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8月2日電 題:活力、動力、創造力——解碼數字裏的黑龍江振興新動向
新華網記者 顧錢江、楊思琪、劉赫垚
盛夏時節,松花江畔,萬物蓬勃。
冰天雪地化身金山銀山,傳統大糧倉變成現代農業基地,老工業基地澎湃着數字經濟的浪潮……在我國東北角,黑龍江省積極擁抱新技術、新産業、新模式,邁出轉型升級的堅定步伐。
全省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文旅融合、産業升級、科技創新,黑龍江在推動東北全面振興中實現新的突破。
2025年6月26日晚,升級版《遇見·哈爾濱》江上沉浸式演藝在哈爾濱太陽島風景區開演。新華網發(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供圖)
活力迸發:文旅融合提振消費
1.35億人次,同比增長13.8%。
這是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的總量,游客旅游花費達1933.7億元,同比增長25.8%。
“這不是簡單的客流量增長,而是全省持續豐富旅游産品和服務供給,推動文旅産業深度融合、創新求變的生動體現。”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何晶説。
在冰雪大世界賞冰樂雪,與“淘學企鵝”一起打卡地標建築,在“中國雪鄉”邂逅浪漫雪景與東北民俗……2024至2025年冰雪季,恰逢第九屆亞冬會在哈爾濱舉辦,冰雪旅游全域持續火爆。
2025年7月2日,2025黑龍江省特色文化旅游推介會在撫遠市舉行,《黑龍江省支持冰雪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在會上同時發布。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冬日的激情剛剛落幕,夏季的快樂如約而至。7月初,在“華夏東極”撫遠,第七屆旅游産業發展大會成功舉辦,俄羅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來賓參會。
“我們不僅看風景,更來體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北京游客張先生在撫遠接受採訪時説,當地將旅游與農業、體育、康養、文化創意等産業有機結合,向世界展示了“旅游+”融合發展模式。
2025年7月5日,在第二十三屆哈爾濱國際啤酒節現場,游客在各個啤酒大篷、啤酒花園、啤酒自助區打卡(無人機照片)。新華網發(張樹 攝)
夜幕之下,“爾濱”再度歡騰。第二十三屆哈爾濱國際啤酒節7月5日晚開幕,佔地40萬平方米的園區裏,6座啤酒大篷、9個特色啤酒花園,以及“雪韻丁香”火炬廣場、夢想大舞&、美食街、生態露營區、自駕房車集散地等多元業態,讓市民和游客體驗夏日快樂。
旅游市場的火爆,直接帶動消費市場的提振——
在哈爾濱,有着百年歷史的中央大街人潮涌動,陽&音樂會傳來悠揚琴聲,網紅店前排着長隊,俄式風味餐廳裏座無虛席;
2025年7月28日,馬迭爾陽&音樂會在中央大街上演。新華網 才萌 攝
在邊境城市綏芬河,跨境電商蓬勃發展,現擁有1340家銷售俄羅斯商品的實體店和超過4650家線上商鋪,去年網上零售額達17.5億元,網上零售量達1.2億件;
黑河,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成為中俄貿易的重要樞紐。
2025年6月8日,人們在哈爾濱中央大街游玩、購物。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借助“五一”假期、端午小長假、暑期高峰等人流密集的時間節點,黑龍江省商務部門聚焦消費品以舊換新、百貨零售、商超惠民等重點領域,推出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
黑龍江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56.7億元,同比增長5.1%,較上年同期提高3.6個百分點。今年1月至5月,受文旅市場消費動能釋放帶動,全省規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長7.9%,拉動全省規上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0.8個百分點。
動力澎湃:數字經濟引領産業升級
作為我國老工業基地,黑龍江的振興發展離不開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今年以來,黑龍江省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在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數字化控制的機床和忙碌的機器人手臂,正在顛覆人們對傳統重工業的印象。通過引入智能化生産線,生産效率得到極大提升,部分環節加工效率提高300%以上。
2025年5月29日,在第三十四屆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上,隨處可見新型工業化産品。新華網 才萌 攝
這種“智”變,不僅發生在大型國企,也體現在産業鏈的各個環節。
黑龍江省科技廳副廳長張喆介紹,全省積極構建“企業出題、科研解題、市場閱卷”的協同創新模式,實施科技成果産業化突破年行動,加快將科教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新動能。今年上半年,全省就地轉化重大科技成果327項,新增經濟效益53.7億元,同比增長5.0%。以智能機器人為例,推動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在現代農業、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轉化應用,智能激光除草機器人項目已在哈爾濱新區落地。
製造業數智化逐步成為新型工業化的核心引擎。黑龍江省工信廳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製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65.5%,規上工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産值同比增長9.8%。
如果説,智能製造是産業升級的“硬核”力量,那麼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則是未來發展的“超級引擎”。
今年5月,中國聯通黑龍江分公司發布“人工智能CAPTAIN領航計劃”,旨在通過智算領先、應用賦能、&&開放、終端普及、智能突破、網絡升級六大行動,推動人工智能與雙萬兆網絡深度融合,提升“算網數智+聯網通信”服務能力。
