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7月13日《新華每日電訊》
游人觀賞海鹽日出。(均為海鹽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粒小小的海鹽,浸潤着滄海桑田的滋味;
一座叫海鹽的縣城,更有它百轉千回的味道。
因“海濱廣斥,鹽田相望”而得名的千年古縣——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千年潮涌不息。勇立潮頭、堅韌生長鐫刻在這座時時受海潮衝擊的城市基因裏。從“一把剪刀剪開中國城鎮企業改革序幕”的步鑫生,到依託秦山核電資源發展“核藥”産業,再到守護鹽文化、海塘文化、黃酒文化,走“名人+文旅融合”道路,海鹽縣正用改革配方、科技火候、人文窖藏,在杭州灣北岸“釀造”新時代老海鹽的“新味道”。
海鹽縣新貌。
改革的味道:永不停歇的“改革之城”
在海鹽縣澉浦鎮(南北湖風景區)蝴蝶島中央,坐落着一座面積251平方米的建築,內部展陳着原海鹽襯衫總廠廠長步鑫生的相關文書、實物等資料300多件、照片208張,以及報道步鑫生改革事跡的各類報紙69份、刊物11冊。一張張照片,一篇篇報道,形象地展現了“改革先鋒”步鑫生“一把剪刀剪開中國城鎮企業改革序幕”的人物事跡。
“步鑫生是1981年出任海鹽襯衫總廠廠長的,當時工廠主要承擔代加工任務,因為經營較為僵化,人浮於事,企業瀕臨破産。”曾任海鹽襯衫總廠副廠長的馮海春回憶説,面對這種困局,步鑫生上任後,對襯衫總廠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比如實行“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的獎金分配製度;將三分之一的行政人員安排去充實生産一線;對屢教不改的“懶散”職工堅決辭退等。
這一套改革“殺手锏”下來,1983年,海鹽襯衫總廠一躍成為海鹽縣首家産值超千萬元的企業、浙江省最大的專業襯衫廠;到1985年,全廠職工已經超1000人。
“除了改革企業管理體制機制,他的經營理念也非常超前。例如提出‘靠牌子吃飯能傳代,靠關係吃飯要垮&’的經營理念,讓我們甩掉‘産品包銷’柺棍,自己打市場。”馮海春説,步鑫生“寧可被爭議,絕不庸碌過”“不坐等政策喂飯,主動闖關”的改革精神永遠值得被銘記。
2015年,81歲的改革先鋒步鑫生,在家鄉海鹽去世。而他的改革精神像一顆種子,在海鹽這片蓬勃發展的熱土上生根發芽,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創業創新浪潮。
“2025年上半年,海鹽新增市場經營主體2661家,同比增長12.04%,增速位列嘉興第一;新增個體工商戶1700家,同比增長16.28%,增速位列嘉興第一。這些數據,不僅是海鹽市場活力的直觀體現,更折射出其背後營商環境優化所釋放的強大動能。”海鹽縣市場監管局局長朱瑋説。
唯創新者強,唯改革者勝。近年來,海鹽縣持續用好改革創新這把“金鑰匙”,累計承接國家級改革試驗任務26項、省級重要改革試點193項,獲評全省改革突破獎5項,成功入選全國首個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全國首批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等,走出了一條依靠改革創新增動能、強勢能、提效能的縣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海鹽縣擁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5家,總量居省市前列,全縣規上工業總産值近1500億元,先後入選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工業、創新、投資潛力、營商環境、城鄉統籌等多個全國百強(佳),並逐年實現位次前移。
杭州灣跨海大橋旁的海鹽經濟開發區。
科技的味道:從“核電基地”到“核藥之都”
2025年,地處嘉興市海鹽縣的秦山核電站迎來開工建設40周年。這座中國大陸核電的“搖籃”,如今不僅發電,更生産出能靶向摧毀癌細胞的醫用同位素。
“以醫用同位素為原料生産的放射性藥品在肝癌、前列腺癌、神經內分泌癌等惡性腫瘤診療過程中具有精準性強、副作用小等優勢,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産業。但一直以來我國的醫用同位素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價格昂貴且供應不穩定,制約了下游産業發展。秦山核電的商用重水堆核電機組具有堆芯中子通量高、不停堆換料、運行穩定等優勢,為同位素規模化穩定生産提供了獨特條件。”秦山核電有限公司輻照同位素中心主任孟智良&&,6月14日,釔-90玻璃微球在秦山核電順利出堆,標誌着我國已掌握商用堆批量化生産釔-90核素的核心技術。
第一時間拿到出堆數據的浙江頤核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順年分外激動。“根據反饋,這批産品的各項核心指標十分優越,部分指標已經優於國際上的同類産品。”余順年告訴記者,在中國,同位素産業具有萬億級的市場潛力和巨大的社會價值。以肝癌特效藥釔-90為例,進口一針價格就需要35萬元。而隨着我國掌握商用堆批量化生産釔-90核素的核心技術後,企業研發同類産品的定價有望控制在20萬元以內,“如果能納入醫保,價格還會大幅降低,將大大減輕患者負擔”。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約450萬例,死亡約300萬例。使用含有放射性核素製成的治療類放射性藥物,能靶向摧毀癌細胞,這種“微型核彈”是人類探索攻克“癌症”的最前沿技術。
