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周圓)《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保持製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製造業是我國經濟命脈所繫,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2024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達到33.6萬億元,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約為24.9%,我國已連續15年保持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地位,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持續提升,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有力推動了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
“保持製造業合理比重,是新形勢下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大戰略部署。”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産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工業室主任徐建偉説,當前製造業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國際上不確定因素較多、科技産業競爭日趨激烈,我國製造業正處在由大向強轉變的重要關口期,必須堅定不移實施製造強國戰略,保持製造業合理比重。
《建議》聚焦製造業發展作出多項部署,如“強化産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滾動實施製造業重點産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促進製造業數智化轉型,發展智能製造、綠色製造、服務型製造”等。
徐建偉認為,保持製造業合理比重的關鍵,是要確保製造業在增長速度上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在實際發展中,要樹立全社會重視製造業、發展製造業的鮮明導向,優化提升傳統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方向,建立健全投入增長機制,推動産業深度轉型升級,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