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面對複雜的內外部環境,各地各部門打出助企幫扶“組合拳”,加快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廣大民營企業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努力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加速海外布局,彰顯了韌性與生機。
在上海舉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人們觀看宇樹科技通用人形機器人Unitree H1表演“科目三”舞蹈(2024年7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人們在TCL展區觀看分體式AI陪伴機器人TCL Ai Me(2025年1月8日攝)。新華社發(曾慧攝)
這是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億航智能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2024年1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這是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拍攝的智能化産線(2024年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科芯(天津)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實驗室查看農作物生長情況(2024年11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在福建晉江,工人們在特步集團的智能運動鞋生産線上趕制出口訂單(2024年8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山東日照,山東奧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生産設備前值守(2024年11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與會嘉賓在天津舉行的2024中國民營企業投融資洽談會上對接洽談(2024年1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製作:陳海通 王化娟
新華社攝影部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