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 27 21:43:3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年中經濟調研行·聚焦先進製造丨從南北兩大家電集群看産業之變

字體: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 題:從南北兩大家電集群看産業之變

  新華社記者屈婷、吳濤、王凱

  中國家電,是世界市場上的一張閃亮名片,國內消費者眼中的“國貨之光”。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過程中,中國家電現狀怎樣?前景如何?近日,記者調研走訪了青島市智能家電集群和廣州市、佛山市、惠州市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集群,從南北兩大集群中探尋中國家電産業悄然發生的蛻變。

  工人在美的家用空調廣州工廠的生産線上工作(3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格局之變:從龍頭引領到多強並立

  青島西海岸新區,集中着多個全球領先的家電智能工廠,近百家規模以上家電企業分佈其間。

  記者走進海信視像科技公司智能製造車間,只見一排排機械臂將一塊塊電子屏材料精準抓取。揭膜、裝配、校驗……每21.4秒就有一台液晶電視下線。

  今年以來,青島市智能家電集群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來自青島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家用電力器具製造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

  在南方的廣州、佛山和惠州,三地攜手發力家電産業,推動建設了規模巨大、品類齊全的顯示家電産業鏈。

  一北一南兩大家電産地,是中國家電産業的龍頭,整體産能佔到全球的一半以上,由此形成兩大集群,同時入選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名單。

  “新發展格局下,我國家電製造要打破産業邊界,産生新的産業生態。”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徐東生認為,數字化、智能化製造正快速改變傳統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家電製造圈的産業格局,推動着從龍頭引領到多強並立的新格局轉變。

  一條北滘河,分開佛山和中山。站在河邊放眼望去,兩岸集中了數百家壓縮機、剪板、元器件等家電配套企業。

  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李天增介紹,面積92平方公里的佛山北滘鎮聚集了近200家規模以上家電及其配套企業,創造的産值佔全國家電産業總産值約10%。

  北滘河對岸的中山市雄心勃勃,謀求聯手發展,一同做大産業規模。

  工人在美的家用空調廣州工廠的生産車間巡視(3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與廣佛惠集群不同,青島集群的企業本地配套率沒那麼高,産業鏈延伸到全國各地。比如,青島“鏈主”企業海爾、海信就分別與安徽萬朗磁塑、廣州萬寶集團、煙&萬華化學、深圳振邦智能、長虹華意壓縮機等共建穩定配套聯合體。

  徐東生&&,在南北兩大産業集群集中優勢加快邁向世界先進産業集群的同時,通過差異化競爭,中國家電多強並立:依託長三角深厚的工業基礎,以安徽合肥、江蘇蘇州、浙江寧波等為代表的長三角家電産業群涌現一批新的“小巨人”企業;憑藉鏈網融合優勢,小米、華為、科大訊飛、京東等新型實體企業正各自以智能單品為入口,開拓家電産業和流通渠道新的增長點。

  記者調研中發現,在高度全球化的頭部企業帶動下,兩大集群的國際競爭力加速提升。

  美的相繼並購或收購了德國庫卡、東芝家電;海爾收購了通用電氣家電業務、新西蘭國寶級品牌斐雪派克;海信收購了歐洲高端家電品牌古洛尼……中國家電企業正着力建設海外數字化&&,加快布局穩定、高效、安全的本地化供應鏈。

  “以2022年線上市場為例,美的以美國、巴西、德國、日本、東盟為突破口,成立海外品牌建設項目,持續完善海外渠道布局,新增終端合作客戶超過3000家,自主品牌産品均價提升20%以上,海外電商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4%。”美的智能家居負責人尚澤説。

  戰略之變:從家電到家居

  據中國家電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1月至5月,中國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7435.4億元,同比增長8.2%;家電零售市場(不含3C)規模達2885億元,同比增長4.3%;家電以舊換新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83.7%和12.6%。

  多重壓力下,這樣的增長韌性從何而來?

