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面對全勤補貼激勵不捨下線,有的在激烈行業競爭中不得不堅持工作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高溫保障·“烤題”期待“涼策”③】
如何為烈日下奔跑的他們按下“小休鍵”
閱讀提示
夏日炎炎,正是網絡送餐員、快遞員業務量的高峰時期。烈日下,奔波的“小哥”能否自願選擇歇歇腳、消消暑?如何在保障他們勞動收入的同時也讓他們能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引起社會各界的關心和關注。
“每月有4天機動假期,但出勤滿30天有300元津貼,尤其是針對夏季時段,每週全勤且送單量達標,還有額外獎勵,真是捨不得休息。”面對持續的高溫,成都外賣騎手趙陽還是決定咬牙堅持。&&針對高溫天氣專為騎手設置了小休服務,但他因害怕對收入産生影響,從未開啟過一次。
夏日炎炎,卻正是網絡送餐員、快遞員業務量的高峰時期。他們中有的為拿到全勤獎等補貼激勵馬不停蹄地工作,有的則在激烈行業競爭中不得不堅持工作。《工人日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相關部門與社會大眾對於“小哥”們的關心與關注,正在為烈日之下忙碌於大街小巷的他們溫情地按下“小休鍵”。
高溫高熱仍希望多接單
冰袖、長褲、頭盔、防曬面罩、藿香正氣液……這是趙陽所在外賣&&為騎手統一配發的度夏裝備。據他介紹,去年在夏季最熱的一個階段,&&按照每單0.5元對騎手進行補貼,且會精準到每小時進行計算。今年&&則推出了10期新政策,每期按照出勤和訂單額達標情況給予一定的獎勵。
趙陽所在的站點輻射區域為成都最為繁華的太古裏商圈,周邊店舖和寫字樓密布,每天午高峰、晚高峰兩個時段,他平均接單30件左右,較之平常訂單量上漲近20%。進入7月以來,為了不錯過接單旺季,早8晚7的工作時間裏,除了與同事輪流吃飯的1.5個小時,趙陽沒有為自己申請過一天完整的假期。
“太陽高照,安全頭盔都燙手,但還是希望盡可能多跑一些單,多掙一些錢。”趙陽向記者坦言,這是絕大多數外賣員的想法。至於在騎手圈流傳的有外賣小哥在高溫下連續工作10小時後導致熱射病的情況,他則認為“那是小概率事件,只要多注意防護,應該問題不大”。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與一些外賣員一心接單賺獎勵不同,部分&&企業的快遞員內心十分矛盾。目前快遞物流行業主要分為直營和加盟兩種模式。直營企業快遞從業者因勞動關係明確,對於高溫津貼、假期安排等方面的工作機制較為規範。工作在加盟站點的快遞小哥則不那麼樂觀。
“我們真想停下來歇歇,不敢歇啊!”唐建設是某快遞物流企業的加盟站點負責人,進入夏季以來,站點每日運單總量平均4500件,任務要平均分配到包括他在內的10名快遞員身上,單日單量如果完不成,&&則會啟動懲罰機制。唐建設説,近幾年,受多家快遞物流企業搶佔市場份額影響,快遞小哥的運單費從1.2元/件降到了0.8元/件,為了保證站點人員不降薪,只能增加單日派送量。
在多方協商中探求最優解
唐建設心裏明白,因為快遞員的勞動合同都是和站點簽訂,高溫高熱等極端天氣下的相關權益保障都應由站點承擔。過去站點效益好的時候,還配備了一名機動人員,確保每個片區的快遞員有相應的休假時間,但現在作為分包商的他顯然心有餘而力不足。
“站點連續兩個月都處於虧損狀態,先保住飯碗才是最重要的。”唐建設告訴記者,站點在工區配備了冰水、冰西瓜等防暑降溫物品,至於其他沒顧上的保障措施,只能爭取員工的支持和理解。如果虧損持續存在,他甚至有了從&&退出的想法。
去年成都市快遞行業協會與成都市快遞業工會聯合會通過集體協商首次簽訂了《成都市快遞業集體合同》,在第三章有對勞動者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明確闡述。比如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的工時制度,以及企業要保證職工每週至少休息一日的表述。唐建設作為企業方代表也曾參與其中,他&&,行業本身要朝着良性健康的軌道發展,“不然對於從業者而言,這些只能是美好的願景”。
“我們希望在不斷的多方協商中探求最優解。”四川省總工會勞動保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6月,他們先後聯合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四川省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四川省工商業聯合會以及相關單位,聯合印發了《四川省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集體協商工作的意見》《2023年全省新就業形態集體協商工作重點任務清單》的通知,以及《關於在全省快遞行業開展集體協商工作的意見》,將規範勞動用工管理、科學設置報酬規則、優化績效考核機制、保障休息休假權益等作為重點協商內容。目前相關工作正在逐步落地中。
權益保障應考慮新業態的適用性
“新業態從業者相關權益保障涉及很多新課題,沒有可參照的經驗與範本,我們也只能摸着石頭過河。”四川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稱,當前互聯網經濟發展迅速,新就業形態勞動群體不斷擴大,互聯網&&用工形式靈活,但2012年發布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中,保障相關高溫勞動保護權益的前提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這也讓一些靈活就業人員的保障出現了空白,建議對相關權益的保障問題進行協商推進。
“氣溫最高、陽光最烈的時候,外賣員、快遞員戶外暴露是市場所需,但具有非常大的潛在勞動風險。如果防護措施不足,也沒有針對意外情況的相應救濟和補償措施,對於他們勞動權益的保護以及整個行業的發展都非常不利。”四川澤琿律師事務所律師杜偉認為,十年未變化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對新業態的適用性是權益保障的關鍵所在,這意味着現有政策的調整迫在眉睫,“為新業態建立匹配的保障體系,需要政府、&&、第三方外包公司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更完善更有力的保障措施”。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當前在相關職能部門和工會的共同推動促進下,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主動作為。絕大多數外賣&&企業為避免騎手在夏季戶外配送活動時間過長,通過算法調整的方式縮小騎手對應的接單配送範圍,降低最高接單上限,減少高溫天氣派單。同時,杜偉建議&&以更精準、多元的方式保障外賣員在高溫下的勞動收入,並且確保他們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記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