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於我們 | 環球廣告
深化南南合作,壯大“朋友圈”
  新華網 ( 2021-05-20 07:31:07 ) 來源: 《環球》雜誌
 

 

5月12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右三)在陜西西安主持“中國+ 中亞五國”外長第二次會晤

“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在這個動蕩變革期,中國需繼續深化南南合作,壯大與周邊和發展中國家的“朋友圈”。

李群英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是整個世界都在思考的問題。

  “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在這個動蕩變革期,中國需繼續深化南南合作,壯大周邊和發展中國家的“朋友圈”。

世界經濟重心轉移

  在過去百年裏,國際秩序以西方為中心,國際權力的轉移主要在西方發達國家之間進行,國際舞&的主角一直是發達國家。進入21世紀後,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整體性崛起,世界經濟重心開始從東到西、從北向南轉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18年12月發表的《未來國際經濟格局變化和中國戰略選擇》報告預測,到2035年,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將超過發達經濟體,在全球經濟和投資中的比重接近60%,世界經濟的重心將從美國轉移到亞洲。

周邊外交日趨深化

  無論從地理方位、自然環境還是從相互關係看,周邊對我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重申周邊外交工作的重要性,強調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

  2020年10月,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首次出訪地選擇了東南亞。訪問期間,中國和柬埔寨簽署自貿協定;中國和馬來西亞決定建立外長牽頭的高級別合作委員會;中國給予老撾97%稅目零關稅待遇;中國和泰國重申進一步深化“中泰一家親”的緊密關係。2021年1月,繼新年首訪非洲之後,王毅又馬不停蹄趕往緬甸、印尼、文萊和菲律賓訪問,就加強後疫情時期合作達成廣泛一致。

  東亞經濟一體化在2020年迎來重要里程碑。11月15日,中國與東盟共同推動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有望建立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區。

  在朝鮮半島核問題上,中方一貫堅持實現半島無核化,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2020年11月26日,王毅在首爾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時&&,不管形勢如何變化,都要堅持對話解決半島問題的方向不動搖,堅持通過分階段、同步走建立半島和平機制、實現半島無核化的目標不動搖,堅持防止半島生戰生亂的決心不動搖。中方願同包括韓方在內的各方共同努力並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2020年7月16日,“中國+中亞五國”舉行首次外長視頻會晤。各方一致決定建立“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定期舉行會晤,攜手應對挑戰,共謀發展繁榮。2021年5月12日,“中國+中亞五國”外長第二次會晤在中國陜西西安舉行。會晤達成八項共識和十項成果。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六國全面總結成功經驗,共同規劃未來合作藍圖,朝着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方向做出努力。

  2020年9月,中方以視頻方式出席了首次阿富汗人內部談判開幕式,並明確提出了3點建議和期待——堅持政治解決的根本方向,堅持阿人主導的基本原則,堅持廣泛包容的框架目標。當前,阿富汗局勢演變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王毅闡明中方主張,認為外國駐軍應當有序、負責任地撤出阿富汗,防止倉促行事,給阿國內和平和解進程帶來負面影響和嚴重干擾。

中非關係三級跳

  2021年1月,外交部長王毅冒着疫情風險,堅持訪問了尼日利亞、剛果(金)、博茨瓦納和坦桑尼亞4個非洲國家,對外傳遞了中國和非洲攜手同行、打造更加緊密命運共同體的明確信息。

  外長每年年初都要先訪問非洲,是中國外交的一個傳統。從1991年開始,中國外長連續30年在新年首訪非洲,體現的就是中非之間牢不可破的傳統友誼。

  這與國家最高領導人高度重視對非工作密不可分。2013年3月,習近平在他擔任國家主席之後的首次非洲之行中,提出堅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開展對非合作,親力親為開展對非元首外交,迄今已4次訪非,足跡遍佈非洲大陸。

  中非關係也完成了“新型夥伴關係”“新型戰略夥伴關係”“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三級跳。中國連續11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連續多年對非洲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20%。非盟會議中心、亞吉鐵路、蒙內鐵路等一大批新旗艦項目在非洲建成使用,中非科教文衛、民間交往、和平安全等領域合作全面發展。

  2020年,中非友誼又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為了支持非洲抗擊疫情,中國和非洲國家領導人共同召開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一致決定加強團結抗疫共同行動,樹立了國際抗疫合作的典範。中方向非洲53個國家和非盟提供抗疫物資,以解非洲燃眉之急。

建設性參與解決中東熱點問題

  在中東,中國建設性參與解決地區熱點問題,積極提出政治解決建議,擴大參與經濟重建,力所能及地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更好地發揮負責任的建設性大國作用。

  2016年1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阿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係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闡釋中國的中東政策。他指出,中國願“做中東和平的建設者、中東發展的推動者、中東工業化的助推者、中東穩定的支持者、中東民心交融的合作夥伴”。

  如今,中東熱點問題或衝突仍此起彼伏。2020年6月王毅在聯合國安理會巴勒斯坦問題視頻公開會上&&,“巴勒斯坦問題始終是中東問題的核心。公正合理解決這一問題,是中東地區實現持久和平安全的前提。”就伊核問題、持續緊張的海灣局勢、也門局勢、敘利亞局勢等,中國也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主張。

  為幫助阿拉伯國家抗擊疫情,中國向阿方援助了100多萬份檢測試劑盒、1300多萬隻口罩,同21個阿拉伯國家舉辦專家視頻會,向8個國家派出醫療專家組。

中拉關係“五位一體”新格局

  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以來已五次訪問拉美,足跡覆蓋11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開創了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的中拉關係新時代。

  2016年11月24日,中方發布第二份對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宣布構建中拉關係“五位一體”新格局。文件&&,中方致力於構建政治上真誠互信、經貿上合作共贏、人文上互學互鑒、國際事務中密切協作、整體合作和雙邊關係相互促進的中拉關係“五位一體”新格局。

  王毅在2020年主持中拉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特別外長視頻會議時強調,“面對疫情帶來的全球性危機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方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推進中拉關係的意志不會改變,深化中拉團結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決心不會改變,共同推進南南合作、完善全球治理的願景也不會改變。中拉同心協力抗擊疫情,是我們推動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也是對中拉關係60年的最好紀念。”

  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不僅發生了量變,更發生了質變。在此背景下,正像2021年1月25日晚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時所強調的,“國際社會應該着眼長遠、落實承諾,為發展中國家發展提供必要支持,保障發展中國家正當發展權益,促進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讓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機遇和成果。”

  (作者係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國際政治係教授)

來源:2021年5月19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0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打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誌
  • 如果您對《環球》雜誌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政編碼: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誌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誌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