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2月22日電(記者栗雅婷)掃描購物小票便可進行商品溯源、食堂後廚影像在集成終端實時呈現、養老數字圖譜層層鋪開……在天津市河西區,數字經濟與智慧城市“雙向奔赴”,一座數字化産業新高地正在崛起。
匯聚數字經濟凝聚力
民生數據信息在深藍色的電子屏幕上不停跳動,無人駕駛快遞運輸機器人在公共區域陳列展示……在天津市河西區網信大廈京東科技集團的辦公區,處處彰顯着“科技范兒”。
2019年,京東科技集團作為首批企業入駐河西區網信大廈,京東科技政企業務部天津負責人王亭亭説:“河西區一直致力於推動數字經濟與智慧城市融合升級,這與我們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從申報註冊到企業開辦,從稅費減免到企業服務,河西區一直在為數字經濟企業提供便利。”
同樣被優質營商環境吸引而來的,還有天津小橙集團有限公司。這家天津的數字化養老服務企業2021年落戶河西區網信大廈。“這些年我們在大廈裏搬了幾次家,辦公面積從30平方米擴展到了約2000平方米,公司規模從最初的10餘人發展到了600餘人。”公司品牌部經理朱浩然坦言,“乘着數字經濟的東風,企業正在快速發展。”
隨着越來越多的數字企業聚集,一座數字化産業新高地正在河西區崛起。2021年,依託數字産業聚集的辦公樓宇,天津市河西區新八大裏數字經濟産業主題園區成立,河西區數字經濟的“朋友圈”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目前河西區數字經濟企業共計2032家,新八大裏數字經濟産業主題園區現有數字經濟企業331家,園區企業涉及大數據、雲計算、電子商務、區塊鏈等多個領域,數字産業正在成為河西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天津市河西區委網信辦主任尚凱説。
天津市河西區新八大裏數字經濟聚集區。新華社發
不斷引入數字人才
軟體開發培訓、信創集成適配培訓、網絡安全工程師培訓……在天津信創與數字産業人才培養基地,實訓機房裏的計算機整齊排列,學員們認真地聽老師講解着數字經濟的相關課程。
基地主任郭超介紹,課程設置主要圍繞信創服務職業培訓、芯片製造人工智能、數字文化職業培訓、智能製造職業培訓四大板塊,基地與天津多所高校合作,共同推動産學研用的深度融合。
“萬事萬業,人才為先。”天津市河西區委人才辦主任趙劍鋒説,數字人才的引育對數字産業發展至關重要,近些年,河西區不斷引入人才,深度涵養數字産業生態圈,幫助企業解決數字人才短缺難題。
京津冀阿爾法視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VR數字孿生的企業,河西區了解到該公司存在用人缺口,主動幫助其協調北方人才市場,為企業開設用人招聘專區,暢通人才渠道。
“我們公司很年輕,河西區幫助我們對接了許多數字經濟技術研發人才,整體人才政策也頗具吸引力,對公司招聘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初創企業知呱呱(天津)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人工智能部負責人杜寅辰笑着説,自己也是被數字經濟大潮吸引而來的數字人才,希望能在這裡實現夢想。
在天津信創與數字産業人才培養基地,老師正在講解數字經濟有關課程。新華社發
數字經濟助力智慧城市
作為天津市居家養老服務試點,河西區紮實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在數字經濟的助力下,養老産業變得“科技感”十足。
每天上午9點,家住河西區的李奶奶都會準時接到智能機器人“京東雲言犀”的外呼電話,一分鐘的時間裏,智能機器人會了解老人的身體和生活情況,若兩次撥打電話無人接聽,智慧養老服務&&的人工智能系統就會立即通知家屬或社區網格員上門查看,確保老人健康安全。
小橙集團則依託自建的養老地圖和養老服務全流程數字化管理&&,根據老人需求,用智能派單的方式為老人分派適配度高的護理人員,提高了養老服務質量和效率。
河西區還和數字企業合作,搭建了“陽光食品&&”,&&借助人工智能,餐飲店、食堂的後廚情況在集成終端實時監控,一目了然。
天津市河西區副區長曹晟&&,未來,河西區將重點打造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經濟、智能製造、數字商貿、數字金融等産業,持續增強數字經濟産業實力,進一步匯聚數字經濟産業發展新動能,同時深化數字經濟與智能城市融合升級,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高效能治理、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數字城市“新名片”。
統籌:於衛亞、邵香雲、曹曉軒
記者:栗雅婷
海報:方金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