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國證監會批准廣州期貨交易所上市鉑(Platinum, Pt)、鈀(Palladium, Pd)期貨與期權合約。這是繼工業硅、碳酸鋰、多晶硅之後,又一類重要新能源金屬衍生品將在廣州期貨交易所亮相。鉑、鈀期貨期權上市,不僅是期貨市場新品種的擴容,更標誌着我國在鉑族金屬産業鏈、風險管理體系、國際定價話語權等方面邁出新步伐。
企業風險管理添新工具
鉑和鈀同屬鉑族金屬。鉑族金屬在地殼中含量稀少,提煉困難,卻在現代工業體系中無處不在。鈀是汽車“尾氣凈化三元催化劑”不可替代的關鍵原料,鉑則在石油化工、電子器件、玻璃製造、氫能等多個領域保持穩定需求。可以説,從汽車到芯片,從玻纖到氫能,都閃爍着鉑、鈀的微光,將其稱為“工業維生素”並不為過。
當前,全球鉑、鈀供給高度集中於南非和俄羅斯兩國,受地緣政治、氣候、運輸等因素影響頻繁,鉑、鈀價格大幅波動。2024年,國際市場價格長期在每盎司900美元至1100美元之間劇烈波動。這種波動,對上下游企業而言,猶如懸在頭頂的一把“隱形之劍”。
中國作為鉑、鈀最大的需求國之一,進口依存度相對較高,形成“買全球、用國內”的格局。原材料價格一旦大幅上行,成本受壓;若劇烈下行,又可能擾亂已有長協合同、庫存定價、回收體系。平安期貨副總經理簡翔&&,鉑、鈀價格一旦劇烈波動,産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會被牽動。産業呼喚一個價格“穩壓器”,期貨市場的作用由此凸顯。
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功能如同“安全閥”。企業可以通過套期保值,在現貨和期貨兩個市場上鎖定成本或利潤,從而減少原料價格劇烈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期權被稱作風險的“減震器”。它讓企業在市場劇烈波動時擁有更多策略選擇,既能防範極端風險,又能保留收益空間。有了這兩件期貨工具,相關企業可以更有底氣地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算得清成本、穩得住利潤、看得見未來。
“廣州期貨交易所上市鉑、鈀期貨及期權恰逢其時。一方面,這為産業鏈企業提供了更為靈活、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廠商可借助期貨進行套期保值,鎖定成本或利潤,規避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期權産品的推出也給企業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風險對衝策略,特別是在價格劇烈波動時,具備更強的風險緩釋能力。”簡翔説。
價格形成更加透明
長期以來,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鉑、鈀消費國之一,但定價權長期掌握在倫敦、紐約等海外市場手中。國內相關産業鏈企業在採購、銷售、融資環節普遍以外盤報價為準。
此次廣州期貨交易所推出的鉑、鈀期貨期權均以人民幣計價,在亞洲時區形成連續交易,將在倫敦、紐約之外,為全球市場增添了“第三條價格曲線”。這條曲線的出現,不僅能更真實反映我國鉑、鈀市場的供需變化,也讓“中國價格”開始在相關産業鏈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更重要的是,這兩個人民幣計價的期貨期權品種,還將推動“人民幣定價—清算—交割”一體化閉環,提升我國大宗商品貿易的金融自主性。
“隨着境內交易量的增長,廣期所鉑、鈀品種將成為亞洲地區的重要參考價格,促進全球價格形成機制更加市場化、透明化。同時,豐富大宗商品配置,也有助於增強我國期貨市場的吸引力。”南華期貨首席經濟學家朱斌&&。
賀利氏貴金屬是全球鉑族金屬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業務覆蓋鉑、鈀、黃金和白銀等8種金屬。賀利氏貴金屬中國區總經理胡敏在接受採訪時&&,中國鉑、鈀期貨市場會吸引來自不同産業鏈環節的企業參與。廣州期貨交易所鉑、鈀期貨上市,會推動形成反映國內供需關係的價格基準,以此傳導並影響海外價格,增強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另外,符合標準的鉑、鈀庫存可以註冊生成標準倉單,對於上下游企業而言,不僅可以對衝價格風險,還能盤活資金。
促進産業高質量發展
鉑、鈀期貨期權上市將對産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朱斌認為,鉑、鈀期貨及期權的上市,將打通“礦山—冶煉—深加工—循環回收”全鏈條,促進鉑族金屬産業鏈高質量發展,價格發現更加透明,信息傳遞更加順暢,有望在未來的發展中走出一條“産業引導、金融協同、雙輪驅動”的穩健路徑,為我國金屬衍生品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在上游,礦山和精煉企業可通過期貨鎖定銷售價格,對衝國際市場波動風險,同時利用標準倉單盤活庫存,拓展融資渠道。南非、俄羅斯等主要供應國的PGM(鉑族金屬)産品,未來有望直接進入中國市場進行人民幣計價交割,增強我國對國際資源流向的吸引力。
在中游,冶煉、回收、催化材料等企業可通過套期保值穩定原料成本,倉單融資、遠期銷售等模式縮短賬期、改善現金流,實現生産更穩、資金更活。
在下游,汽車、化工、玻纖、氫能等行業能夠更科學地管理金屬價格風險。以氫能為例,鉑是燃料電池關鍵催化劑,期貨市場的引入,有助企業在技術擴産、資本開支階段穩定預算。
此次鉑、鈀期貨期權上市,還有許多創新之處:一是交割方式更貼近産業實際。廣州期貨交易所設置“錠+海綿”雙形態、“倉庫+廠庫”雙通道交割模式,既兼顧産業鏈物流特徵,又促進産業標準化、規模化。二是制度設計更注重穩健運行。廣期所將根據市場情況動態調整漲跌停板幅度、保證金比例等風險參數,讓新品種“穩中求進”。三是市場生態更開放多元。鉑、鈀期貨及期權上市,將進一步豐富國內新能源金屬板塊期貨期權上市品種,吸引氫能等新能源客戶群體參與,擴容期貨行業客戶池。“産業+金融+外資”多方共振,將讓市場活力與韌性兼備。
市場認為,鉑市場在2023年以來維持緊平衡格局,缺口可能擴大;鈀市場受“電動化”“鉑替鈀”等影響中期偏弱,但短期仍有反彈空間。無論漲跌,新的期貨、期權市場將成為産業觀察價格、把握趨勢的重要“風向標”。專家&&,從長遠看,如果鉑、鈀的期貨價格曲線穩固、交易活躍、與現貨貿易深度挂鉤,廣期所遠月曲線或將被産業廣泛採納為預算、採購基準。
專家也提醒,新品種上市雖然蘊含機遇,但企業和投資者在積極參與的同時,必須吃透規則、算清風險、看準方向。期貨市場的健康,離不開理性參與。唯有規範交易,才能讓新工具真正成為産業風險管理的“護身符”,而非風險“放大器”。(記者 祝惠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