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及“噸”這個重量單位時,或許我們難以直觀感受其重量。但想象一下,一頭成年雄性亞洲象的重量——那是何等的龐大與壯觀。然而,就在醫療科技領域,飛利浦成功地將這一重量級的傳統磁共振設備進行了顛覆性的減重。
早在2020年,飛利浦第一代無液氦磁共振在中國閃亮登場,它如同一場革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磁共振設備的認知。傳統的磁共振設備因液氦需求量大,往往重達數噸,安裝受限,而飛利浦的這一創新,將液氦需求量從≥1500L降至僅7L,重量足足減輕了2—3噸,仿佛為磁共振設備卸下了沉重的“枷鎖”。
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飛利浦第一代無液氦磁共振比部分CT還輕,極大地拓展了磁共振的應用場景。
樓層限制不再是問題。傳統的磁共振設備由於重量龐大,往往需要安裝在醫院的底層或特別加固的樓層。而無液氦磁共振可安裝在任意樓層,從而擴大了磁共振檢查的可及性。
緊急科室也能使用。在一些需要快速響應的緊急科室,如急診科或重症監護室(ICU),之前可能由於空間或設備重量的限制而無法安裝磁共振設備。現在這些科室也能擁有磁共振設備,為緊急情況下的患者提供及時的檢查服務。
移動醫療成為可能。輕量化磁共振設備的出現,設備可以方便地運送到偏遠地區或災難現場,為那裏的患者提供及時的磁共振檢查服務。
雙芯磁共振百分之百國産化 “中國智造”市場地位提升
去年,飛利浦第二代無液氦磁共振——雙芯磁共振重磅發布,在此前的突破之上,無液氦2.0雙芯磁共振引入了飛利浦全新推出的超高端技術&&——X Technology魔方&&,在中控系統、射頻系統、線圈系統、臨床科研&&等多維度實現技術革新,就此,無液氦磁共振正式步入2.0時代。
為什麼是2.0時代呢?
其實早在2018年,為擺脫“液氦之痛”,飛利浦率先推出全球首&無液氦磁共振 Ingenia Ambition 007(第一代無液氦磁共振),以材料和技術創新來取代大量液氦,從此開啟磁共振無液氦消耗的時代。
“無液氦2.0雙芯磁共振首次搭載了未來BlueSeal 3.0T的魔方&&,性能和臨床效果得到跳躍式的提升,接近3.0T的水平。”據飛利浦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影像業務群總經理陳勝裕介紹,魔方&&包含三大業內首創:魔方中控、魔方雙鏈路和魔方線圈,它們分別從系統、射頻以及線圈方面定義未來MR的雛形和發展方向。如果説007代表無液氦MR 1.0 版本,那麼雙芯磁共振則代表向着未來無液氦3.0T邁進的2.0版本,可稱之為“小3T”。
擺脫液氦到底帶來了什麼?
在磁共振設備中,液氦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如同設備的“心臟”,為高強度磁場的生成和穩定性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然而,液氦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傳統超導磁體需要浸泡在1500—2000升的液氦之中,2~3年補充一次,價格昂貴的同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在環境保護方面,BlueSeal磁體技術的“加入”使得液氦消耗量大幅降低,有助於延長其使用壽命,為未來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並且,液氦消耗量的降低可以減少這些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有助於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在社會價值層面,液氦的價格昂貴,其消耗量的降低可以為醫療機構節省大量成本,降低患者的醫療負擔。同時,磁共振設備的維護成本也相應降低,醫療機構可以將更多的資源用於提高服務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在公司治理方面,隨着全球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重視,有助於推動醫療行業積極響應政策要求,加強環境治理和監管。並且,降低液氦消耗量需要技術創新來支持,通過研發新型磁共振設備和無液氦製冷技術,醫療機構可以促進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據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付海鴻教授介紹,無液氦技術對整個行業是革命性的,特別是對於工程物理來説,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和突破。“這在業界獨樹一幟”。付海鴻教授&&,“目前來看,近2.3噸的磁體重量、無液氦消耗、1.5T超導磁共振,同時滿足以上三點,飛利浦是唯一能做到的。”
