提供便利。

  最新公布的主要措施包括:2022年2月上線校園霸淩求助App“3018”,可供受害者和證人向監管部門發送騷擾惡行的截圖和視頻;在全國范圍內增設青少年之家、青少年傾聽接待中心等固定場所,使各地都能有專業人員接待和傾聽青少年的訴求;從2022學年起面向六年級學生試點推廣首批“數字普及證書”,默認安裝在學生使用的手機、電腦和平板電腦上,引導少年兒童正確使用網絡,並視情進一步向所有年級推廣;承諾修改法律,允許在少年兒童使用的電子設備中默認安裝家長監管係統。

  總體看,有關措施一方面回應了民眾對社會安全的關切,有助于馬克龍在大選前進一步吸引右翼選民,拉攏安全議題的票倉,削減極右翼主張的清晰度,另一方面也針對當前校園霸淩網絡化的新特點,符合解決問題的大方向。

  亦應看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校園暴力在法國各級學校存在超過百年,已構成“校園亞文化”的一部分,馬克龍意在博大選的應景之舉能在多達程度上徹底解決校園霸淩問題,尚待觀察。

  而且,由于校園暴力問題社會敏感度較高,一旦2022年大選前有關舉措未能到位,甚至可能引發民意反彈,危及馬克龍施政可信度,進而對其選情造成負面影響也未可知。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2022年1月26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2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志”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列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聯繫。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志
  • 如果您對《環球》雜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聯繫。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遞區號: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志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志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