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力探路科技産業金融深度融合-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20 09:58: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多方合力探路科技産業金融深度融合

字體:

  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廣東佛山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促進産業與科技互促雙強。圖為位于廣東省佛山市的美的廚熱洗碗機順德工廠車間拍攝的機械臂。新華社記者 李任滋 攝

  作為産融合作工作的創新性探索,“科技産業金融一體化”專項實施三年來已取得豐碩成果。業內人士認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為産融合作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應多方合力推動科技産業金融的深度融合和良性迴圈。

  科技産業金融相伴相生

  2022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推動“科技-産業-金融”良性迴圈。“十四五”規劃也強調,應構建實體經濟、科技金融、現代金融、科技創新、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産業體係。

  業內人士認為,科技産業金融的融合互動是一個動態漸進的係統性過程和工程,科技産業金融的新迴圈必然取代過去的“房地産-土地財政-金融”的舊迴圈,為我國經濟注入更強大的動能。

  “縱觀歷史,每一次産業革命都始于科技創新、成于金融創新、興于産業創新,金融創新牽引新技術持續投入産業體係,促使産業發生跨越式變革。”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説,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要深刻把握新時代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不斷推動金融創新適配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需求,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産業體係。

  工業和信息化部財務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翁啟文認為,科技産業金融始終是相伴而生、相互促進的,顛覆性前沿技術是産業變革的“核爆點”,金融資本則是産業變革演進的“加速器”。特別是近兩年,通用人工智慧技術加速迭代升級,應用呈現極強的滲透力和顛覆性,將極大改造和重塑各行各業。産業在變革,金融要適配,金融創新只有適配科技創新和産業變革的節奏才能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

  “我們開展‘科技産業金融一體化’專項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好、處理好産業變革與金融創新之間的關係,破解以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係與産業科技創新之間的結構性矛盾,鼓勵更多的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入,進而降低創新成本,縮短研發周期,促進創新成果更快更好地轉化和産業化,提升産業科技創新的效率和效益。”翁啟文説。

  浦發銀行董事長張為忠認為,“當前,我國在一些核心技術方面仍面臨著大量風險和不確定性,亟需來自資金鏈的大力支援。對金融而言,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風險識別、資産定價和資源配置。科技創新所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恰恰可以依靠針對性的金融産品和服務來解決。可以説,風險和不確定性是驅動金融與科技雙向奔赴、雙向融合的天然紐帶。”

  專項活動成果豐碩

  自2021年起,工信部會同證券交易所和各類投資機構開始實施“科技産業金融一體化”專項,引導各類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為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水準構建持續穩定的創新投入機制。同年,依托工信部及相關單位數據資源設立的非營利性公共服務平臺——國家産融合作平臺正式上線,旨在通過這一平臺建立起科技産業金融協同合作機制,助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

  辛國斌介紹説,“科技産業金融一體化”專項是産融合作工作的創新性探索。國家産融合作平臺上線三年來,目前已累計幫助企業融資超過8300億元,入庫優質企業29萬余家,入駐金融機構2400多家。

  翁啟文則具體介紹了專項的實操流程:經過工信部支撐單位全國徵集、工信部內部司局推薦、專家評審等流程符合估值條件的項目進入市場驗證環節(路演活動),獲得投資機構的投資或是地方政府的落地許可;項目經上述流程外納入專項目錄,並在國家産融合作平臺更大范圍內向投資機構推送;同時專項目錄裏的企業由工信部與交易所一起進行上市培育服務,並推動相應地方政府配套各類政策進行扶持;項目進入産業化和市場化階段後,還會為其適配相應的優惠貸款、産業投資和保險補償等政策,幫助其快速進行市場驗證和技術迭代,並納入工信部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係,同時提供硬科技屬性評價服務,將符合條件的企業向證券交易所推薦上市。

  “前期,我們連續兩年分別在江蘇昆山和河北雄安新區舉辦了專項路演,共計100多個項目參與,95%的項目與投資機構或是地方達成合作意向,融資金額超過110億元,後續效應不斷溢出。”翁啟文説。

  多方力促深度融合

  為進一步推進科技産業金融深度融合和良性迴圈,辛國斌建議,一要加強政策協同,強化央地聯動、部門合作,發揮國家産融合作試點城市和各類金融改革試驗區的前瞻探索作用,構建上下貫通、運作暢通的一體化政策體係,引導各類優質生産要素向制造業關鍵技術領域和科技型企業集聚;二要深化金融創新,探索“股貸債保”聯動,推廣“中試險+研發貸”等創新模式,擴大實施“科技産業金融一體化”專項,深入開展硬科技屬性評價和創新屬性評價;三要強化數字賦能,建立健全科技、産業、金融三方資訊共用機制,運用智能演算法模型賦能金融産品研發、信貸融資定價、供應鏈金融等業務,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

  “我們將與各方一道深入推進産融合作,擴大實施‘科技産業金融一體化’專項。舉辦院校、園區等科技成果轉化的專項路演,持續開展重點産業鏈細分領域的硬科技屬性評價標準建設。為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提供標準引領和良好預期。聯合證券交易所繼續做好上市企業培育,發揮好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主渠道的作用和資源優化配置的功能,以金融賦能産業科技創新,以産業科技創新增強價值回饋,以價值回饋提振市場信心尤其是資本市場的信心。”翁啟文説。

  科技産業金融融合發展離不開銀行機構的助力。張為忠説,浦發銀行把科技金融當做企業級戰略進行安排,希望通過支援“早和小”形成浦發銀行在科技領域“夥伴銀行”的定位。下一步浦發銀行還將持續加大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各級政府機構、高校院所、交易所、投資基金、行業樞紐企業、資本市場中介機構等合作力度,致力于共同打造“股、債、貸、保、租、撮、孵、聯”金融支撐體係,特別是在資源撮合、共同孵化和內外資源聯動等方面打造全新模式。

  作為一端服務實體産業,一端對接資本市場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莫德旺説,公司正在加快籌設戰新産業發展基金,將聚焦戰新産業和未來産業加大投資力度,支援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記者 劉桃熊)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