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態,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鏡子’。”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李鐵軍認為,想要擦亮這面“鏡子”,社會各界需共同努力,提升全民口腔健康素養。
《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我國牙周病患病率高,成人各年齡組(35~44歲、55~64歲和65~74歲)的牙周健康率均不足10%,55-64歲年齡組牙周健康率僅為5.0%。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12歲兒童恒牙齲患率為34.5%,兒童青少年的口腔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
要像保養個人汽車一樣去保養自己的牙齒
口腔疾病不僅影響口腔咀嚼、發音等生理功能,還與腦卒中、心臟病、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等全身疾病有密切關係。“患牙周炎時,導致牙周局部慢性感染的細菌和一些毒性産物等可能進入人體血流,它們會加重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過程,使牙周炎成為感染性心內膜炎、冠心病、心梗和腦中風發生的危險因子。”李鐵軍説。
“一般來説,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發生率和嚴重程度高於非糖尿病人群,牙周病與糖尿病相互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好,高血糖會造成牙周袋裏面的細菌滋生,牙周炎無法有效控制。”李鐵軍&&,口腔健康與消化系統疾病的關係也密不可分,口腔中的細菌可以通過吞咽進入消化道,影響消化系統的健康。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李鐵軍
小小一顆牙,與人體健康卻有千絲萬縷的&&。第四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成人每天兩次刷牙率為36.1%。在李鐵軍看來,全民口腔健康素養仍需要進一步加強。
“我經常會問患者,你覺得是自己的車重要,還是牙齒重要,大家無一例外地認為牙齒比車重要。實際情況卻是,大家會經常去保養車而忽略對牙齒的保養。你知道車如果不保養、不檢修可能會嚴重影響駕駛員的生命安全,其實牙齒、包括我們身體的其他地方都是如此。”李鐵軍坦言,一定要像個人汽車一樣去保養自己的牙齒。
“我們要形成健康的理念,具備執行理念的能力,最後形成良好的習慣。”李鐵軍説,早晚刷牙、使用牙線和漱口水等習慣的養成逐步培養起來,有助於公眾保持口腔衞生、預防口腔疾病,促進口腔健康教育的普及。
守護每日口腔健康,成就非凡力量
2024年5月,國家衛建委發布新版“健康素養66條”。其中,“保護口腔健康,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成為單獨一條。
在科赴中國總裁沈馥安看來,“健康素養66條”首次將漱口作為維護口腔健康的重要舉措,體現了公眾對健康更加全面的關注,以及對生活標準的更高要求,這也是政府持續推動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的結果。
科赴中國總裁沈馥安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口腔疾病也和許多全身性疾病息息相關。保護口腔健康、提升居民的口腔健康素養,是我們強化公眾健康、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沈馥安説。
“‘用好漱口水’專家共識的發布,對於提高大眾口腔健康素養、改善口腔健康行為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在這個領域不斷積累更多專業的聲音、形成更多權威共識,是我們持續推動口腔健康科普、幫助居民獲得更大健康獲益的基礎。”沈馥安認為,要將共識裏的“大理論”翻譯成日常生活中的“小實踐”,讓大家形成刷牙、使用牙線和漱口水等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
“未來,我們將與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合作,深入企事業單位打造口腔健康角,探索口腔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此外,嚴格遵循科學的實驗方法,以臨床循證為基礎,深入洞察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展開定制化創新。”沈馥安&&,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從守護每日口腔健康的好習慣中,獲得更加健康、更有質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