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阿塞拜疆克爾巴賈爾地區拍攝的阿塞拜疆士兵
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之間的舊怨新仇恐怕會越積越深、越積越濃。在兩國核心利益問題得到解決之前,雙方的領土爭端隨時都有可能再次升級。
汪金國 姚梅
距2020年納卡劇烈衝突停火不滿一年,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紛爭再起。與此同時,兩國各自面臨的內外形勢也發生了一定變化。未來,納卡的主權歸屬問題,仍將是引發雙方武裝衝突的“潘多拉魔盒”。
民意裹挾下的兩國內政
先來看看近期亞阿之間的摩擦。5月,阿塞拜疆士兵越境進入亞美尼亞境內,亞阿兩國軍隊隨即發生交火,雙方各有士兵負傷。5月27日凌晨,6名亞美尼亞士兵被阿方俘虜,地區局勢進一步緊張。7月23日,阿塞拜疆方面&&,在兩國邊界附近的克爾巴賈爾地區,一名阿塞拜疆士兵被亞美尼亞狙擊手打死。與此同時,亞美尼亞國防部也發表聲明稱,阿塞拜疆軍隊向位於格加爾庫尼克地區的亞美尼亞陣地開火,造成3名亞美尼亞軍人受傷……
多方協調之下,亞阿邊境局勢到8月初暫且保持了相對穩定狀態。不過,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之間的矛盾和宿怨顯然並未得到有效緩解,雙方圍繞停火協議的實施仍然存在較大分歧,一場新的地區危機或已在醞釀之中。
自亞美尼亞在2020年的納卡衝突中慘敗以來,其國內要求總理帕希尼揚辭職的呼聲不斷發酵。最終,帕希尼揚發表辭職聲明,亞美尼亞提前(時間為6月20日)舉行議會選舉。此次選舉共有21個政黨和4個政黨聯盟角逐議會席位。作為代總理的帕希尼揚所屬政黨公民合約黨以53.92%的得票率在選舉中獲勝,帕希尼揚戲劇性地繼續執掌該國政權,並於8月2日被正式任命為總理。
在此情勢之下,阿塞拜疆士兵越境並引發軍事衝突,可以視為阿方對帕希尼揚再度掌權的公然蔑視和政治刁難。而在近期的一系列衝突中,亞美尼亞所表現出的毫不妥協的姿態,既是對自身領土主權的捍衛,也表明帕希尼揚希望借此能重獲國內民眾信任。要麼強硬對外以贏得民眾支持,要麼重失信任再度下&,這是亞美尼亞領導人在國內政治角逐中必須加以權衡的重要因素。
阿塞拜疆則是另一番場景。在2020年納卡衝突中獲勝之後,阿塞拜疆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日趨高漲,總統阿利耶夫的聲望飆升至歷史新高。與此同時,阿國內主張繼續軍事行動、徹底擊敗亞美尼亞、奪回納卡地區全部領土的呼聲也持續走高。在享受着上一輪衝突勝利果實的同時,阿國內各階層希望亞阿能夠明確劃定邊界,加快納卡問題的解決進程,以期爭取更多的土地,甚或完全控制納卡地區,這也是阿塞拜疆持續挑動局勢升級且不退讓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伴隨着兩國邊境地區衝突的升級,亞阿雙方相互指責,以自身訴求作為出發點,為各自行為尋求合法性基礎。但從本質上看,這仍然是雙方爭奪納卡地區主導權的延續。亞美尼亞難掩戰敗之恨,誓將反擊。阿塞拜疆則因勝利而群情高漲,野心勃勃企圖完全奪取納卡地區。對納卡地區的持久爭奪和互不妥協,是兩國衝突反復發生的根源所在。
域內外大國各有小算盤
亞阿領土爭端問題背後,離不開域內外大國在該地區的政治博弈,伴隨此次兩國邊境衝突的發酵,國際社會各不相同的外交態度映射出這種博弈的多重復雜性。
面對局勢的升級,俄羅斯&&兩國應遵守停火協議、停止衝突,並提出建立邊境勘定聯合委員會,俄羅斯將扮演居間調解人角色。俄羅斯不溫不火的官方聲明,並未對亞美尼亞的軍事求助作出任何反應。
可以看出,在俄羅斯眼中,本輪亞阿邊境摩擦升級為大規模軍事對抗的可能性不大,亞阿雙方仍在現有停火協議框架下進行談判。只要當前局勢沒有威脅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俄便可繼續持觀望態度並掌控和平談判進程,在亞阿雙方可能重新劃定邊界的磋商中佔據有利外部地位,繼續穩坐其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居間調解人的地位。
土耳其則一如既往站在阿塞拜疆一方。2020年納卡衝突中,土耳其就為阿塞拜疆提供了大量高科技無人機,助力阿塞拜疆取得決定性勝利。隨後,土耳其與俄羅斯一道監督停火,為自身介入納卡衝突併發揮關鍵作用贏得機會。在亞阿兩國近期邊境衝突中,土耳其的明確表態進一步加深了其與阿塞拜疆的親密關係。
美國對此次亞阿邊境衝突一開始僅&&關切,隨後又呼籲雙方返回各自領土。一些細節表明,美國對該地區的關注度有所上升,欲重拾明斯克小組共同主席國在納卡問題中的地位。換句話説,美方欲提升在該地區的存在感,削弱俄羅斯的傳統影響力,改變亞阿兩國在納卡問題上的對俄路徑依賴,促使兩國親美疏俄,實現自身在外高加索的地緣影響力擴張。
法國作為明斯克小組共同主席國之一,仍着力加強自身在該地區的調解能力,但受本國國內事務的束縛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2020年納卡衝突中法國發揮的調解作用微乎其微,近期其呼籲阿塞拜疆撤軍,同國際上很多國家態度一致,被指是為表明明斯克小組共同主席國立場,增強自身存在感。
伊朗&&願意為亞阿兩國提供幫助解決衝突,其相對保持中立。亞阿雙方邊境衝突如若升級,將對伊朗的國土安全造成直接威脅。同時,隨着土耳其在該地區影響力的進一步增強,必會壓縮伊朗在該地區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因此,防止亞阿邊境衝突局勢升溫,對伊朗而言也意義重大。
爭端隨時可能再次升級
在國際社會的斡旋與影響之下,或許亞阿雙方能夠坐下來和平談判,商議邊境劃界問題。畢竟,亞美尼亞目前正處於國內局勢不穩定時期,再次與阿塞拜疆正面激烈交鋒恐使國力大傷;而阿塞拜疆此次入侵,在道義上不佔優勢,急切挑起大規模軍事對抗恐招致國際社會譴責。
然而,納卡主權歸屬未定,註定成為雙方武裝衝突再起的“火種”;兩國國內日趨高漲的民族主義呼聲,也“挾迫”兩國領導人不能退讓、不想退讓、不敢退讓和無法退讓。停火協議儘管已經簽署,但實施狀況並不理想,兩國邊境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不容忽視。
納卡問題是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問題,短期內無法得到徹底解決。頻繁的邊境衝突,反映出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以領土訴求為核心的根本對立狀態。兩國之間的舊怨新仇恐怕會越積越深、越積越濃。在兩國核心利益問題得到解決之前,領土爭端隨時都有可能再次升級。
(汪金國係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中亞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姚梅係該學院研究生)
來源:2021年8月11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6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