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祖國強大,人人自豪——戚繼光艦、沂蒙山艦在港掀起“海軍熱”-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03 21:42:06
來源:新華網

綜述:祖國強大,人人自豪——戚繼光艦、沂蒙山艦在港掀起“海軍熱”

字體:

  新華社香港10月3日電 題:祖國強大,人人自豪——戚繼光艦、沂蒙山艦在港掀起“海軍熱”

  新華社記者孟佳、王昕怡、李俞輝

  10月3日上午,中國海軍戚繼光艦、沂蒙山艦從昂船洲軍營碼頭緩緩起航,駛離香港。維多利亞港沿岸前來送行的市民游客中,有人揮舞國旗和區旗,有人抓緊時間拍照留念,有人靜靜眺望海面……

  兩艘艦艇抵達香港並舉行開放活動以來,香港掀起一股“海軍熱”。青少年學子、退伍老兵、社會各界人士踴躍參與活動,他們的心聲共同匯聚成一句話:祖國強大,人人自豪。

  10月2日,參加艦艇開放活動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戰士林珍(左一)在戚繼光艦前拍照留念。新華社記者 王昕怡 攝

  市民游客爭相“打卡”

  9月30日,正在執行遠海綜合實習訪問任務的中國海軍83艦編隊在香港特區政府船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艦艇伴航下,進入香港附近水域。

  該編隊由戚繼光艦和沂蒙山艦組成。戚繼光艦為一艘訓練艦,滿載排水量9000余噸,是目前中國海軍噸位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專業訓練艦;沂蒙山艦屬071型船塢登陸艦,正常排水量19000余噸,具有噸位大、裝載能力強、續航里程遠等特點。

  10月2日,參加艦艇開放活動的市民在沂蒙山艦上參觀留影。新華社記者 孟佳 攝

  艦艇駛過維港時,百餘名官兵在戚繼光艦後甲板上列隊,擺出“76”字樣,向祖國生日獻禮。市民游客則在岸邊向艦上分區列隊的官兵和學員揮手致意。

  在尖沙咀碼頭,王先生的背影格外顯眼:迷彩背包上貼有一面鮮艷的國旗。作為一位“軍迷”,他提前三天就從北京來到香港,只為在第一時間一睹艦艇風采。“雖然以前看過軍艦,但看到戚繼光艦和沂蒙山艦從維港駛過時還是覺得特別震撼,這顯示了我們國家的實力以及祖國對香港的重視。”

  10月2日,參加艦艇開放活動的市民在學習打繩結。新華社記者 孟佳 攝

  海軍83艦編隊抵達香港後,於當日起至10月2日組織艦艇開放活動。駐香港部隊邀請青少年學生等群體登艦參觀,還發放1.1萬張門票供市民預約參觀。本次活動得到市民熱烈響應,預約票開放即告罄。據統計,3天的活動共吸引了2萬餘名民眾參與。

  兩艦抵達當日,香港學生曹欣悅登上軍艦參觀。聽完講解員的介紹,10歲的她興奮地告訴記者:“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艦艇居然還能收到電視信號,太神奇了!這説明國家的科技很厲害。長大以後我想從事和科技有關的工作。”

  10月2日,講解員在戚繼光艦上為參加艦艇開放活動的香港學生進行講解。新華社記者 孟佳 攝

  在開放活動的最後一天,耄耋之年的香港阿伯秦志告訴記者,親眼見到這為國為民守護安全的裝備,特別有感觸,“如今能站在自己國家的軍艦上參觀,心裏滿是自豪”。

  軍民互動“雙向奔赴”

  10月1日清晨,海軍83艦編隊在昂船洲軍營碼頭舉行了一場莊嚴的升旗儀式,共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伴隨着激昂的國歌,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編隊成員列隊敬禮,高唱國歌,氣氛莊嚴肅穆。

  沂蒙山艦官兵李佩琳難掩激動:“香港與祖國血脈相連,今天在這裡舉行升旗儀式,不僅是對祖國母親的致敬,也是對香港與祖國緊密&&的肯定。”

  3天的開放活動中,隨艦學員們為市民講解訓練艦的構造和各種艦艇裝備,艦上官兵還為大家展示了輕武器使用、海軍繩結技藝以及信號旗語等項目。

  10月2日,參加艦艇開放活動的市民在沂蒙山艦上參觀留影。新華社記者 孟佳 攝

  在戚繼光艦上接受記者採訪的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學員張子涵介紹,為了讓大家參與感更強,本次開放活動特意設計了“打卡蓋章”環節。14歲的謝安琪最喜歡的就是這個環節:“雖然天氣炎熱,但登艦參觀很值得。能把蓋過章的卡片帶回家收藏,讓我感到很特別。”

  還有不少來參觀的市民們對打繩結充滿好奇。官兵展示“水手結”“雙套結”等繩結技藝,幾個孩子圍着他們學習,有位小朋友在拉緊繩子時不小心打歪了,官兵便彎下身子手把手糾正,耐心講解打法和用途。圍觀的市民紛紛拿出手機拍下這一溫馨互動。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學員程嘉銘認為,這次能隨艦來到香港,向同胞展示海軍生活,是榮耀也是責任。來自海軍潛艇學院的學員駱嘉毅説:“艦艇開放像一場家庭聚會,大家就像家人一樣談心交心。”

  民族自信不斷昇華

  開放活動期間,戴着舊軍帽登艦的市民鄭先生引起了記者關注。他&&,自己當年是陸軍士兵,一直有濃厚的軍旅情懷。他將自己當兵時的情況和如今進行對比,由衷感嘆道:“現在的裝備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感到咱們國家太強大了。”

  多位抗戰老兵也來到了活動現場。在昂船洲軍營碼頭,望著不遠處停泊的沂蒙山艦,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遊擊戰士林珍情緒愈發激動,當場唱起了《沂蒙山小調》。“如今我們有自己的軍艦,我們每一位國人都感到底氣很足,倍感自豪。”

  10月2日,參加艦艇開放活動的市民在戚繼光艦前合影。新華社記者 孟佳 攝

  此次艦艇開放,不僅讓登艦市民真切體驗了國防力量,也激發了社會各界共鳴。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這次活動是一堂深刻的國家安全教育課,讓同學親身感受國家海軍的科技實力與現代化建設成就,深刻體會國家安全需要強大國防力量維護,也更理解海軍將士保家衛國的使命與擔當。

  “香港警察”賬號在社交媒體寫道,這次活動展現中國海軍現代化建設成果與自信開放的優良形象,通過近距離參觀先進艦艇,市民可親身感受海軍官兵的專業素養與國家海上力量的蓬勃發展,進一步增進軍民感情,凝聚愛國愛港共識。

  各大媒體積極報道活動進展。《文匯報》《大公報》《南華早報》等以整版刊登艦艇開放盛況,電視新聞連續播出活動畫面。社交&&上,網民主動發帖“曬圖”,艦艇相關話題閱讀量迅速攀升。

  在老兵的歌聲中、孩子的歡笑裏、學員的講解中以及官兵的敬禮裏,香港市民與祖國海軍之間的距離被拉近。這份從心底涌出的民族自豪感,將成為許多人心中永不褪色的記憶。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