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2/ 09 07:43:28
來源:經濟日報

金融服務堵點有待打通——入境游問題調查之四

字體:

  今年以來,我國入境游市場逐漸回暖。與此同時,消費支付難、外幣兌換不便、離境退稅較為繁瑣等問題再度引發關注,直接影響着境外來華游客的旅游體驗,不利於入境游持續發展。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要積極打通金融服務堵點,提升境外來華游客金融服務水平。

  支付遭遇“水土不服”

  近日,記者隨機採訪了多名在北京天壇公園游玩的外國游客。他們對國內的旅游服務總體滿意,也遇到了門票預約難、付款不方便等問題,其中支付不便尤為突出。

  “來北京旅游很開心,但購物時會遇到麻煩,很多商戶不支持境外信用卡付款,只支持掃碼移動支付。”一名印度游客對記者説。另一名德國游客也&&,自己本想買個紀念品,但商店不能刷境外信用卡,用現金支付則無法找零,最終無奈放棄。

  對於境外游客在華支付時遇到的“水土不服”,有業內人士&&,境內外支付環境差異以及支付習慣的不同,讓很多來華游客在支付時感到不熟悉、不適應。

  隨着我國移動支付的發展和普及,微信、支付寶等應用已成為居民日常消費的標配。而境外包括歐美等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和地區仍將刷卡和現金作為主要支付方式,使用移動支付的人不多。記者了解到,因為擔心盜刷、害怕麻煩,多數外籍游客並沒有下載移動支付應用。

  即便是境外游客較為熟悉的信用卡支付,在境內使用也多有不便。目前,多數境外游客持有維薩、萬事達等國際卡組織的信用卡,這就要求消費場景配備外卡POS機。可現實情況是,受新冠疫情影響,近3年境外游客近乎“斷流”,多數中小消費場所都放棄了配備外卡POS機。由於境外游客支付需求佔比很小,目前中小商家配備外卡POS機的意願並不強烈。

  既然移動支付、境外信用卡不方便,是否能直接使用人民幣現金支付?一名商業銀行工作人員&&,除了在機場等&&境場所、部分大型酒店能找到貨幣兌換點,在市區一般要到中國銀行等商業銀行兌換。但後者又要經過取號排隊、換匯業務手工填單、身份核驗等步驟,效率較低。而到了旅游景區,換匯場所更是寥寥無幾。

  提升跨境移動支付便利性

  入境游承載着對外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使命。境外游客來華遭遇的支付難已成當下入境游的痛點之一,亟需通過改善外卡受理環境、豐富移動支付産品、優化現金服務等,提升外籍游客支付體驗。

  “支付環境的友好程度直接影響着入境游市場恢復進程,畢竟支付是旅游、商貿活動的基礎。”東源投資首席分析師劉祥東認為,除了通過普及外卡POS使用、推廣境外銀聯卡等方式便利游客刷卡支付,推進跨境移動支付也應成為現階段重點工作之一,其廣泛的應用場景對於提升游客在華旅游體驗有更大空間。

  今年7月份,支付寶、微信支付均宣布,支持綁定境外銀行卡進行支付,這意味着只要境外游客成功下載並使用,理論上就能享受和中國境內用戶同樣便捷的支付體驗。

  “不過,境外游客實際使用時,可能在支付系統交互以及綁卡上遇到一定障礙。”博通諮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説。比如,第三方支付軟體需要實名制綁卡,有些境外用戶不願意提供監管認可的基礎信息。再如,由於收單機構需與境外卡組織合作完成跨境支付服務,游客或面臨較高的支付手續費。

  劉祥東&&,受支付習慣和安全隱私觀念影響,短期入境的外國游客使用支付軟體綁定境外銀行卡或多或少心存顧慮。同時,外國游客使用移動支付還可能遇到限額問題,不能滿足對於高價值商品的支付需求。

  據記者了解,由於我國監管機構的相關政策,第三方支付機構都設置了支付限額,針對不同類型用戶,綁定境外銀行卡支付的單筆限額在3000元到6500元不等。

  如何讓境外游客更好地接受移動支付?劉祥東建議,移動支付機構應進一步優化外卡綁定流程,在合規前提下簡化流程手續、放寬支付限額;還應將服務前移至機場、碼頭等入境場所,加大宣傳移動支付應用力度,打消境外游客顧慮,為境外游客提供更周到的引導服務。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諮詢顧問蘇筱芮認為,一方面,要強化跨境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跨境支付體系,提升我國支付清算服務的便利性和競爭力。另一方面,要不斷強化宣傳引導。鼓勵第三方支付機構在TikTok等境外社交媒體投放入境消費優惠、支付使用指南等,支持境外達人、“網紅”製作入境旅游消費的體驗內容,為國際游客“種草”我國移動支付的便利性以及友好的消費環境。

  完善離境退稅政策

  要給境外游客帶來更好的金融服務,單憑提升支付便利性還不夠。離境退稅不便也是游客提及的問題,甚至有的游客完全不清楚我國離境退稅相關政策。

  離境退稅政策,是指境外旅客在離境口岸離境時,對其在退稅商店購買的退稅物品退還增值稅的政策。截至去年底,全國已有24個省份實施了離境退稅政策。

  對於離境退稅的不便,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旭紅認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部分地區目前的退稅流程需要境外旅客在購物時領取退稅申請單,在離境口岸海關蓋章驗證,並在退稅櫃&交還退稅申請單等,流程較為繁瑣;二是目前離境退稅政策覆蓋的地域範圍較為有限;三是目前境外旅客獲取離境退稅政策及相關信息的渠道較為單一。

  記者注意到,為了便利境外游客退稅,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已開展“即買即退”試點工作。符合條件的入境旅客在試點商店購物後,持退稅申請單即可現場辦理離境退稅,便捷度大幅提升。

  但有市場人士認為,“即買即退”試點推進速度仍然較慢。相關部門在考量企業的納稅信用級別、財務系統健全程度、企業實力等綜合條件的基礎上,應該把一些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對境外游客吸引力較大的銷售企業優先納入試點。

  “要真正提升離境退稅服務質效,需要管理部門、商家等多方共同參與和推動。”李旭紅建議,首先,要完善退稅流程和方式,加大數字化管理力度,增加自助退稅處理終端,提升退稅效率;其次,擴大離境退稅政策覆蓋地域範圍及退稅範圍,優化退稅商店分佈格局,推動優質商戶成為退稅商店,增加退稅物品種類;再次,加強離境退稅宣傳和服務,提高入境旅客知曉度和參與度。可考慮在網站、社交媒體等&&發布離境退稅政策指南,並增加多語言服務、自助服務等。(記者 馬春陽)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016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