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於我們 | 環球廣告
法國“未來工業”計劃的未來
  新華網 ( 2021-10-11 06:37:48 ) 來源: 《環球》雜誌
 

2020年4月15日,在位於法國巴黎西北部的標致雪鐵龍集團普瓦西工廠,

工作人員裝配呼吸機零部件

  疫情下法國韌性最強的産業分佈在信息技術、智能醫療、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資訊&&等門類,恰與“未來工業”計劃的受益對象重合。

楊成玉

  法國“黃馬甲”運動爆發兩年半、新冠肺炎疫情反復折騰一年半之後,人們似乎早已忘記了總統馬克龍雄心勃勃的“未來工業”計劃。隨着2022年總統大選臨近,法國傳統左、右翼反對黨攻擊和諷刺的,法國主流媒體質疑和悲嘆的,都聚焦到同一個話題:“未來工業”計劃還有未來嗎?

“未來”是什麼

  “未來工業”計劃源於2013年9月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主創的“新工業法國”計劃,以實現再工業化為核心目標。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及隨後爆發的歐債危機,充分暴露了過去數十年間法國嚴重“去工業化”的弊病。2012年當選的奧朗德發現,以金融衍生品為代表的財富增值舊秩序已然遠去,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正在回歸,留給積重難返的法國的時間已經不多。

  但“新工業法國”計劃雖有革命性目標,具體操作中卻依然抱持“頭疼醫頭”的舊思維。當時年近60歲的奧朗德是二戰後“嬰兒潮”的一員,那一代人的普遍觀念是,機器出了問題,就花錢去修,而不是去思考機器運行的環境和整個運轉系統要不要修改。

  “新工業法國”計劃啟動後近兩年時間,政府向製造業投放的各類扶持措施披着五花八門的外衣,包括公共銀行投資、債務信託、風險基金、創立産業競爭力集群等,內核卻只有一個——“砸錢”。得到真金白銀支持的産業門類看似多達34個,也基本沒離開高鐵、航空、汽車這法國老“三大件”。

  回頭看,“新工業法國”計劃頂層設計保守性過強、核心不明確,只注重實用性和漸進性,優先發展法國領先工業領域,缺乏對顛覆性創新發展的追求。特別是對當時德國已經掀起的智能製造“工業4.0”新潮流,奧朗德政府既羨慕又拉不下臉來“抄作業”,始終“猶抱琵琶”。

  2015年5月,法國經濟與工業部突然頒佈“新工業法國”計劃的升級版——“未來工業”計劃,以新能源開發、智慧城市、環保汽車、未來交通、未來醫藥、數字經濟、智能互聯、數字安全、健康食品等9個新興産業為優先扶持重點,取代了老“三大件”一統天下的傳統工業政策投放格局,用資本與技術聯姻、政府為企業提供服務、以培訓解凍勞動力市場、窗口化國際合作等4項新舉措,取代了政府給實體經濟輸血的單一化扶持模式。

  此時,法國政府的目標已不局限於推動“再工業化”,而是引入現代化工業生態體系、輔以數字技術為支撐,實現經濟增長模式的根本性變革。這一變革思路只能來自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人——時年38歲、時任奧朗德政府經濟部長的馬克龍,正是背後推手。

真搞起來了

  雖然我們無法從後來法國選出“馬克龍總統”的歷史進程倒推“馬克龍部長”的真實想法,但事實是,“未來工業”計劃在馬克龍的領導下真搞起來了。

  在資本與技術聯姻方面,2016年1月,“未來工業”技術&&向工業企業開放,第一期1億歐元資助了240個自動化生産和尖端數字技術研發項目。

  在政府服務企業方面,截至2016年底,法政府已向2000多家中小企業提供一對一的專家跟蹤評估服務,向追加生産現代化投資的企業提供25億歐元的稅收優惠。

  在解凍勞動力市場方面,2015年下半年,針對青年人開展的第一批“未來工業”相關技術培訓啟動。

  在國際合作窗口工程方面,2016年6月,馬克龍首倡的巴黎Viva Tech年展召開,每年舉辦一屆持續至今,成為與德國漢諾威博覽會類似、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未來工業”品牌。

