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新股份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以精細化工業務為本,在2014年切入新能源光伏發電産業。在新管理團隊的經營下,一系列變革措施相繼而出,短短幾年時間便實現了 “震蕩”上升,公司在2024年一季度實現了凈利潤的扭虧為盈。
新管理團隊先後針對公司治理中的多個方面&&新措施完成對兆新股份自上而下的深度變革。首先是推行薪酬證券化,將核心骨幹群體乃至廣大員工通過股權激勵尤其是員工持股計劃的方式變為公司股東,成為利益共同體,激發員工主觀能動性,為公司謀發展、創效益;鼓勵更多年輕骨幹參與到公司決策中,去發揮想象力,並給予充分尊重和肯定。其次在公司治理方面,充分利用無實際控制人所帶來的集體決策、客觀研判、公平審議、公開管理的優勢,在加強董監高合規意識培養的同時,實現股東、董事會與管理層的制衡監督。並針對公司無實控人的現狀,在提倡結果導向的基礎上,對管理層進行充分授權,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經過持續4年的努力,兆新股份不僅實現了摘星摘帽,完成風險企業合規驗收、恢復直通車披露,完成4.7億債務清償,引入戰略投資者等目標,更令人振奮是在2023年實現雙主營業務營收增長,2024年一季度凈利潤扭虧為盈的重大突破。
兆新股份總經理為了公司發展願為公司融資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擔保,以打消金融機構授信過程中對於“無責任人”的顧慮。同時不斷強調提升公司戰略發展動能,全力夯實有持續造血能力的“現金奶牛”業務板塊,旨在追尋新的發展目標和領域。
為進一步推升公司主營優勢業務發展水平,兆新股份精細化工業務正推進“換道超車”,即打造品牌、渠道和研發優勢,以氣霧劑作為核心産品,實現在工業、醫療、家用等領域的橫向擴張,同時借助“中國品牌出海”契機,參與全球産業鏈,搶抓國際市場份額;光伏發電業務方面,抓住光伏産業上游成本端不斷下行,電改政策頻繁&&,光伏等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的産業機會,將光伏電站尤其是BIPV的投資建設運營作為發展根基,同步提升公司在低碳、環保、綠色能源乃至ESG領域的社會價值貢獻。
在提升主業發展動能的同時,兆新股份也在時刻關注産業協同。通過與合作夥伴共同投資1X Technologies,為日後切入該領域尋求突破做準備。不斷思考如何利用自身資源與特點融入新興行業的發展,保持在科技變革浪潮中的企業競爭力。例如在精細化工生産及應用領域,機器人有望替代人工進行高危險、高難度等惡劣環境的作業,提高生産效率和安全性。AI輔助産品線研發和配方優化已在逐步實踐中;在光伏發電領域,通用人形機器人可以用於電站的巡檢、維護等工作,提高電站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
2023年,證監會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鼓勵上市公司聚焦主業、做優做強的方針政策,兆新股份積極響應,實現雙主營業務營收增長,凈利大幅扭虧,負債持續壓降等目標,對資本市場産生了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