自2018年以來,飛利浦已完成1111&BlueSeal 系列1.5T無液氦磁共振的安裝,共節省液氦超190萬升。值得一提的是,無液氦2.0雙芯磁共振作為一款中國製造的高端設備,由飛利浦蘇州醫療影像基地出品,其上市標誌着飛利浦在磁共振領域的超高端産品線實現了100%國産化,進一步提升了“中國智造”的市場地位。
從減重量到無液氦再到攻克成像難點
作為全球核磁領域的創新領導者,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飛利浦陸續發布多源發射技術的3.0T磁共振、全數字磁共振等諸多業界首創,在MRI發展的每個重要歷史階段,一直都有飛利浦的身影。
但是到目前為止,冠脈的磁共振成像,一直是臨床上的一個技術挑戰。因為冠脈走形迂曲,結構細小,受心臟搏動及呼吸影響較大,容易掃描失敗率高、掃描時間長、圖像不佳,因此在臨床很難常規開展。但是基於飛利浦的無液氦2.0雙芯磁共振,通過極致均勻的無液氦磁體以及魔方&&的強強硬體組合,大幅改善了冠脈掃描的成功率,極大地提升了掃描速度,並且保證了較好的圖像質量。目前無液氦2.0雙芯磁共振,可以在無需注射對比劑的前提下,無創、無輻射的帶來媲美金標準CTA的檢查效果。甚至CTA在遇到鈣化斑塊時,偽影影響可能過高評估狹窄程度,從而導致狹窄評估可能偏差,但雙芯磁共振的冠脈檢查能夠清晰顯示冠脈管腔結構,無偽影影響,狹窄評估更準確。
從臨床到科研,促進影像醫學的發展
科研一直是醫學技術發展以及業內專家關心的重要的方向之一,隨着醫學影像技術的持續革新,國際醫學磁共振協會(ISMRM)的年度會議已成為全球醫學影像領域內備受矚目的學術盛事。作為行業領軍者,飛利浦始終與客戶們緊密合作,共同推進MR産學研醫的深度融合。在2024年ISMRM會議中,飛利浦臨床與技術支持團隊和中國高校與醫院合作,共同撰寫304篇合作署名摘要中稿,連續2年超過300篇合作署名中稿摘要,連續3年大中華區醫療器械企業中稿最多,Oral&Power Pitch總計59篇,4篇獲得大會SUMMA金獎,6篇獲得大會MAGNA銀獎。
通過有意義的創新,令世界更健康,更可持續地發展
作為全球領先的健康科技公司,飛利浦始終將“通過有意義的創新,令世界更健康,更可持續地發展”視為其崇高的使命與責任。這不僅是公司運營的核心方向,更是其志願與公益行動的不滅燈塔。多年以來,飛利浦中國堅定地聚焦於健康關護,積極投身於公益事業,用實際行動助力社會健康水平的提升。
飛利浦扎根中國已有百年,其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卓越表現獲得了廣泛的認可。連續10年入選CDP氣候變化的A級名單,充分彰顯了飛利浦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堅定立場和卓越成果。同時,作為全球ESG評級中的可持續發展領導者,飛利浦在2022年標普全球的ESG評分中獲得了91分的高分,這是對其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卓越表現的最高讚譽。近日,飛利浦憑藉對可持續醫療及循環經濟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榮登《財富》中國2024 ESG影響力榜,這也是對飛利浦ESG理念與實踐的高度肯定。
未來,飛利浦將繼續以創新驅動發展,發揮在ESG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堅持以負責任的健康科技創新,改善人們的健康福祉,為實現全球健康與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始終踐行客戶至上原則
飛利浦一直將“客戶至上”作為企業文化理念,截止2023年,飛利浦已經連續十一年蟬聯“中國醫療設備卓越金人獎”及多個專業獎項。“通過高質量的産品和專業的服務團隊,擁抱時代、持續創新,更加貼近客戶,迅速響應需求,助力實現飛利浦改善人們的健康和福祉的願景。”飛利浦大中華區副總裁、飛利浦醫療服務部總經理林建平如此介紹了飛利浦“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此外,飛利浦還獲頒2023年度中國醫療設備“社會責任獎”、2023年度中國醫療設備“優秀進口品牌獎”以及2023 年度中國醫療設備多項“産品線第一名”。
這一系列成就,不僅體現了飛利浦在健康科技領域的專業實力,更展現了其對於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的深刻理解和堅定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