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于我們 | 環球廣告
疫情檢驗美國“創新學校”
  新華網 ( 2021-08-18 06:34:41 ) 來源: 《環球》雜志
 

 

在美國猶他州的一所學校,老師正在指導學生們學習

    也許,在教育界,真正的創新都是一種回歸:以學習者為中心,關注學生和家庭的全人需求,助力學習者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實現。

馬鳴燕

  不迎合競爭思潮,花更多精力打造正式課程外的隱性課程,重視學生的體驗、玩耍、冒險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因材施教,激發孩子潛能……這是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創新學校追求的目標,也符合許多家長的教育期待。

  然而創新學校的探索和發展仍在經歷百轉千回,而新冠肺炎疫情也讓創新者有了更多反思。

一個創新學校的存在和消亡

  2013年,AltSchool橫空出世。創始人馬克斯·溫蒂拉是谷歌前高管,他大膽宣稱:個性化學習將讓所有孩子充分發揮潛能,因材施教的模式將讓孩子學得更快,掌握得更好。他要把硅谷的先進模式引進教育,運用大數據和演算法,把這樣的學習方式變成可能,走向教育的未來。

  AltSchool吸引了超過1.7億美元的資本注入,包括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1億美元投資,並在紐約、舊金山和帕羅奧圖開辦了6所微型實驗學校。當時的AltSchool志存高遠:雖然初始階段它的學校還只能服務富裕家庭的孩子,但隨著技術平臺開發的推進,它將在美國各地開辦更多的微型學校。

  不僅如此,AltSchool還要把這種先進的教育模式推廣到全美的公立和私立學校,在更好地教書育人的同時,給公司帶來不菲的利潤。這番宏圖願景吸引了《紐約時報》、福布斯、《連線》雜志等的競相報道,甚至連大洋彼岸的中國都有若幹篇微信閱讀量10萬+的文章描述著AltSchool的創新模式。一時間,這種“硅谷+”教育模式成為了美國教育創新的象徵。

  走進AltSchool的校園,你會看到不同年齡的孩子在同一個房間裏分散地坐著,人手一個iPad或Chromebook,各自獨立地完成動態課表中的學習活動。有些活動在網絡上進行,有的在現實中展開,都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專長量身定制。學校自行開發的學習管理係統實時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既為了幫助老師更好地支援學生學習,也供技術開發人員改進軟件設計。

  2019年6月,AltSchool宣布關閉實驗校,並更名為Altitude Learning,專注開發學習管理係統。公司解釋説,其從未打算長期經營學校,重組後將在平臺層面和更多學校合作,産生更大的影響。然後,2021年2月,Altitude Learning低調地將技術平臺出售給High Ground,進一步縮小業務范圍,變成了一家教育咨詢服務公司。至此,AltSchool這一備受資本追捧、雄心勃勃想要用科技顛覆教育的創新教育機構,悄無聲息地退出了公眾視線。

教育創新走過半個世紀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各種教育創新嘗試在美國層出不窮。這種對教育創新的追逐,離不開美國人對本國教育品質的擔憂。早在冷戰時期,美國就企圖用教育創新來緩解人們對國家整體發展的不安。

  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伴侶號”,美國人視其為本國的恥辱。于是,美國政府在1958年迅速出臺了《國防教育法案(NDEA)》,提供經費支援科學、地理、地區研究、圖書館等教育工作,教育擔負起了國防工作的重任。1983年《危機中的國家》報告首次提出國家共同核心課程的概念,以期提高公辦教育品質。1985年,非營利機構經濟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投資我們的孩子:商業和公共教育》強調,“教育對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競爭力有直接的影響。”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教育領域對創新和改革的討論,大多圍繞這樣的邏輯:教育需要讓個體、讓整個國家和民族,為參與全球經濟競爭作好準備。

  這種競爭和比較在21世紀更是變本加厲:自2000年起,每3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都會組織成員國14歲的青少年參加PISA測試,來評估他們的學術能力,進行世界各地教育程度的比較。美國學生的閱讀和科學水準在全球范圍內處于中等偏上,數學則接近墊底,因而每次結果發布,都會引發美國教育界新一輪的反省,以及對排名最高的成功國家——芬蘭、新加坡、韓國、中國——的學習和模倣。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的教育創新在各領域百花齊放。有的創新發生在教育理論層面,例如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提出的“成長性思維”。她指出,具有成長性思維的人相信,無論自己現在能力如何,只要努力就可以成長進步。這種相信能力和智商是通過培養鍛煉來獲得的人,更喜歡應對挑戰,積極思考解決問題,而成年人和孩子的互動可以強化成長性思維,避免固定性思維。

  有的創新在制度層面,例如2002年開始的《不要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通過每年政府集中組織的標準化考試來檢驗學校的教學品質,不達標的學校被要求整改,甚至閉校。在這項法案之前,美國教育由地方政府主導,很少有全國范圍內統籌的政策。

  有的發生在社會文化層面,例如對母語非英語的學生,教育領域從要求家長(通常是新移民)嚴格在家維持全英文環境來支援學生的英語學習,轉變到開設雙語項目,幫助學生把母語中已經具備的讀寫能力轉化為英語能力,鼓勵學生熟練掌握兩種或更多語言。

