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City Walk打卡蓋章、與AI數字客戶經理“面對面”互動、數字人民幣場景應用沙盤展示……在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金融服務專題展區上,數字人民幣備受關注,多家金融機構展示了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的創新,透露出不少新信息。
百姓的日常消費是數字人民幣的重要應用場景。在服貿會現場,幾乎所有的餐飲項目都可以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支付。多家銀行與各種類型的消費品牌合作,推出滿減活動吸引現場觀眾使用數字人民幣。
9月4日,在服貿會首鋼園區金融服務專題展上,一位中國建設銀行工作人員展示數字人民幣雙離線支付場景應用。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在建設銀行數字人民幣展區,“數字人民幣場景應用沙盤”首次綜合展示了建行在全國試點地區“數幣+裕農通”“數幣+智慧政務”“數幣+消費升級”等領域的多樣化特色場景。
建行工作人員介紹,建設銀行多種數字人民幣硬體錢包能夠實現多卡合一,集工作證、就餐卡、房卡、消費卡、公交地鐵卡、景區通行證等於一體。在脫離移動智能設備的情況下,還可通過IC卡式數幣硬體錢包,為用戶提供數字人民幣支付服務。
多家金融機構還展示了數字人民幣在對公、跨境、政務、産業支持等方面的應用成果。
圍繞“商事賦能”領域,工商銀行展示了數字人民幣在企業及上下游全鏈條全場景應用,着力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工行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工行聯合上海清算所落地清算通數字人民幣結算業務,提升大宗商品交易結算的時效性和安全性。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陸磊介紹,目前數字人民幣已經在17個省(區、市)開展試點,在批發零售、餐飲文旅、教育醫療等領域持續探索,形成了一批涵蓋線上線下、可複製可推廣的應用方案,在拉動居民消費、推動綠色轉型、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數字人民幣已經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今年6月末,數字人民幣累計交易金額達7萬億元。
在服貿會期間舉辦的2024數字人民幣技術與應用論壇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董志勇建議,未來政府可以在公務支出、公共服務等領域優先使用數字人民幣,通過政府示範效應帶動企業和個人使用。在增強支付機構激勵方面,可以設立合理的手續費機制,探索與支付機構合作的增值服務。持續優化數字人民幣支付流程,提高交易速度,降低操作複雜度。(記者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