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0/ 04 10:09:5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跨省種瓜記

字體:

  玫瓏蜜瓜、玉菇甜瓜、流星蜜瓜……金秋時節,走進老李的瓜棚,瓜香四溢,正忙着採摘鮮瓜的他向記者介紹地裏的瓜:“目前地裏的6種瓜都進入了豐收期,剛摘上來的10萬斤供不應求。”

  去年11月從浙江來江西種瓜的李公義,如今成了江西上猶縣安和鄉富灣村一名種植大戶,當地村民習慣稱呼他“老李”。

  老李已經種了16年瓜。“我們家鄉有種瓜的傳統,哪氣候、土壤適合,我們就去哪種,天南地北都有我們種瓜的足跡,被稱為‘追着太陽種瓜’。”老李説,這些年來為了種瓜,江浙一帶他都跑遍了。

  早年間,老李學種西瓜時,經驗豐富的瓜農告訴他,西瓜不能重茬種,反復在同一塊地種,瓜苗會得枯萎病,所以老李每年換地方種。後來,他發現蜜瓜、甜瓜不會碰到重茬問題,而且價格高、行情好,於是他果斷改種了新的品種。

  去年11月,老李在江浙一帶的土地承包期即將到期,再加上當地種瓜成本上升,他再次收拾行囊,決定去外省試試。

  地處贛南山區的富灣村,氣候適宜,土壤肥沃。為提升産業經營效益,去年村裏88個共110畝的連片蔬菜大棚開始轉型招商。“轉型做什麼,又由誰來經營,這一度困擾着我們。”安和鄉鄉長黃宇正説,當得知老李有豐富的種瓜經驗時,他們決定改種菜為種瓜,不僅改造成本低,而且市場前景廣闊。

  來村裏實地考察時,老李發現原先蔬菜大棚的基礎設施並不完善。沒多久,大棚之間的泥巴路就變成了水泥路,配套設施也相繼建了起來。

  “傳統農業看天吃飯,大棚種植能有效減少不利自然條件的影響。我們看到這些設施建齊配足,種瓜的底氣也更足了。”老李和妻子、哥哥、嫂子一合計,四人就打定主意跨省來江西種瓜。

  為了把瓜種好,老李把家安在了這片贛南紅土地上。老李和家人春節也沒回家,而是守在瓜棚裏育瓜苗,這對他們來説已是常態。

  種瓜很辛苦,從種下瓜苗,到修剪施肥,再到採摘銷售……種瓜的每個環節、每個細節,老李都要親力親為,“我們的瓜要想更香更甜,就要比別人起得早、走得晚”。

  今年5月,老李來上猶種的第一批羊角蜜熟了,縣裏縣外的人紛紛開車來地裏買瓜。富灣村村支書康寬軍笑着説,從沒看過這麼多散客來買瓜,多的時候一天基地內銷售就有上萬斤,可謂瓜香不怕路遠。

  為帶動老李的瓜果銷售,康寬軍這位“80後”村支書出鏡直播帶貨,吸引了很多城裏人前來購買。第一批瓜的暢銷,更堅定了老李在江西種瓜的信心。

  如今,在基地包裝車間,老李和妻子每天都要帶着村民們一道把成熟的香瓜分揀裝箱,再發往沿海市場。“今年瓜的銷售金額已超百萬元,預計全年産值將達300萬元,想不到第一年種下的瓜就迎來豐收。”老李開心地説。

  高興的不僅是老李,還有幾十位在基地就業的本地村民。據估算,老李一年下來發給村民的工資就有近60萬元。“外省農民老李的到來,不僅富了村民的口袋,更富了大家腦袋,學到種瓜技術的村民也想承包大棚種瓜,鄉村産業振興大有可為。”康寬軍説。(記者 閔尊濤)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898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