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中部篇|“越來越有國際范兒”——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打造“空中出海口”助力中部地區崛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06 22:08:51
來源:新華網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中部篇|“越來越有國際范兒”——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打造“空中出海口”助力中部地區崛起

字體:

  新華社武漢6月6日電 題:“越來越有國際范兒”——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打造“空中出海口”助力中部地區崛起

  新華社記者王乃水、王自宸、王若辰

  凌晨2點左右,鄂州花湖國際機場(以下簡稱“花湖機場”)燈火通明,伴隨着陣陣轟鳴,一架架來自全球各地的貨機有序降落、停靠、卸貨,一輛輛貨運小車緊隨其後,迅速將貨物運至轉運中心。這是記者近日在花湖機場看到的景象。

  6月2日凌晨,貨運航班正在花湖機場卸貨。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今年前5個月,花湖機場貨郵吞吐量已超過去年全年。”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余玉龍説,截至5月31日,今年以來花湖機場貨運航班起降達1.1萬架次,貨郵吞吐量突破30萬噸,兩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

  目前,花湖機場已開通國際貨運航線18條,覆蓋比利時、哈薩克斯坦、美國、德國等13個國家,初步構建輻射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的國際航線網絡。依託花湖機場,湖北省鄂州市正在打造“空中出海口”,助力內陸腹地變開放前沿。

  “作為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花湖機場越來越有國際范兒了。”順豐航空鄂州基地工作人員説,近期機場國際貨運航班架次不斷加密,已由平均每週40架次加密至80架次。

  “國際范兒”直觀體現在名稱改變上。5月15日,經中國民用航空局批復,“鄂州花湖機場”正式更名為“鄂州花湖國際機場”。

  增加“國際”二字,意味着花湖機場的功能和定位進一步提升。余玉龍説,升級為“國際”機場後,可以申請正班航線,外航機組人員可按國際航空協議享受免簽入境等便利舉措,有利於花湖機場進一步拓展國際航線;此外,未來獲批進口的貨物品類也會進一步增加。

  按照規劃,花湖機場將發揮緊鄰長江黃金水道的區位優勢,建設集“空公水鐵”等多種運輸方式於一體的貨運樞紐。在花湖機場的全景沙盤上,記者看到,“空公水鐵”等運輸方式規劃布局一目了然。以花湖機場為中心,1.5小時左右的飛行圈可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城市群。依託多式聯運優勢,花湖機場不僅可以為中部地區提供重要物流支撐,還可以有效輻射銜接我國主要城市群。

  花湖機場科技感滿滿。在花湖機場運行控制中心,大量節點數據匯聚於此。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緊盯電腦屏幕,根據需要在不同程序間切換。余玉龍介紹,控制中心實時監控地服保障、貨物運輸、加油等節點運行情況,出現異常及時進行干預,確保機場運行順暢。

  作為貨運樞紐,花湖機場最核心的是“工”字形的順豐轉運中心。這個中心建築面積達75萬平方米,配有2.3萬台分揀設備和長達52公里的傳送帶,整套分揀系統高峰時段每小時可處理28萬件貨物,單件貨物最快轉運分揀時間僅需5分鐘。

  6月2日凌晨,正在作業的順豐轉運中心內部一角。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工作人員介紹,轉運中心從規劃設計、施工建造到運營管理,全生命周期運用數字施工與智慧建造技術,應用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科學倣真等多項前沿科技,自主研發和引入5類31項分揀設備及管理系統,管理系統集成航空、塔&、地面、分揀、海關等信息,內外作業高效協同。

  花湖機場運力不斷釋放,為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提供重要支撐。今年以來,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簽約臨空偏好型産業項目28個,簽約總金額202.4億元,並引進太美航空産業項目、鄂州騰隆國際貨運代理項目等22個航空、貨代以及外貿項目。

  鄂州市委書記孫兵説,鄂州正加快建設國際一流航空貨運樞紐,持續推進花湖機場周邊鐵路、公路、生活設施等配套建設,加強臨空産業導入,釋放航空樞紐效能,全力支撐湖北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助力中部地區崛起。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