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澳門,邊度有書-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3 22:54:39
來源:新華網

特寫:澳門,邊度有書

字體:

  新華社澳門4月23日電 題:澳門,邊度有書

  新華社記者齊菲、劉剛、郭雨祺

  粵語“邊度有書”,意為“哪有書”。在澳門,書店並不算多。它們有的不很起眼,蝸居在老城區的普通居民樓下;有的在熙來攘往的旅游區,人們偶然走進,便能與中外文學來一場不期相遇。

  據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統計,澳門目前有包括書店、公共圖書館等在內的閱讀空間逾80處。其中,廣泛分佈在澳門各區的公共圖書館因其舒適性、便捷性成為各年齡層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

  4月23日,澳門小朋友在戶外閱讀區聽老師講故事書。新華社發(張金加 攝)

  “澳門公共圖書館密度很高,我家附近就有兩三家。閱讀環境好,圖書更新速度快,還有電子資源可以下載。”“90後” 澳門青年胡煒鵬説。

  胡煒鵬的閱讀習慣自初一時,學校鼓勵學生用新年利是買一本書開始。從此,他和書籍結下緣分,如今每天都要擠出時間閱讀,外出旅游也會去書店看看。“內地城市的書店多,氛圍也都很好。”

  胡煒鵬説,澳門公共圖書館免費向公眾開放,有老一輩來翻閱報章雜誌,還有一些學生來自習。

  包括議事亭前地在內的22座建築物和8塊前地,組成了世界文化遺産——澳門歷史城區。16世紀中葉以後,這一片從澳門半島中部至西南部的狹長地帶,加上東望洋炮&,曾是以葡萄牙人為主的外國人居住的舊城區核心部分。東西方人流、物流在此聚集,中外文化進而融匯交流。

  沿議事亭前地附近的東方斜巷一路向上,不多時便看到何東圖書館:鵝黃色外墻,白色裝飾,綠色窗欞;新舊兩座大樓,一高一矮,以階梯相連;前院花木扶疏,中庭留有古井,後院則是佈置精心的中式花園。這裡曾是企業家、慈善家何東的私人別墅,現為澳門最大的公共圖書館。

  這是2024年12月12日拍攝的澳門何東圖書館。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記者在何東圖書館時,恰巧碰到附近學校組織參觀,老師向學生展示如何使用借閱設備。戴老師介紹,特區政府鼓勵學校組織到公共圖書館參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據了解,近年來特區政府文化局以建設“閱讀之城”為目標,持續推廣“閱讀豐富生活”的理念,特別是每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前後都會組織特色活動,鼓勵市民參與閱讀、享受閱讀。

  今年,特區政府文化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等聯合主辦“2025澳門全城共讀月”,從4月23日至5月22日,將舉行逾百場閱讀活動,內容涵蓋工作坊、讀書會、親子閱讀、主題書展等。

  小城澳門,邊度有書?它們在尋常巷弄的書店裏,也在遍及澳門各區的公共圖書館中,等待市民和游客輕輕拿起,欣然翻閱。

【糾錯】 【責任編輯: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