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草變“酷草” 這個遠郊小鎮如何把“土特産”做成時尚單品-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23 10:52:21
來源:經濟參考報

苦草變“酷草” 這個遠郊小鎮如何把“土特産”做成時尚單品

字體: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是如何乘着鄉村振興的“春風”,成長為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草”?近年來,上海市崇明區三星鎮依託崇明苦草這一本地特色草本植物做好“土特産”文章,通過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以“酷草”的全新姿態演繹都市現代農業的新時尚。

  苦草變“酷草”,傳統農産品向時尚單品華麗轉身的背後,是一個昔日遠郊窮村立足鄉村特色稟賦,通過科技創新和機制改革,激發農村各類要素潛能和主體活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美麗蝶變。同時,它也成為觀察崇明作為上海最大的農村地區,圍繞高標準推進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目標,始終堅持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方向創新發展現代綠色農業的一扇窗口。

  一棵苦草長成聯農帶農“致富草”

  苦草學名青蒿,是一種菊科蒿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也被稱為黃花蒿。崇明文史研究者發現,早在清朝康熙年間的《崇明縣誌》“物産”部分中,就有對崇明苦草的明確記載。舊時,民間在炎夏以苦草的青枝嫩葉泡茶,消暑解渴。苦草煮雞蛋更是當地産婦坐月子的滋補佳品。

  但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苦草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成了菜地邊畦、河塘溝渠旁的野草。“有些老一輩的宅前屋後還會種點苦草,但也是‘天生天養’,面積越來越小。小一輩的孩子甚至已經‘目不識草’,更不喜歡那個味道。”崇明三星鎮新安村村民倪惠英説,“誰能想到,現在我們還能靠苦草掙錢!”

  彼時,因為缺乏好項目,土地大量閒置,鎮域企業體量小,新安村人均收入和集體經濟實力在鎮里長期排名倒數。據村民回憶,連村委會辦公室都是設在一個廢棄小學的教室裏,遇到颳風下雨,屋頂還漏。

  窮則思變。2018年,上海第一家民營資本與集體經濟合資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上海玉海棠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安村成立,村集體經濟組織佔股20%,玉海棠公司佔股80%,共同負責新安村的産業招商、項目建設和運營維護,探索政府搭&、企業運作、村民參與的新發展模式,鄉村有了自我造血的功能。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而鄉村産業的發展更要立足鄉村特色資源,發揮地方特色優勢。新安村的發力點在哪?一次走訪中,玉海棠公司董事長施大鐘發現,苦草在崇明的“群眾基礎”很好,但此前並沒有人從産業化角度開拓過這一市場,這讓他萌生了開發苦草深加工産品的念頭。

  萬事開頭難,怎樣讓農民重拾苦草種植的熱情?新安村流轉數千畝土地專門種植苦草的同時,一批村幹部帶頭種植,並挨家挨戶摸底交心。玉海棠公司採用訂單農業方式與農民簽訂定向收購協議,鼓勵百姓利用閒置土地種植苦草。農民負責種植、收割、晾曬,公司負責育種創新、倉儲物流、生産銷售,苦草産業由此駛入“快車道”。

  倪惠英告訴記者,每年苦草的種植期,公司和村裏的農技人員都會定期走訪查看,幫助解決技術難題,確保産品品質。集中收購時,苦草桿的直徑、長度都有精確的要求,病枝、早衰枝更要仔細剔除。高品質帶來高收益,數據顯示,新安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8年的2.4萬元提升至2022年的3.8萬元,年均增長11.7%,增幅躍居上海市遠郊村的前列。

  種苦草能掙錢成了農民口口相傳的“致富經”。以新安村為中心逐漸向周邊鄉村輻射,截至2023年底,三星鎮苦草種植戶由277戶發展到1319戶,年産量超136萬斤,農民增收1394萬元;苦草種植面積從200多畝擴大到5000多畝,年收益達4000元/畝;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土地流轉、訂單農業、園區務工等方式深度參與苦草産業的發展。

  延鏈補鏈 傳統農産品變身時尚單品

  從上海市區驅車100多公里,穿過崇明區一條條標誌性的林蔭小道,伴隨着苦草的清香,便能抵達三星鎮新安村的苦草産業園。長途跋涉的人們可以泡上一杯苦草茶,黃綠色的茶湯升騰起一股清香,入口微苦,喝一口神清氣爽。當地流傳着這樣一句諺語:“苦草茶湯呷一碗,再累也會力氣添。”

  崇明苦草在當地的使用歷史雖然悠久,口碑也很好,但要讓它擺脫田間地頭的“野草”身份,走向更加廣闊的大市場,需要專業化、規範化的種質資源研究,以推進其持續傳承和廣泛應用。

  2020年,玉海棠公司通過與上海中醫藥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等專業機構合作成立苦草研究所,開展科技攻關,推進苦草成分溯源,研究證實其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和作用機制;建立中試車間,陸續推出苦草茶、苦草蛋、苦草鴨、苦草驅蚊水、苦草精油、苦草純露等多元化産品。産業鏈條不斷延長,一條條提高産品附加值的新路讓苦草産業的發展越走越寬廣。同時,公司通過與多個電商&&對接洽談合作事宜,發力自有渠道建設,也為新産品的快速落地、開拓市場空間打好基礎。