  還有的發生在教學模式層面,例如隨著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概念的時興,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了額外課程和項目來培養學生的數理工程能力。美國政府和商界也投入巨資,設立實驗室、創客空間,升級學校軟硬體,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在實驗、制作和實踐中鍛煉STEM能力。

不斷試錯的教育創新

  教育創新需要經受實踐的驗證,那些符合教育本質的創新,會自然有機地傳播開來,久而久之就不再是創新,而成為教育的常態。最好的例子之一便是通用學習設計——UDL框架。

  這個框架最早提出時是模倣建築設計行業的無障礙設計,而在教育的其他産品和服務設計中,考慮到殘疾學生或有學習障礙的學生的需求,例如在普通電子設備中設計朗讀文本功能來輔助視障者學習。實踐中人們很快發現,技術是為教學服務的,而教學中若能在設計層面提供足夠靈活的學習環境,給學習者豐富而多元的選擇,所有的學生都可從中獲益。從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落地成為普適的設計框架,成功促進了教育公平——作為教育創新成果,UDL可謂影響力深遠。

  而炒作創新的教育項目,為了顛覆而顛覆的“教育創新”,甚至更糟糕的為了賺快錢、“割韭菜”而發起的“教育創新”,最好的結果是自己銷聲匿跡,最壞的結果則是破而不立。哪怕實現了既定目標,那些大張旗鼓的“教育創新”也往往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

  《不要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實行後,小部分不負責任的學校被查驗清退,家長得到了更公開透明的教育資訊,高要求的國家課標之下,整體教育品質也確實有所提升,但是高壓力的標準化考試讓學校、老師、學生不堪重負,社會對“教育品質”的理解也變得越發狹隘,幾乎與“考試成績”等同,美國公辦教育陷入了“應試指揮棒”的困境。此外,美國社會對STEM教育的追捧,也給很多學校和地區帶來麻煩:教育總經費不變的情況下,學校只能縮減音樂、美術項目,美育和個性發展少了施展的空間。

疫情“試金石”

  教育創新的本質目的是什麼?這個創新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會産生什麼後果?也許可以把目光看向近年來教育最大的顛覆者:新冠肺炎疫情。自從2020年3月疫情在美國爆發以來,美國所有地區、所有學段、所有類型的教育機構都被迫圍繞疫情的現實去開展教育工作。對許多教育者和家庭來説,這一年半令人精疲力竭。擾亂之余,疫情的洗禮也逼迫全社會重新審視教育的本質,而疫情催生的教育創新也許在時過境遷之後仍會在教育界留下痕跡。

  2020年3月轉網課後,老師們很快發現7歲的孩子少了在校吃的那頓午飯無法專心上課;15歲的少年作業交不上來,因為家裏擁擠嘈雜沒有地方學習;20歲的大學生每次登錄網課都在車裏,因為離開了校園很多大學生只能到麥當勞的停車場蹭網。

  學校為此想出了各種創新的點子:北卡羅來納州吉爾福德郡教育局在75輛校車上裝了移動Wi-Fi,開到有需要的社區停留;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教育工作者每周給學生打電話,幫助有需要的家庭申請社會補助或追蹤新冠病毒救助支票的去向。其實早在疫情前,學校為家庭提供的就不僅是教育,更是資訊渠道、社會服務和人際關係網絡,而疫情讓人們清楚地看到了這個事實。

  一年半的遠端學習告訴人們,技術不能取代教學,但技術可以為教學服務。疫情期間,教育科技公司紛紛開放免費版的産品,哪怕對技術無感的老師們也趕鴨子上架,利用各種産品救急。許多科技公司因此找到了産品設計的缺陷:比如發現對于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來説,很難使用語言教育産品;學習編程的産品,孩子必須在有知識基礎的家長手把手的輔導下,才能發揮好的效果。

  通過這些實踐、反思和改良,許多科技公司越發尊重教育者的視角和建議。而老師也看到了好的産品不僅能為自己減負,更讓一些原本無法開展的教學活動成為可能。教育和技術之間難以言説的競爭關係弱化了,合力正在形成。

  社交隔離期間的孤獨感讓人們明白,沒有心理健康,就不可能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很多老師這一年都遇見過學生的家庭成員或是感染新冠住院,或是失去工作,學生們因此憂慮不安,無心學習。

  有老師在反思這一學年的時候表示,“這一年教我記住,學生在教室之外的生活對他們的狀態有很大影響。”疫情讓生活闖進了教室,也讓教育者看到,社會情感健康是教育的第一要務,不是可有可無。

  歸根結底,無論在美國還是世界其他國家,教育創新都無法脫離對教育目的和教育對象的深刻思考。也許,在教育界,真正的創新都是一種回歸:以學習者為中心,關注學生和家庭的全人需求,助力學習者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實現。回歸教育本質的創新,自然能在危機的擾亂中、在時代的洪流中找到方向,站穩腳跟。

  (作者係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現任教于美國舊金山創新學校)

來源:2021年8月11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16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志”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列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聯繫。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志
  • 如果您對《環球》雜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聯繫。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遞區號: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志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志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