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9/ 06 09:42:21
來源:經濟參考報

瞄準産業剛需 發揮政企合力 探索老齡化時代康養産業之道

字體:

  9月4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23中國國際康養健康産業發展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圖為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9月4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23中國國際康養健康産業發展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論壇圍繞“新時代新型康養體係的探索與實踐”這一主題,從老齡化社會的産業剛需、政企協力下的多方共贏等方面探討中國康養健康産業發展之道,求解老齡化時代的中國方案。

  此次論壇主辦單位為新華社《經濟參考報》、世界貿易中心協會、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北京服務貿易協會;由《經濟參考報》新華健康資訊服務平臺、北京服務貿易協會秘書處承辦,北京健康文化促進會協辦。

  老齡化社會的産業剛需

  《經濟參考報》黨委書記、總編輯周亮在論壇上致辭表示,老齡化時代的來臨,給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應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開發適老化技術、産品及服務,培育智慧養老等新業態。

  相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健康養老産業佔國民生産總值的比例約為7%,而歐美等發達國家這一比例普遍超過25%。預計到2050年,我國健康養老産業規模有望達到100萬億元。

  我國自20世紀末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年人口數量和佔總人口的比重持續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至2022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8億,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為19.8%;65歲及以上人口2.1億,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為14.9%。另據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預計,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佔比將超過30%,我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早在2017年,我們意識到中國老齡化驟然加速,就在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才是老齡化時代的剛需?我們發現,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和老齡化的加速,會實現某種程度的疊加,必然孕育出老齡化時代的康養剛需。”新裏程健康集團首席執行官林楊林説,依托強大醫療能力與運營能力的新型醫養結合體係,將首先成為康養行業剛需。只有成熟的康養産業,才能最大程度減少老齡化對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影響,才能助力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

  論壇上,中國老齡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孔偉認為,伴隨著老年人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長、品質升級以及消費觀念和能力提升,健康養老産業迎來廣闊市場空間。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是重大的民生話題,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長久之計,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服務需求,有利于擴大內需、拉動消費、增加就業,有利于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政企協力下的多方共贏

  中國康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躍介紹説,中國誠通集團于2017年組建中國健康養老集團作為專項運作平臺。截至目前,中國健康養老集團各類養老機構遍布全國21省51市,運營近400余個服務網點,提供2萬張養老床位,年均服務老人1000萬人次,是全國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與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項目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在推動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與發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工作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為增加養老設施的有效供給發揮了積極作用。

  朱躍説,兜底養老有政府,高端養老有市場,但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任重道遠。我們高舉普惠養老大旗,提出並實踐“政府企業融為一體、事業産業融合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解決方案。我們積極推動形成“政府企業協同發力、城市農村齊抓共管、科技養老深度融合”的服務模式。中國健康養老集團正在成為全國各地的健康養老綜合服務商。近期,中國康養在深化政企合作模式、打造健康養老綜合服務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和顯著成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形成了邁向中國健康養老龍頭企業闊步前進的良好態勢。

  除了公辦養老機構的高品質發展,民營養老機構近年來也取得長足發展。林楊林介紹説,新裏程健康集團構建了醫療、康養、醫藥、保險“四位一體”健康産業格局,推動新型醫養體係與保險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努力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式醫療,推進“醫療+保險”、“康養+保險”協同,形成“醫康養保”連續服務産業鏈,助力國家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的建設,讓國家醫保基金少支付,讓老百姓看病減負擔,讓健康養老有保障,為國家提供老齡化時代下行業生産關係的企業改革樣本。

  據介紹,新裏程健康集團以醫療服務為發展引擎與産業入口,構建醫療集團、康養集團、醫藥集團和保險公司“四位一體”的健康産業格局,在全國20個省份控股管理超過40家二甲以上醫院,醫療和康養總床位數達到3萬張。

  中國疫苗行業協會預防接種專業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沃森生物國內行銷醫學市場部總監楊虹偉表示,疫苗在人類與疾病的對抗的長河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促進了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疫苗對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具有顯著成本效益,對我國健康養老事業的高品質發展具有衛生經濟學意義。例如,有研究發現,接種組與未接種組相比,老年人肺炎及相關疾病發病後産生的費用有明顯的下降,即投入1元的接種費用,節省6.49元的直接醫療費用。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肺炎球菌和流感病毒是威脅老年人健康的兩大病原菌。”楊虹偉表示,如社區獲得性肺炎(CAP),其發病率隨人群年齡變化呈現U型分布,以低年齡組兒童與高年齡組老年人的發病率最高,肺炎球菌是CAP的主要病原菌。CAP的死亡率,普通年輕人約為6%至10%;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約為20%至40%。另外,對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合並慢性疾病,感染流感後,死亡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專家表示,要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協同發展,亟須凝聚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各方的合力,整合資源、擴大供給並且完善多層次醫養、康養的養老服務體係,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

  新時代康養的中國方案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係。在本次論壇上,探索新時代康養的中國方案,是多位專家發言中重點提到的議題。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范利表示,要創建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康養模式,建立“六全”保健理念,即全人管理、全程管理、全域管理、全方位服務、全科醫師護士培訓、全民健康教育目標;與此同時,還要建立“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定療護”的六位一體的老年健康服務體係,以及從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現代科技、醫體融合、醫養結合、社會人文這六個相關領域進行整合凝聚。

  “我們意識到,依托強大醫療能力的醫養結合,將成為新裏程的比較優勢,從而提出了‘防控治康養’五字模式,即‘防病+控病+治療+康復+養老’。”林楊林説,2018年,新裏程在山東省東營鴻港醫院(東營老年病醫院)將這一模式付諸實踐。2022年12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確定了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176項,東營鴻港醫院(東營老年病醫院)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位列其中。而這背後,是新裏程健康集團耗時5年之久的探索。

  論壇上,業界也對我國康養服務的標準建設進行了研討,發布了《老年醫院建設基本要求(中國老年醫學學會適老相關標準解讀)》,旨在人口老齡化時代推進老年醫院的建設和發展,填補老年健康服務標準空白。該標準由北京老年醫院、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老年醫療機構管理分會、河南省鄭州市老年醫院、江蘇省老年病醫院、新裏程健康集團有限公司等10多家單位起草,對老年醫院的建設原則、老年醫院床位規模、建築設施、科室設置、人員配備等基本要求做了規定。

  與會專家表示,從資産盤活到産業投資,從服務運營到適老産品供給,模式創新已經成為養老産業“中國方案”的重要命題。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全國各地康養産業在人口結構、經濟水準、醫療資源、疾病譜方面都有諸多不同,因此需要立足我國的國情,探索形成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中國方案。(記者 熊湘怡 曾德金)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8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