2025年2月10日,中國聯通黑龍江分公司在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上進行5G-A技術展示。新華網 才萌 攝
黑龍江聯通副總經理陳鳳衍説,中國聯通哈爾濱綠電智算中心打造低碳高效的算力基礎設施,今年投産的綠電數據中心包含1350架智算機櫃,園區規劃實現200兆瓦服務能力,將以“AI+網絡升級”“AI+行業應用”“AI+智慧生活”等模式,賦能政務、醫療等10大行業,打造40多個行業智能體應用,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圍繞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製造、新材料、高端裝備、農機裝備、生物醫藥等重點戰略性新興産業,黑龍江省大力實施戰略性新興産業倍增計劃,持續強化創新賦能。
2025年7月30日,黑龍江惠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展示自研的農業植保無人機。新華網 才萌 攝
新一輪技術浪潮奔涌,引領産業創新航向。黑龍江省工信廳廳長韓雪松説,黑龍江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牢牢把握新型工業化關鍵任務,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全面振興,加力推進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創造力釋放:新質生産力賦能大省擔當
作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産基地,黑龍江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今年以來,這個農業大省大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用科技創新為“中國飯碗”裝上更優質、更高産的“龍江糧”。
正值夏管關鍵時期,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有限公司打造的150畝水肥一體化示範田裏,大豆豆苗株型健壯、葉片濃綠,長勢喜人。田壟間,一條條滴灌管為每株大豆精準輸送水分與養分。
2025年7月1日,在北大荒集團黑龍江綏濱農場有限公司龍泉管理區,一架農用飛機進行航化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網發(李興 攝)
踐行“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北大荒發力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産業,不斷完善農業生産規程,優化農機作業模型,推廣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施行大壟栽培、秸稈還田、深松整地等保護性耕作,為穩糧強農提供“北大荒範式”。
種子被稱為農業的“芯片”,黑龍江在種業創新上持續投入。省財政每年安排3億元專項資金支持種業振興發展,並建設19個國家級制種大縣和繁育基地,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044.2億元,同比增長3.8%,較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蔬菜及食用菌産量127.4萬噸,同比增長4.5%。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韓傑才看來,黑龍江省科教資源豐富,擁有78所高校、120個獨立科研院所和一批“大國重器”企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底蘊深厚。2022年啟動建設環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等7個創新創業生態圈,目前已新生成靈動智能裝備、星網動力、星宏科技等超過200家企業。
2025年5月17日,第三十四屆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啟幕。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地處東北亞區域腹地,黑龍江正以共建“一帶一路”為核心,加快推進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
在今年5月舉行的第三十四屆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上,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3個省區市的1500余家企業參展。
2025年5月18日,人們在第三十四屆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東盟國家展區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據統計,本屆哈洽會吸引超100家科創企業參展,無人駕駛、商用衛星、人形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産品展示佔比達15%。先進製造、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一系列創新性、互動性展品,吸引大量客商和民眾。
隨着對外貿易量質齊升,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據哈爾濱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601.2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2.4%。
2025年4月22日,人們在松花江哈爾濱段江畔享受閒適時光。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潮涌松江闊,風正好揚帆。
8月2日至4日,以“新質生産力:新智造 新消費 新生態”為主題的2025企業家太陽島年會在哈爾濱舉行,來自五湖四海的企業家齊聚太陽島,為黑龍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思路、激蕩新智慧、注入新動能。
策劃:儲學軍 顧錢江 車玉明
統籌:李志暉 熊言豪 王春雨
執行策劃:萬方 徐宜軍 顏秉光
主筆:顧錢江 楊思琪 劉赫垚
參與報道:李國紅 才萌 史峻誠
新華網 新華社黑龍江分社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