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面,2024(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如約而至,熱鬧非凡。
今年北京車展上出現了很多新面孔,更有長久以來的老朋友。眾多嶄新新能源車型亮相、AI大模型“上車”、汽車“長出翅膀”、尖端電池技術發布……
人們在車展上感嘆,産品迅速更新迭代的背後是新能源汽車應用與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是技術創新持續深度賦能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汽車産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看見:變化
今年,北京車展於4月25日至5月4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朝陽館舉辦,全球首發車數量達到117&,新能源汽車有278個車型亮相,阿維塔、零跑、極越等新秀登場。
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舉行的2024北京車展上,人們在車展現場參觀(2024年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這是國際社會了解中國製造和市場機遇的窗口——
“我們用的電池來自位於德國的寧德時代工廠。”保時捷CEO奧利弗·布魯默説。車展上,他還與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深入探討了電池品質與産品開發。
2024年4月30日,在北京車展上,觀眾在寧德時代展區參觀。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本屆車展上,外國面孔更多了,這是許多參觀者共同的感受。朝陽館零部件展區短短3天就吸引2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4.9萬人次觀眾參觀,海外觀眾佔比37.6%,其中還包括多個國際買家團。
奇瑞展&上,3000多名海外經銷商齊聚一堂,在開幕日結束後又集體趕赴蕪湖參會;紅旗展&引來外國參觀者拿出皮尺仔細測量新車各種尺寸;比亞迪展&前,海外媒體頻頻打開新車前機蓋探秘內部構造……各國經銷商、觀摩團紛紛前來深入了解中國先進製造技術,探尋市場新機遇。
這是科創企業與汽車行業碰撞交流的&&——
2024年4月30日,在北京車展上,觀眾在華為展區參觀智能充電網絡。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車展上,“華為係”頻頻登場:江汽集團新MPV車型採用華為車機系統,支持與華為智能設備無縫連接;賽力斯與華為聯手設計的新車,配備了百萬像素智慧大燈,可投影100英寸影像……
如今,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與汽車行業擦出新火花,推動汽車産業智能化轉型。
“汽車産業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正加速融合,引領全球産業變革。”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説,面向未來,在電動化、數字化賦能下,新的産業生態和競爭格局將加速形成。
這是2024年4月30日在北京車展上拍攝的一款複合翼三體式飛行汽車。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新技術新産品競相出彩的舞&——
如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越發成為集機械、電子、計算、感知、視聽、儲能等多技術為一體的“大號終端”,這也是汽車産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
車展上,寧德時代發布了兼顧1000公里續航和4C超充特性的磷酸鐵鋰電池新品,多模交互智能座艙等新技術也紛紛亮相。
在零部件展區,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約500家零部件企業及科技公司展出創新成果,其中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板塊佔全部展示面積的51%。
“無論是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核心技術,還是行泊一體等智能駕駛新體驗,都在持續激發人們對未來智電出行的美好期待。”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聞迪説。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認為,北京車展新變化折射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反映出我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競爭力日益增強,電動化、智能化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市場競爭進入關鍵階段。
洞見:信心
“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無論展&還是新品,關注度明顯高於國際品牌。”這是不少觀展者的共識。
高人氣的背後,中國新能源汽車靠什麼脫穎而出?記者在北京車展上尋找答案。
——市場引力。
“預售5小時訂單破萬”“單日大單1250&”“門票售罄,一票難求”……車展現場,直播不停、捷報頻傳,新品發布推動車企銷量攀升。
信心,寫在消費者的臉上。“對小米汽車期待已久。”北京市民李女士&&,科創企業如小米、華為進軍汽車行業,不僅帶來最新的智能技術,也更懂中國市場和消費者需求。
底氣,來源於數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09萬輛,同比增長31.8%,實現“開門紅”。
“中國消費市場龐大且多元,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創新與提升提供了優越環境。”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隨着行業與市場的共同推動,中國消費者對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越發接受和認可,這樣的市場“磁力”吸引更多車企將新品、新技術率先投放中國市場。
