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圓桌討論現場
10月22日上午,由新華網承辦的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科技大會——向“新”而行 “E”創未來,金融助力新質生産力高質量發展平行論壇在北京舉行。在圓桌討論環節,與會嘉賓就新質生産力如何賦能ESG這一話題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國際合作處處長毛濤認為,新質生産力和ESG的結合是相互促進的過程。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雙碳工作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李叢笑在現場詳細介紹了近零碳建築。
他認為,近零碳建築能夠代表新質生産力。近零碳建築首先是綠色建築,同時它的碳排放要求盡可能接近於零,所以它對環境的影響最小。
中節能諮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逄錦福説:“我們在服務ESG的過程中格外關注科技創新,為企業分析哪些技術適合你。在企業實現社會價值和環境價值的前提下,再追求商業價值。”
永安大中華區ESG可持續發展主管合夥人李菁認為,企業的戰略規劃、風險控制、IT系統的創新和全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夠全面促進ESG發展。
“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ESG是企業的第二張報表,所以需要在ESG管理過程中首先把它全面融入到企業的經營、生産、發展規劃當中去。”李菁説。
在談到ESG面臨的挑戰時,毛濤坦言,標準認證、基礎數據建設的軟實力,信息公開等都是需要共同努力推動的。
李叢笑&&,ESG需要綠色金融的支持,金融行業的困境是不知道往哪兒投和不敢投。他建議,用一個&&把企業的需求和銀行有針對性地對接起來。
李菁認為,目前企業需要夯實自己的數據治理體系,用科技化的産品更好地去全面統籌環境、社會、治理的相關數據。
“金融機構的挑戰是投資創新。”李菁説,金融不是閉起門來投自己的項目,要走出去,能夠在綠色産業、綠色項目上達成更多的全球共識,吸引更多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投資人投資中國、投資中國的綠色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