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于我們 | 環球廣告
德國多語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新華網 ( 2021-05-20 07:31:53 ) 來源: 《環球》雜志
 

 

德國埃森市一所小學的課堂

  土耳其語、俄語、阿拉伯語等雖然是德國社會主要的移民語言,但在德國的多語教育中並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它們在德國人看來是沒有市場價值的語言,甚至在德國教師的眼中是一種負擔和阻礙,而非資源和財富。

張曉玲

  ——“當你在做算術的時候,你用哪種語言思考?”

  ——“西班牙語。”

  ——“那你上課的時候,用哪種語言做筆記呢?”

  ——“德語,但有些時候也用西班牙語。”

  德國多語教育研究專家埃爾克·蒙塔娜裏在她的一項有關德國多語教育的研究中,記錄下了上述對話。對話描述了一名剛剛從西班牙移民到德國的青年在不同課程中的語言使用意識。

  目前德國有大量使用多種語言的學生。如何在這個傳統的單語國家中進行多語教育,德國教育係統和全社會進行著探索與實踐。

“單語病症”與移民語言

  關于多語是好是壞的爭論,在德國已經持續了200多年。

  18世紀末的歐洲,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國家成為了語言和文化統一體的代名詞。隨著德國成為民族國家,單語主義被視作實現民族國家內部文化認同和凝聚力的重要保障,德語因此成為德國唯一的民族語言,並取代了古老的拉丁語,成為德國唯一的教育語言。

  也因此,歷史上的德國教育深深地打下了民族主義和單語主義的烙印。例如,19世紀德國廣為流傳的教育理念是:從小培養德國人作為德意志民族一員的意識,德意志民族區別于其他任何民族,德語是唯一可以表達德意志民族歷史和文化的語言。從此,“單語病症”深深地根植于德國人心中,他們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語言”的思想出發,視單語現象為一種常態,把德語當成德國教育體係中唯一的媒介語言和教育語言,其他少數民族語言和移民語言都被排除在外。

  如今,多語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常態,德國也不例外。德國的多語特質主要表現為移民多語,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生活在德國的具有移民背景的人口,佔到德國總人口的1/4以上。約200種語言在德國的大城市使用,移民語言在德國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然而,一直以來德國人都不願意正視這個事實,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在他1991年的政府聲明中就反覆強調:“聯邦德國不是一個移民國家。”也因為這個原因,長期以來移民語言在德國都得不到承認,德國人也不願意面對移民給德國社會帶來的多語現象。甚至大多數德國人認為,在德國會出現和美國一樣的移民同化現象,即第三代移民會徹底放棄自己的移民來源國語言。

  事實卻是,雖然德語在移民群體參與德國社會生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他們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母語。加之當今通信技術高度發達,交際受時空影響越來越小,移民家庭的青少年可以在第一時間與其他區域或國家的移民群體用母語進行溝通。在數字化通信的幫助下,移民語言繼續保持著活力。

  2015年,德國總理默克爾公開承認,“德國已經是一個移民國家。”從此,德國的官方話語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這個話題,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探索德國多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在這一背景下,德國的教育政策不得不發生改變,呈現從單語主義向多語主義轉變的跡象。例如,德國現行的教育政策將多語教育視為德國義務教育的一大目標,要求德國所有中小學校,除了作為第一語言的德語之外,還要教授至少兩門語言,其中第二語言應為英語,對第三語言沒有限制。

  從目前德國公立學校的情況來看,第三語言的首選是法語,只有很少的學校,如柏林的歐洲學校,會將德國社會的主要移民語言作為第三語言。所以,土耳其語、俄語、阿拉伯語等雖然是德國社會主要的移民語言,但在德國的多語教育中並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它們在德國人看來是沒有市場價值的語言,甚至在德國教師眼中是一種負擔和阻礙,而非資源和財富。

四個層面尋求出路

  為了解決上述困境,德國力求從教育政策、教育機構、教育師資和社會民眾四個層面尋求出路,以促進和完善德國的多語教育。

  首先,德國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已開始從政策層面重新思考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問題,將多語視作一種社會資源,從語言的多樣性出發制定多語教育政策,從社會話語的層面正面宣傳作為社會財富的多語現象。

  同時,德國教育體係正在進行一場“面向所有人的多語教育”改革。德國不少多語專家認為,實施多語教育要抵制教育歧視,這不是僅僅面向移民群體,而是面向德國社會所有群體的重要舉措。多語教育改革者努力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保證其連續性:縱向維度是指從學前教育開始一直貫穿到進入職場後的再教育培訓,橫向維度是指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機構都要持續地貫徹多語教育理念。

  其次,重視融入的學校文化是實施多語教育政策的必要因素。德國的教育機構開始轉變觀念,逐漸以一種開放和容忍的態度面對語言的多樣性。學校的教師和管理者正積極面對和接受不同語言背景的學生,有移民背景的學生的歸屬感和學習積極性都得到很大提高。

  德國的中小學校還主動將不受重視的移民語言融入到學校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有研究表明,家長與學生在語言習得中的合作對實施多語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德國的中小學校紛紛與學生家長以及當地的移民群體建立夥伴關係,希望其對學校實施多語教育給予支援。此外,學校開始意識到在課堂內外積極認可和評價文化差異在促進不同語言互動和融合過程中的作用。

  再次,教師是多語教學的主要實踐者,支援所有教師進行多語教學實踐是多語教育成功的關鍵因素。針對教師普遍缺乏多語教學經驗這一問題,德國教育機構開展了面向德國所有教師、不同形式的多語教育培訓,如開展多語教學法的培訓,同時在多語教學策略設計、評判和促進學生多語能力發展等方面給予教師最大的支援。

  許多教師嘗試在制訂教學計劃時從簡單的二分法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從單語課堂與多語課堂、母語課堂與外語課堂的對立思維中解放出來,以多語融合為導向,力求制訂體現語言平等意識的教學計劃,從而樹立學習者對自我語言能力的自信心。在具體的教學活動組織中,德國多語教育專家建議教師有效利用學生的日常語言,為學生設計文化嵌入型的學習任務,鼓勵學生挑戰復雜的概念型和認知型學習任務。此外,專家建議學校開展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教學評價活動,記錄教與學的進步。

  最後,越來越多的德國民眾能夠從根本上意識到多語是全球化時代的寶貴資源,意識到多語教育對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益處,例如多語教育可以培養個人學習專注力和多語思維能力,可以促進社會多元文化的融合發展等。

  對于德國來説,克服單語主義這個狹隘的語言意識形態,同時從語言平等的意識出發重視現有的所有移民語言,是實現多語教育的重要前提條件。在面對不同的移民語言時,不管是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教育機構的管理者,還是教與學的實踐者,都要摒棄語言同化的心態,以多元化為出發點保證不同語言自我發展的活力。

  (本文係2017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德國多語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作者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學院)

來源:2021年5月19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10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志”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列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聯繫。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志
  • 如果您對《環球》雜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聯繫。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遞區號: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志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志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