  2016年8月,馬克龍辭去經濟部長職務參選總統,而他的“未來工業”計劃已向法國科技類中小企業直接注入了250億歐元財政補貼和210億歐元的政府擔保貸款,超過了“新工業法國”計劃實施兩年的總和,法國人也第一次用上了手機銀行、遠程診療、網上政務和智能無人駕駛公交等“稀罕物”。

  這些政績最終成為2017年5月馬克龍當選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史上最年輕總統的堅實基礎,也成為他當選後推動結構性改革的藍本和信心之源。

環境發生根本性變化

  擔任經濟部長時,馬克龍大刀闊斧地推動改革。當上總統後,馬克龍發現自己面臨的內外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第一,蛋糕做不大。改革仍處在進行時,財富的蛋糕還只有原來那麼大,因為多切給了高科技中小企業,犧牲的是原本執國民經濟牛耳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法國“鐵老大”“電老大”“車老大”們表面上不吵不鬧,背地裏卻各藏私心。國內資本巨頭——國營鐵路公司、法國電力、蘇伊士燃氣、雷諾、標致雪鐵龍等大企業一邊瓜分中小企業配套業務,一邊自研尖端科技與初創企業爭食,甚至放任工會向政府鬧政策、鬧補貼。

  第二,由奢入儉難。勞動力市場僵化是“法國病”的核心頑疾。密特朗時代引入的長期合同制、若斯潘政府推行的35小時工作制,讓法企員工的崗位近似“鐵飯碗”,養出了一批批缺乏競爭動力、躺在高福利高補貼上吃老本的就業“釘子戶”。

  這些人逢改革必鬧,更構成“黃馬甲”運動主力軍,將法國製造業企業每小時勞動力成本推升至40歐元以上,位居歐洲前列。

  “未來工業”計劃某種程度上“革”的就是低技術能力、低勞動力成本效率員工的“命”,因此落到社會微觀治理層面時,一直沒能得到法國工薪階層廣泛認同。

  第三,管理官僚化。法國近千年來一直是歐洲糧倉,以農業為立國之本,封建集權王權直到150年前才喪失統治地位,天主教意識形態根深蒂固。這導致法國至今仍保持抑商思想的殘余,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被公認為直接干預式産業政策的積極踐行者。

  “未來工業”計劃旨在引導政府更具創新性和靈活性,以實現更高效的資源配置,勢必遭遇條塊權力分割嚴重的法國官僚體系的反感和敵視。馬克龍的惠企政策一直雷聲大雨點小,扶持初創企業的舉措絕大多數卡在中央各部、大區、市鎮各級官僚手中,創業環境至今難以達到結構性改革的標準。

“未來”仍有未來

  政治上看,目前法國國內各反對黨派仍未擺脫一盤散沙的狀態,也未能找到眾望所歸能在明年大選中挑戰馬克龍的總統候選人。如果馬克龍順利連任,法國內政局將保持相當程度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中間派和綠黨等一些關鍵第三方跟隨馬克龍的步伐也會更踏實,有望為“未來工業”計劃實施匯聚更多合力。

  經濟上看,“未來工業”計劃已進入第7年,在疫情加速推進法傳統産業轉型的背景下,計劃過去數年積攢的紅利正在加速釋放。疫情下法國韌性最強的産業分佈在信息技術、智能醫療、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資訊&&等門類,恰與“未來工業”計劃的受益對象重合。嘗到甜頭的産業自然會加大向“未來工業”轉型力度,在疫情中損失慘重的産業也會轉而尋求新藥方。

  社會心理上看,疫情倒逼法民眾以更寬容、更積極的心態看待新科技和新業態。法國市場調查公司OpinionWay的調查顯示,80%的法企員工認同遠程辦公這一新興工作模式;市場研究機構Médiamétrie統計,2020年第四季度法國通過在線購物的人數達4200萬,“未來工業”正深刻改變着法國人的生活習慣。

  可以説,“未來工業”計劃無論出發點如何,客觀上迎合了第四次科技革命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潮流,如順水行舟,並不會因局部險灘阻滯而徹底傾覆。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2021年10月06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0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打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誌
  • 如果您對《環球》雜誌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政編碼: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誌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誌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