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5月21日電 題:香港警隊中的南亞裔警員
新華社記者周丹妮
據香港特區政府2021年統計,香港的南亞裔人口超十萬,是香港主要的少數族裔群體之一。如今,香港警隊中也逐漸出現了他們的身影。
駐守於西九龍總區的范業成和希娜,就是全港十多位南亞裔警員中的兩名巴基斯坦裔青年。他們與同事一起,守護着一方安寧。
少數族裔 逐夢警隊
這是在香港警察西九龍衝鋒隊基地拍攝的范業成(4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鐸 攝
多年前,范業成的父母從巴基斯坦來到香港,落地生根。他這一代人生於斯,長於斯,可算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小時候,我就覺得警員好有型,也可以幫助到人。”自孩提時代,范業成便夢想未來能做一名警察。中學畢業後他報讀了紀律部隊的相關課程,在2015年首度報考警隊即被成功錄用。他精通烏爾都語、廣東話,普通話、英語及旁遮普語也講得非常熟練。
希娜是香港回歸以來的首位南亞裔女警。作為香港的第四代巴裔移民,她自小在本地學校求學,出於興趣選修了中國歷史,對香港電視劇經典女警角色如數家珍。她的外公曾任港警至上世紀九十年代退休,父母職業也與警隊結緣頗深。耳濡目染之下,她立志要穿上警服,繼承這份榮耀。
希娜早前在元朗警區擔任社區聯絡主任,後在前輩的鼓勵下報考警隊。經過刻苦努力,她順利通過體能測試及面試,並憑出色的廣東話在幾位少數族裔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於2012年正式加入警隊。
心繫社會 搭建橋梁
希娜在香港街頭工作(4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鐸 攝
位於旺角警署后座的西九龍衝鋒隊基地總部堅固方正,通體乳白,已在旺角的人間煙火中堅守八十余載。范業成目前是西九龍總區衝鋒隊成員,日常奔波於巡邏執勤第一線,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2017年3月,任職於油麻地警署的范業成曾因用烏爾都語營救一名巴裔人士而走紅網絡,收到不少網友點讚。他也曾在特別職務隊負責處理賭博和毒品案件,多次身着便裝潛入魚龍混雜的場所執行拘捕任務。
他説,熟稔多種語言為自己與少數族裔人士溝通帶來一些便利,有助於展開調查,獲取更多情報,維護當地治安。
范業成認為,港警座右銘中的“心繫社會”,就是要求警員做社會與政府間的橋梁。
新冠疫情期間,他作為機動部隊的一員參與了佐敦一帶的病毒檢測行動,並與在尖沙咀警署任職的胞弟一起擔任翻譯,向不通中英文的巴基斯坦裔、尼泊爾裔等居民解釋檢測措施,用廣東話協助他們向僱主請假。這些溫馨之舉令不少受限區域內的少數族裔人士感到安心,並積極配合抗疫安排。
希娜現供職於西九龍總區失蹤人口調查組,每天面對紛繁複雜的線索和資料,抽絲剝繭,縝密尋蹤,盡最大努力使失蹤人士與家人重聚。
擁有豐富社工經驗的她常常利用語言優勢,對因家庭瑣事而離家出走的少數族裔青少年耐心開導,鼓勵他們振作精神,尋找人生方向。
熱愛中國文化的希娜,普通話很好。今年3月,她在巡邏時收到報案求助。在用普通話溝通案情後,她尋遍轄區沿街酒店,歷經數小時,終於找到自天津來港旅游的走失老翁。
回饋社會 助力共融
在香港,南亞移民後代主要聚居於油尖旺、深水埗、元朗、灣仔等地,許多人雖習得流利廣東話,卻並不擅中文讀寫。
自2013年起,油尖警區和元朗警區分別啟動了“寶石計劃”和“喜馬拉雅計劃”,旨在通過每週的免費中文興趣班、體能班和小組活動,幫助非華裔青少年提升中文語言能力,了解香港文化,融入社群。
今年4月,香港特區政府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在“寶石計劃”十周年慶典中&&,迄今已有超過30位“寶石計劃”學員加入紀律部隊,包括警務處、懲教署、消防處及香港海關,政府也將致力提供學習及發展機會,令更多非華裔青年受益。
作為“寶石計劃”和“喜馬拉雅計劃”的受益者,范業成和希娜時常會在工作之餘以導師身份參加活動,教授學生中文書寫,並分享面試技巧和警隊相關知識。
“這是一個相互的過程,社會幫助了我,我也要回饋社會。”范業成説。
希娜希望能為南亞裔後輩樹立榜樣,勉勵他們堅持夢想,走向成功。“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挑戰,但你不能因少數族裔身份而限制了對未來的追求。只要勤懇努力,充實自己,必會達到人生目標。”她説。
范業成和希娜&&未來會繼續投身於促進和諧共融的社會活動,在警隊穩步向前。希娜曾到深圳游玩,人們的熱情友好給她留下了美好回憶。她希望自己日後能探訪更多內地城市,領略大好河山。
“我是中國香港警察嘛,以後一定會去內地很多地方‘打卡’的。”她笑着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