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記者黃揚、楊丁淼)第七屆“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2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辦頒獎儀式,在北京和昆山設主會場,臺北、武漢等地設分會場,部分獲獎者線上參會。
頒獎儀式臺北分會場。受訪者供圖
記者從北京主會場獲悉,911件(套)設計作品獲獎,其中約300件來自臺港澳地區。獲最高獎項“全場大獎”的2件(套)作品,分別來自大陸參賽者李喬良與臺灣參賽者林巧蘋。
本屆“華燦獎”以“融·和”為主題,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共同主辦。據介紹,本屆賽事新設十大賽區,通過賽制改革等方式加大面向臺港澳賽區的推廣徵稿力度,提高臺港澳設計師的參與度。去年4月賽事啟動以來,經過6個月作品徵集,共收到來自兩岸暨香港、澳門1004所高校及單位的33153項參賽作品。作品數量較上屆增長185%,其中來自臺港澳地區作品數量增長330%。
本屆競賽還組織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北京禮物”“華燦運河·吳門望亭”“蒲公英中學‘學校即博物館’文創産品”等定向主題的作品徵集,幫助設計作品更好與産業融合,實現市場轉化。
頒獎儀式北京主會場。新華社記者 黃揚 攝
受疫情影響,本屆“華燦獎”首次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頒獎儀式,全程線上直播,觀看人次超過10萬。
臺灣中華青年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華燦工場董事長李偉國告訴記者,不少臺灣參賽者表示,希望以“華燦獎”為橋梁參與兩岸設計人才交流,期待疫情之後早日來大陸參加活動。
“華燦獎”于2014年創立,已成為兩岸暨港澳地區頗具影響力的文創設計大賽。賽季評選以創新、時尚、實用為評審原則,評委由兩岸暨港澳地區的專業評委、産業評委構成。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