  “剛開始也走過彎路,在産業開發和市場開拓方面遇到了資質不全、産品滯銷、原料積壓等問題。”施大鐘坦言,“推動農産品從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要遵循由易到難、依次升級的研發原則,還要做大量的市場調研、成本測算。因為企業效益關乎每個村民的‘錢袋子’,必須深思熟慮。”

  走進實驗室的苦草,其抗菌消炎的功效得到驗證和挖掘。去年年底,以崇明苦草提取物為原料的“酷草”品牌護膚品正式批量生産上市。“傳統農業和美粧産業的跨界融合是一個新的突破,這也代表我們苦草産業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一種共識。”施大鍾表示,在發展鄉村産業的過程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資源,做優做強、延鏈補鏈,“土特産”也可以成為很“酷”的時尚單品。

  近年來,美粧市場“國潮風”勢頭強勁,越來越多的國貨美粧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涌現。通過積極擁抱現代科技,“酷草”品牌在傳承中國傳統醫藥智慧的同時,也讓這一地方特色植物資源煥發出新的活力。但如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走出一條破局之路,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更高的認知度、接受度,還需要文化加持、品牌賦能。

  “苦草很酷”不是一句口號。玉海棠景區內新建的“上禾洞舍”稻田驛站,人們可以享用一杯苦草粉與鮮牛奶調製的“苦草咖啡”;周末和節假日推出的苦草採摘、水稻收割、摸魚捉蝦等農事體驗活動名額常常被“秒殺”;苦草養生體驗館、學生校外實踐基地等將休閒康養、勞動教育與苦草産業相結合,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近年來,新安村先後入選上海市鄉村振興示範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並正向着打造“苦草之鄉”的鄉村IP努力,老傳統與新時尚在這裡“雙向奔赴”。

  2021年,崇明苦草食材製作技藝項目成功申請區級非遺,崇明苦草獲批為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下一步,我們還要繼續深挖‘土特産’蘊含的傳統農耕文明精髓,將其進一步與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通過産品、技術、設計、業態、場景的持續創新,讓苦草脫離‘苦’海,脫胎換骨,真正成為能種出村民‘甜蜜生活’的特色産業。”三星鎮黨委副書記鬱濤説。

  由點到面 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苦草變“酷草”只是這個曾經的遠郊“窮村”蝶變為鄉村振興“樣板村”的一個縮影。鬱濤透露,民營資本與村集體經濟合資成立的公司之所以取名“玉海棠”是因為海棠花和三星鎮結緣已深。在前期的生態廊道建設中,三星鎮已探索形成“海棠花溪”,將公益林建設與産業發展結合起來。“體制機制創新後,我們着力推動海棠從‘一朵花’向‘一條産業鏈’發展,實現‘好風景’向‘好經濟’的跨越。”他説。

  臨近春節,許多城裏客特意長途驅車來到新安村購買年宵花。這裡擁有長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海棠盆景園,1400平方米的玻璃大棚內,鮮艷的海棠花已經提前盛開。大棚外,67個品種的上萬株海棠苗木和2.8萬盆海棠盆景將於3、4月份接力盛開。海棠果酒、海棠果脯以及海棠文創産品等也都是熱門的伴手禮。

  一二三産深度融合、農文商旅協同發展正在打造鄉村振興的新引擎。440畝的海棠湖位於三星鎮的核心區域,是當地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2020年,新安村與玉海棠公司一起利用廢棄魚塘“合塘成湖”開發出約250畝的養殖水面,與上海海洋大學技術合作,低密度養殖16萬隻崇明特色清水蟹。如今,“一花”“一草”“一湖”已經成為村裏的主導産業,由點到面打破産業發展瓶頸。玉海棠景區形成擁有海棠盆景園、稻田驛站、棠果樂園、海棠湖、星空露營地等連片式景點的田園綜合體,相關農旅項目覆蓋三星鎮多個鄉村,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的就業。

  “同學們聽説我回國後去了村裏,都特別不可置信。但來看過的人都感慨我們村科技感、潮流范拉滿!”在父親的感召下,施大鐘的兒子施登宇從英國留學歸來後,放棄了大城市的白領生活,返鄉投入鄉村振興。他説,以産業融合為抓手,許多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創新探索在這裡試水落地,補齊了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家家戶戶安上了生活污水凈化槽,新能源車位和光伏屋頂隨處可見,河道巡視也使用上了無人機。

  “玉海棠是園在村裏,村在園裏。今年我們計劃進一步盤活農村閒置資源,圍繞‘一花’‘一草’‘一湖’發展休閒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康養、教育研學等,持續提升産業能級。”施登宇説。同時,通過與科研院所和各大高校合作,新安村建立院士、教授、博士工作站,吸引産學研入駐單位12家,重點攻關農業種養、農機服務、智慧能源等方面的科技難題,並積極進行成果轉化。

  崇明區三星鎮黨委書記張建國認為,苦草“不苦”,鄉村“不土”,新安村的這種蝶變正是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和優化配置的結果,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做好規劃引導,讓“人、地、錢”水到渠成地“流”向鄉村,增強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未來還要進一步依託上海這座超大城市的市場、資金、科技、人才優勢,高質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他説。

  近年來,崇明結合世界級生態島定位,創新打造“長三角農業硅谷”,強化科技與創新雙輪驅動,通過不斷挖掘本土特色資源,帶動上下游産業鏈協同創新,正擦亮更多的綠色農業“金色招牌”。(記者 姜微 張夢潔)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