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和吃飯一樣,故事就像佐料,總能影響味道。
宿亮
單位附近有家雲南菜館,菜單上少不了米線,根據肉類和配菜多寡分為秀才米線、舉人米線、進士米線、狀元米線……這種命名方式差不多成了中國各大城市雲南米線的標配,捎帶普及了幾千年科舉等級的歷史知識。點菜時就比較困惑,我這個水平配點狀元嗎?萬一鼓起勇氣點了狀元,吃着又不甚滿意,還能説:狀元……就這?
雞湯米線因為雲南蒙自島上潛心備考的讀書人和每天送飯的妻子之間的故事出了名。隨便吃上一碗,也能聯想到封建王朝給那位賢妻蓋出一座“精神牌坊”的氣勢。
很多吃食也像這雞湯米線一樣,擁有一個背後的故事。比如宮保雞丁,是四川人丁寶楨做山東巡撫時讓家裏的廚子鼓搗出來的鄉味。關於這道菜算魯菜還是川菜,兩個菜係的廚師們倒是可以辯論一番。美國人發明的中餐左宗棠雞則完全不同,跟左宗棠或是他的家鄉湖南都沒什麼關係。美國中餐名廚艾琳·尹飛羅專門考證了一下,這道菜很可能最早是為了紀念祖先的“宗堂雞”,愣是在美國搞出了一個中文的“諧音梗”。
為啥吃個飯還要講這麼多故事?小時候去張家界旅游,導游帶着游覽“十里畫廊”,指着兩側的怪石險峰,一會兒説這個像兩姐妹,一會兒説那個像老太婆,差點就在陰天裏逛出一種大型戶外鬼屋的感覺。旅游和吃飯一樣,故事就像佐料,總能影響味道。
這種事情是有科學道理的。美國霍特商學院神經營銷學教授馬特·約翰遜在一本專著中寫道,故事絕對能夠給你的食物增添味道。神經學把人體和外部的互動分成接收信號和理解信號兩個方面。食物的味道可以看成是一種信號,關於食物的故事也是一種信號,在理解食物的過程中,只有一種信號和擁有兩種信號得到的結果自然是不一樣的。
現在的西方餐館裏關於食物最常聽到的故事多與主廚有關。人類社會進化到今天,人們不再用自己播種獲取食物,甚至不知道原材料進入加工廠之前來自哪。所以,誰做出了這桌子菜就成了最直接的故事來源。話説回來,八卦這種事情在廚房、餐桌從來都最流行。
“地獄廚師”戈登·拉姆齊的火爆脾氣和毒舌絕對比他的拿手好菜惠靈頓牛排更廣為人知;芝加哥的米其林三星餐廳Alinea的主廚格蘭特·阿哈茨一定要跑到餐桌旁,在桌布上當場“畫”出甜品;意大利摩迪納米其林三星主廚馬西莫·博圖拉是食物色彩大師,還專門寫了本《永遠不要相信一個瘦瘦的意大利大廚》的書,流行程度與書名上口程度極匹配。
這麼看來,故事和八卦真的能把食物的味道攪拌起來。
數日前路過澳門,在市區瑪嘉烈蛋撻店排隊一小時,又等了門口空出位子,在街邊吃蛋撻。旁邊的大叔又花了足足一小時跟我講瑪嘉烈蛋撻店的創始人原來是安德魯蛋撻店老闆的太太,而安德魯蛋撻店正是澳門葡式蛋撻最初的來源。夫妻兩人離婚後,各自開店,憑藉地道的味道,都成為游客必吃的“打卡地”。大叔講完八卦之後的結論是,我應該到路環再去排一小時隊,分析一下這對前夫妻出品的蛋撻有什麼不同。
聽完八卦故事再看看紙盒裏的蛋撻,果然味道不太一樣了呢。
來源:2021年10月20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1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