6月25日,由秦山核電生産的镥-177正式供應市場,年輻照産能超萬居裏,可完全滿足全國市場需求。這標誌着我國繼碳-14規模化供應、釔-90具備規模化輻照生産能力後,在醫用同位素自主生産領域實現又一關鍵突破。
核素的穩定供應、核醫學領域的突破,給了海鹽因“核”而興更強的支撐。
“目前,海鹽正依託秦山核電商用重水堆可大規模穩定生産同位素的獨特優勢,邊規劃邊建設邊招引,全力打造以同位素産業及其關聯産業為核心的新質生産力産業集群。”海鹽縣商務局局長曹衛益介紹,目前,海鹽縣已累計招引落地國內外行業龍頭諾華、中國同輻、法伯新天等項目26個,總投資超90億元,達産後預計年産值超200億元。
記者日前在秦山核電基地西側看到,海鹽核技術應用(同位素)産業園已經拔地而起,産業園核心道路同興路上,兩側的項目正在“拔節生長”。路南側的中核秦山同位素生産基地項目已經投産,北側兩個工地則火熱建設中。諾華項目、法伯新天項目、頤核項目等均已開工建設,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全國“救命核藥”的主要生産區域。
“我們選擇入駐海鹽,看中的是海鹽是秦山核電的所在地,以海鹽為中心的長三角區域又集中了全國30%至40%的三甲醫院資源,當地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能為受同位素半衰期制約的産品運輸節省時間。”余順年透露,企業已與浙江省腫瘤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等單位達成合作意向,計劃從全國篩選約十五家醫院同時開展臨床試驗,力爭2027年三季度實現釔-90“核藥”上市。
從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電在海鹽首次並網發電,到2010年海鹽與中核集團攜手共建“海鹽·中國核電城”;再到如今,秦山核電為中國“核藥”生産提供了條件和基礎……海鹽與秦山核電的融合之路上,“國之所需、民之所向”的初心潮涌。
建設中的海鹽同位素産業園。
鄉愁的味道:從千年海塘延展出的“文旅之鄉”
從“魚鱗海塘”“海鹽綺園”到“三毛漫畫”“余華文學”,再到“浙派古琴”“沈蕩黃酒”……當別處還在販賣風景時,海鹽已將文化熬成了鹵,並“鹹”出了層次感。
假山怪石嶙峋,小徑蜿蜒通幽,一步一景,皆成詩畫。作為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的取景地,海鹽綺園每年都吸引着眾多游客前來游玩。“五一”期間,來到綺園游覽的山東游客侯淑源告訴記者,在綺園,他們不僅領略了移步換景的園林藝術,還聽到了原汁原味的海鹽腔戲曲表演,更嘗試了滾燈製作等非遺技藝,這種“看得見、聽得着、摸得到”的文旅體驗,讓游客玩得盡興又長了見識。
錢塘江流域的魚鱗海塘歷經460餘年,依舊屹立於東海之濱,並成為當地獨特的人文景觀。
據海鹽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文物科科長黃彩霞介紹,目前,海鹽魚鱗海塘基本保存完好,仍發揮一線海塘的禦潮作用。近年來,魚鱗海塘和東海的浪漫日出構成了自然與人文交匯的新興景觀,成為全國游客游覽“打卡”的勝地。
而當作家余華説出“最美的日出就在海鹽”時,在海鹽魚鱗海塘圩堤上,頓時涌入成千上萬的游客。只為看余華筆下“最美日出”的安徽游客汪蓉近期專程來到海鹽旅游,“我是余華老師的粉絲,不同於山間日出的壯麗,站在古海塘圩堤上看日出,遙想人與海的歲月搏鬥史,感覺很特別”。
前段時間,游客麻春雅從湖州趕來海鹽沈蕩鎮游玩。她忍不住感慨道:“走在海鹽的勝利飯店和官醬園,看到墻上的‘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給我溫一溫’,有種與余華同游的美妙錯覺。”沈蕩釀造副總經理龐衛華説:“很多游客來沈蕩釀造就是衝着余華老師而來,這就是文學的魅力。”
海鹽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周玲&&,3年前,海鹽發布“余華文學地圖·沈蕩篇”,串聯起千畝蕩、勝利飯店等余華作品中的場景。一時間,大批文學愛好者前來沈蕩“為情懷買單”。2025年1—5月,海鹽縣接待全域游客數407.2萬人次、同比增長23%;接待過夜游客人數145萬人次,同比增長28.6%,增速均列嘉興市第一。
除了名景、名人IP游,海鹽縣把非遺文化的活化利用作為文旅發展的重要抓手。
據周玲介紹,海鹽縣擁有國家級非遺1項、省級8項、市級57項。近年來,當地圍繞灶頭畫、紙藝、米酒、滾燈等非遺資源,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動,這些活動成為拉動當地旅游的重要“引擎”。以國家級非遺項目“海鹽滾燈”為例,該非遺項目通過現代化表達和藝術化呈現,每年吸引上萬人次游客到海鹽觀賞。
千年鹹潮涌,今朝風正勁。海鹽,這座鐫刻着鹽晶記憶的千年古邑,正以文化為筆、産業為墨、科技為硯,在新時代的畫卷上揮毫潑墨!(記者 鄔煥慶 李平 唐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