——創新活力。
“一季度研發投入同比增長83.6%,佔銷售收入比重超7%。預計全年投入研發和投資支出超70億元。”江汽集團董事長項興初&&,在技術創新驅動下,全行業正加速邁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方向。未來5年,江汽集團將投入研發費用250億元。
本屆車展,奇瑞展出27款車型,其中新能源車型佔比超80%,同時還展示了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的多項創新。“企業發展、産業升級、培育新産業,核心靠技術創新。”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在車展上&&,找準關鍵突破點做深做實,努力形成一批更有影響力的技術創新成果。
——産業鏈合力。
“走出去、引進來,與全球汽車産業緊密相連。”安徽省委書記韓俊在北京車展安徽主題日上&&,安徽汽車産業正通過深化開放不斷加快發展,産業鏈日益穩固,集群效應愈發顯著。
安徽省肥西縣在建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園(2024年1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陳家樂 攝)
長三角形成新能源汽車“4小時産業圈”;安徽加速構建優勢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重慶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升級……近年來,中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生態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深圳承泰科技自主研發的毫米波雷達可助司機識別潛在威脅、江蘇超力電器的高壓水加熱器能更有效保障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動力系統……本屆車展的零部件展區,具有“專精特新”等資質的企業不在少數。
“整車與零部件企業關係正由垂直轉向共生,供應鏈合作模式正在重構。”夏聞迪説,中國汽車産業體系含“科”量直線上升。
主動求變,背靠良好的消費者基礎和超大市場規模,依託完備的産業體系,持續不懈創新投入,中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逐漸在市場競爭、開放合作中形成了領先優勢,在創新賽道上越跑越快。
“面向全球市場需求,新能源汽車産能還遠遠不足,應加速固態電池、操作系統、智能芯片等關鍵技術的創新和産業化,提高車企國際化運營,拓展市場,提升核心能力,以建立國際競爭優勢。”李顯君坦言。
預見:未來
本屆車展上,人工智能的浪潮撲面而來,中國車企所比拼的數字化、智能化能力,正在成為世界汽車産業發展的新趨勢。
如何讓汽車能像人一樣地行動和思考?
搭載着AI大模型文心一言的極越01和07迎來車展首秀。實現“可見即可説,可説即可做”的智能駕駛體驗。駕駛者只需呼喚SIMO智能語音助手,無需操作按鍵,即可掌控車內一切。SIMO還能識別車主聲音,遠程控制家電。
小鵬汽車AI天璣系統也在車展上揭開神秘面紗,這一系統可模仿用戶駕駛習慣,協助各類駕駛行為,適應不同出行場景。
“智能汽車已成為AI技術應用的關鍵領域。”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智能化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也反映了人工智能企業及AI新成果的快速發展。
目前,華為盤古、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訊飛星火、360智腦等AI大模型已開始“上車”,同時比亞迪璇璣、小鵬靈犀等車企自研行業大模型也在崛起,給汽車産業注入新活力。
新技術和新應用正迅速融入汽車使用場景,推動汽車智能化、數字化轉型,開闢發展新賽道。各種新需求也在促進汽車技術、應用的迭代升級、推陳出新。
汽車頂棚緩緩打開,巨大的機臂和機翼緩緩展開,呈沖天之姿,準備騰雲飛行……在小鵬汽車展&,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引人注目。
隨着“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新質生産力的代表,與市場熱詞“低空經濟”相關的政策頻頻&&。廣汽、吉利、奇瑞等車企爭相布局“汽車+飛行”新模式,順應新趨勢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
2024年4月30日,在北京車展上,觀眾在吉利汽車展區參觀一款AI數字底盤。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極越首席執行官夏一平認為,面對新市場格局,應提升國際化水平,優化産業鏈布局,加快AI大模型技術應用,以科技創新驅動,推動行業“加速跑”。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保持高速發展態勢,但地緣政治影響日趨複雜,多國調整電動汽車補貼標準並提高進口門檻。國內産業規模效應還未充分顯現,市場集聚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近日,商務部、財政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北京、上海等地發布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政策,進一步釋放國內汽車消費潛能。
今年,住建部計劃在全國改造5萬個老舊小區,挖存量、拓增量、促共享,增加停車位、安裝充電樁;商務部積極推動汽車數據共享,加快活躍新能源汽車二手市場……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歷經多年發展,建成了高效協同的産業體系,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隨着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汽車與商、文、旅、體等行業深度融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走向成熟。“我們對産業發展未來充滿信心。”單忠德説。
文字記者:高亢、張曉潔、吉寧、吳慧珺
視頻記者:王修楠
海報設計:孫瑤
編輯:劉心惠、朱舜、王黎、劉勇貞、姜子煒、鄔金夫
統籌:方思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