  在位於青島的海信視像智能車間的生産線上,機器人對液晶面板和背光板自動化精準卡合(6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記者調研中了解到,中國家電産業整體上呈現結構升級態勢,許多家電企業主動削減低盈利産品生産,加大中高端産品線投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産品比重明顯提升,已經進入以應用場景為中心促進家電與家居融合發展的新賽道。

  “企業今年高端訂單需求旺盛,上半年,海信係電視線上和線下高端産品的市場佔有率分別提升了3.5%和5.3%。” 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內營銷中心總經理伍發明説,我國家電市場已進入以高端化為特點的更新換代階段。

  過去,中國家電在海外市場以“價廉物美”著稱,在高端市場上難與歐美、日韓等家電企業匹敵。如今,這一局面正在改變。

  十幾年前,海爾就已推出高端家電品牌卡薩帝;2018年,美的打造AI高端家電品牌COLMO,海信在自主研發的ULED和激光電視技術上與海外知名品牌同&競技……

  持續的動力,來自從“家電”到“家居”的一字之變。

  走進海爾智家三翼鳥青島體驗中心001號店,記者看到,成套係家電與室內裝修一體設計、彼此互聯:看電視時,空調能自動識別人的位置,決定送風方向;睡覺時,語音喚醒人工智能助手“小優”,就能遠程控制燈光、空調、床體的狀態……

  “為用戶打造全場景的智慧解決方案,已成為拉動家電産業增長的新引擎。”海爾智家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徐萌説,以2019年在上海開設的首個體驗中心為例,3年來銷售總額達到5.03億元,傳統家電銷售佔比逐年下降,場景銷售佔比從32%增長到86%。

  近年來,海爾創立了全屋智能場景品牌“三翼鳥”,美的發布“美的美家”的全屋智能産品體系,海信推出高端智能套係家電“璀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認為,從智能家電到智能家居的戰略轉型,體現了家電消費和産業升級的新趨勢。

  智能家電市場滲透率提升、新型小家電網絡銷售增長迅速……陳麗芬説,基於應用場景的智能家電從單品走向了套係和全屋智能,帶動智能家居産業蓬勃發展,特別是線上渠道和下沉市場銷售額增長明顯,為中國家電産業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海爾青島中德滾筒洗衣機互聯工廠生産線(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動力之變:從規模擴張到創新驅動

  在格蘭仕中山工業4.0基地,數十條微波爐自動化生産線正在高速運轉。企業負責人介紹,100多&新增的自動化設備在今年6月剛剛交付使用。

  這些身手敏捷的機器人在關鍵環節上都是由企業專業技工團隊自主研發,單&效率最高提升50%。

  過去,這家企業從外部引進自動化生産設備,每一次設備程序修改、檢修都受制於人。

  海爾青島中德滾筒洗衣機互聯工廠生産線(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目前我們在做一個由17個機器人組成的自動線,所有設備要經過批量生産跟蹤後再進行推廣。”大學畢業後就進入格蘭仕工作的唐智,如今已經是一名成熟的機電工程師,能夠獨立負責單個項目的研發。

  在南北兩大集群的車間、工廠和實驗室,創新驅動的特質撲面而來。

  從手工作坊式的鄉鎮企業起步,到如今世界500強,美的集團過去強調規模導向。“2010年前後,美的開始戰略性改革,從鋪攤子、靠體量取勝的規模擴張轉向效益驅動、精益增長。”美的集團副總裁張小懿説。

  位於青島的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是行業領先的國家級創新&&,正以“公司+聯盟”形式集中攻關家電行業關鍵領域的共性問題、卡脖子技術等。

  該創新中心副總經理桂志輝&&,目前我國智能家電産業鏈自主率高達90%以上,但仍有3%的關鍵技術受制於人,需要跨區域的各大産業群之間形成合力。

  以電飯煲為例,目前MCU芯片國産化正在推進,國內企業就可供應,但IGBT芯片進口依賴依然嚴重;電飯煲內膽材料國産替代和進口並存。同時,控制面板雖有部分國內企業布局,但總體技術實力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

  桂志輝認為,只有盡快解決智能家電底層芯片和傳感、泛終端操作系統、數據安全和隱私、場景創新等共性關鍵技術,加快推動智能家居場景標準制定和實施,産業發展才能行穩致遠。

  今年5月30日,規劃機器人産能每年8萬台至10萬台的美的庫卡二期項目正式投産。目前,已進駐的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共9家,覆蓋多個核心零部件,預計園區的供應鏈配套將達到85%以上。一個新的機器人産業集群蓄勢待發。

  “中國家電製造無城可守。”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説,唯有變革創新才能創造價值,在下一輪國際家電産業競爭中贏得優勢。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2410112977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