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加錢包過,宣稱高價免考,制販“李鬼”假證……
特種作業操作證拿證亂象何時休?
學者建議,加強宣傳、減少信息差,增強考試和頒證監管力度,規範管理培訓機構
閱讀提示
由於特種作業容易發生事故,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相應資格,方可上崗作業。然而,這一規定卻被一些人利用,加錢包過、高價免考、制販“李鬼”假證等亂象層出不窮。律師&&,買賣國家機關證件涉嫌違法。相關工作人員提醒,學員應通過正規渠道參加培訓,避免上當受騙。
“1300元就能包過考試,半個月拿證;3200元,人不用到場考試,只需要上網登陸系統進行人臉識別驗證,兩個半月左右也能拿證。”近日,計劃辦理低壓電工證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他通過某社交網站&&到的山東濟寧市張女士稱,她所在的公司不僅能辦理各種特種作業操作證,多交錢還能包過,甚至考試時不用本人到場,也能拿證。
特種作業包括電工作業、焊接與熱切割、高處作業、製冷與空調作業、煤礦安全作業等。由於特種作業容易發生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設備、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安全生産法規定,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相應資格,方可上崗作業。
特種作業操作證不僅是職工的上崗證,也是安全生産的保障證,為何有的機構承諾交錢就能包過,甚至不考試也能拿證?
承諾加錢考試包過
“零基礎零經驗,只培訓一天就能考過嗎?”記者通過劉先生&&到張女士,並詢問道。張女士對此給出肯定回復,並&&如果加200元,考試現場還會有監考老師教考生怎麼操作。不過,考試地點要聽從安排。為了讓記者相信,張女士還視頻展示了辦公地點,以及與報名學員簽訂的合同模版。
記者又&&了另一家能辦理特種作業操作證的機構,工作人員周女士告訴記者:“考低壓電工證,如果識字,會在電腦上填入自己的身份證號,只需要交2000元;如果認字不多,需要加400元。加的錢相當於考試時直接有人替他操作,人來配合就行,其他不用擔心。”
湖南省應急廳考點之一的某培訓中心工作人員小凱告訴記者,低壓電工考試分為理論和實操兩部分,“其實考試本身並不難,學員只要願意刷題,基本上都能考過。”
在小凱看來,一些機構打着包過口號吸引學員,是利用很多學員對考試形式和內容不了解、重實踐輕理論、不想在考試上花費過多時間等心理。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友浪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有關部門在特種作業操作證的信息宣傳和考試流程上可能存在不足,未能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給想考證的人。此外,目前監管機制上仍舊存在漏洞。特種作業操作證考試和頒發過程中監管不嚴,監考人員可能被賄賂或利用,幫助考生作弊或找人替考。這些都讓一些人盯上了特種作業證考試。
拿證亂象層出不窮
相對於承諾包過,對一些學員來説,免考直出更有吸引力。一年前,安徽合肥的張某迪花3000多元為其父親辦了一張免考的低壓電工證,原因是“只會實操技術,不會理論考試,沒辦法”。
張某迪找的辦證機構是安徽合肥一家教育科技公司。交錢報名後公司會跟學員簽訂合同協議,承諾證件真實性。周女士&&,她那裏也能免考辦證,價格為3500元。不過她直言:“不建議這麼做,因為沒有學習記錄,沒有刷課時,上面查起來,證書會被扣掉,而且今年查得比往年都嚴格。”
記者在黑貓投訴等&&搜索發現,學員辦理特種作業操作證受騙的情況不在少數。有的機構承諾辦理的是特種作業操作證,學員收到的卻是其他證件,也有一些機構直接偽造特種作業證。
今年初,在江蘇蘇州從事工程工作的曹某磊,在短視頻&&找到一家辦理高壓電工證的機構。根據該機構要求,曹某磊只在報名時提交過身份信息,交了1200元,半個月後就收到了對方寄來的證件。
“但這兩個證件竟然跟我想要的證件完全不一樣。”曹某磊説,他需要的是應急管理部門發放的高壓電工證,收到的卻是由河南建協人才測評技術中心發放的建設行業工程機械技能崗位證書,以及建設行業工程機械施工作業操作證。
“先不説證件的真實性無法驗證,單位也不認可這些證件。”曹某磊想找該機構退錢,但是工作人員一直推諉,並稱如果曹某磊能介紹新學員報名,能返200元。無可奈何的曹某磊只能自認倒楣,又花費900多元重新考了高壓電工證。
造假已成産業鏈
“即使培訓機構給出的是真的特種作業證,其行為還涉嫌買賣國家機關證件。”吉林正基律師事務所律師熊星星提醒,曹某磊花錢買證的行為也涉嫌犯罪,情節嚴重的會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特種作業操作證記載虛假信息的,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特種作業操作證。學員在培訓機構安排監考老師幫助作答或者找人替考下取得的特種作業操作證,考核發證機關應當予以撤銷。
張友浪&&,即使涉嫌違法,一些不法培訓機構為了獲取利益,可能提供虛假的培訓教材,甚至直接提供替考服務,以吸引學員並追求經濟利益。
據報道,今年,北京、上海均挖出偽造涉安全生産特種作業操作證黑色産業鏈,辦案人員通過假證二維碼,倒查出假冒國家官方網站,發現大量偽造證件信息。
針對此類亂象,河北省應急管理廳教育訓練處安全生産監察專員張波告訴記者,根據石家莊市應急管理局反饋,宣傳包過和免考的基本是第三方代理機構,屬於社會中介,並非合規培訓機構。目前,當地正在排查有關情況,鼓勵社會公眾對特種作業證考試違法違規操作、制販假證等情況進行監督和舉報。當地也正在加快建設全流程監管&&,將註冊、報名、培訓等程序納入監管範圍。
要杜絕此類亂象發生,張友浪認為,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特種作業操作證的官方信息宣傳,向公眾提供準確、及時的證書獲取和考試流程信息,減少信息差。同時,加強對特種作業操作證考試和頒發過程的監管,建立嚴格的考試紀律和防作弊措施,確保考試的公平性和真實性。同時,嚴懲賄賂、替考等違規行為,形成威懾效應。此外,要加強對培訓機構教材、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的審核,嚴禁提供虛假培訓和替考服務。建立信譽評估機制,對違規機構進行處罰和曝光。
張波還提醒,學員可以通過地方監管部門網站查詢具備條件的合規機構,通過正規渠道參加培訓,避免上當受騙。(記者 陶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