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養殖,蹚出“鮮活”路-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04 08:08:5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綠色養殖,蹚出“鮮活”路

字體:

  “綠色魚”躍上全國二十多個城市的餐桌——

  綠色養殖,蹚出“鮮活”路

  “出魚咯!”隨著一聲令下,白白胖胖的彩虹鯛從綠色養殖集裝箱的出魚口噴涌而出,順著出魚滑梯落入運魚車,時而活蹦亂跳躍出水面,顯示其鮮活的生命力。“一個養殖箱大概5000斤的魚,用這種方式10分鐘就能放完。而傳統模式的養殖,需要10個工人拉網,一上午才能網到5000斤。”在位于廣東肇慶鼎湖區的“綠色魚”水産標準化生態養殖基地,工作人員這樣對記者説。

  在這裏,魚兒從千畝池塘搬進了一個個集裝箱大小的生態養殖箱,吃著16款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的魚糧,有著國家綠色食品的身份認證,是“挂牌上崗”的“綠色魚”。“沒有土腥味”“可以生吃的淡水魚”——這些“綠色魚”一經上架,廣受消費者好評。

  “綠色魚”怎麼個“綠”法?

  “因為塘泥裏的土臭素,池塘養的魚或多或少都有腥氣,想要去掉土腥味,就得給魚創造更好的新環境。”“綠色魚”水産標準化生態養殖基地負責人、觀星農業董事長舒銳介紹,池塘被分割成不同的區域,面積最大的作為水源,從中抽出來的表層富氧水經過殺菌處理後,便會流入養殖箱。魚兒由此享受著源源不斷的活水,既能將土臭素拒之門外,還能時刻在活水中做逆水運動,從而使肉質變得更有彈性,不綿軟。

  “區別于傳統的同位養殖法,我們採取分區養殖異位處理。”舒銳説,“舉個形象的例子,傳統養殖法相當于把魚兒都放在一個屋子裏,吃喝拉撒都在一處,容易受環境影響而生病。我們的方法是給魚兒創造‘三房一廳’,吃在一處,玩耍在另一處,通過定期添加益生菌和微生物,平衡魚兒的腸道菌群;同時在養殖箱裏對水體的融氧、PH值、微生物種類、藻類豐度等幾個指標做人工幹預防控。”

  基地的營養師還專門為魚兒定制了16款通過綠色食品生産資料認證的魚糧,定期投喂多糖類、維生素類等營養品。如此科學化養殖,達到了行業裏少有的綠色食品和全國名特優新雙認證,“綠色魚”的營養含量也更高。“我們也支援掃碼溯源,每批魚都會做抽檢,抽檢結果可以掃碼查詢。”舒銳説。

  要把這些“綠色魚”,特別是嬌貴的熱帶魚彩虹鯛賣向全國,包括處于冬季的北方,這並不容易。

  一年前,盒馬海鮮水産採購總監劉勝兵帶著團隊遍訪全國各地找好魚時,發現了廣東“綠色魚”係列産品。“頭批‘綠色魚’運到北京後成活率只有一半多。于是我們跟著水車一路北上,全程記錄著換水時間、氧氣、活力度等指標,終于在裝載密度和溫度中找到問題。”劉勝兵介紹,在歷經數月的實驗後,他們終于將這條特殊的鮮活鏈路打通,並給嬌貴的“綠色魚”實行單缸單養,成活率提升到95%。

  前不久,“綠色魚”水産標準化生態養殖基地正式挂牌盒馬村。“‘綠色魚’養殖充分體現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成果,同時也需要像盒馬這樣的新零售平臺,利用數字化供應鏈能力,通過全國物流配送,將優質農産品輻射到全國消費市場。”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金發忠説。

  目前,這些“綠色魚”已經“遊”進北京、上海、武漢、成都等全國20多個城市、300多家盒馬門店。盒馬數據顯示,在全國上市不到2個月,“綠色魚”已實現日銷萬條的佳績,頗受消費者喜愛。

  “‘綠色魚’盒馬村的聯農帶農作用,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同時,‘綠色魚’盒馬村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優勢,帶動加強了綠色水産品全産業鏈的上下遊合作,助力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高品質發展。”金發忠説。(記者 孔德晨)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