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 19 10:45: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部分中藥材價格異常上漲損害多方利益

字體:

  中藥材種植、生産、流通全産業鏈調查

  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中藥材價格上漲明顯,其中部分常用中藥材價格暴漲。記者近日在“中國藥都”江西樟樹中藥材種植農戶、中藥企業、中藥材市場,走訪調查時發現,近期西北地區部分道地藥材品種價格暴漲,資本炒作跡象明顯。

  當地種植農戶、中藥生産企業及政府部門反映,中藥材價格上漲雖為中藥種植戶增加了一定收益,但給中藥生産企業、藥品使用單位和看病百姓帶來較大困擾。

  受訪人士建議,國家建立中藥材戰略儲備庫,適時收儲、放儲,調控市場價格,壓縮游資炒作空間;逐步擴建覆蓋全國各地的中藥材價格信息監控系統,加強監管防止出現大規模擾亂市場現象,避免市場劇烈波動。

  游資炒作西北地區部分道地藥材

  “今年當歸、黨參、黃芪、甘草等藥材的價格漲得太離譜了。”江西樟樹天齊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採購部長雷達説,同樣的規格,年前當歸是每公斤120多元,今年3月份漲到每公斤150多元,6月端午節前更是衝到了每公斤240元。

  江西仁翔藥業有限公司中藥部負責人徐愛平説,去年7月黨參價格每公斤60元,如今已漲到每公斤180元,翻了3倍;黃芪也由去年7月的每公斤20元漲到了如今的每公斤40元,翻了2倍。

  樟樹市中醫藥産業發展中心主任廖春紅認為,常用中藥材400多個,有漲有跌是正常現象。但個別品種出現價格暴漲,很明顯源於資本炒作,這對行業發展造成很大損害。在國內重要的中藥材集散地,一些人利用了當地完善的冷鏈倉儲設備,大量囤積某些易於保存、容易製造“稀缺性”的藥材,通過操控價格上漲,牟取暴利。

  當歸、黨參、黃芪等藥材的道地産區主要集中在甘肅、內蒙等西北地區。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中藥材價格上漲明顯,尤其是部分常用中藥材價格更是暴漲。中國中藥協會認為,這屬於異常上漲。

  “這次價格暴漲的西北藥材大多是常見藥,它們的上漲也會拉動其他地區的中藥材價格。”徐愛平説。

  7月底、8月初是樟樹吳茱萸的收成季。吳茱萸也叫吳萸子,是樟樹道地藥材“三子一殼”(吳萸子、黃梔子、車前子和枳殼)之一,具有散寒止痛、止嘔止瀉的功效。當地種植吳茱萸多年的種植大戶付蠢根説,今年吳茱萸的收購價要比去年高。今年年初後收購價一直上漲,目前為每公斤53元,而去年每公斤收購價40元左右。

  “今年加工後的枳殼可以賣到每公斤23元,比去年高2元。”江西夢達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亮説,枳殼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是一味常用中藥材。

  不過對於今年樟樹道地藥材的價格上漲,樟樹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盧文保認為,目前來看主要受供需影響,處於合理區間。

  中藥材價格暴漲帶來不利影響

  中國中藥協會近期發布倡議書指出,本輪藥材價格出現較長時間的異常上漲,勢必給中藥行業健康穩定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中藥行業必須予以高度關注。“一旦資本離去,這些藥材品種又會跌回原來的價位,而暴漲暴跌中,最終受損的是農戶、企業和看病群眾。”廖春紅指出。

  “中國藥都”樟樹一直以來將醫藥産業作為當地首位産業,這裡聚集了大量的中藥生産企業,他們需要在全國範圍內採購中藥材。今年多個常用“大品種”藥材暴漲讓他們“招架不住”,不少企業遭遇資金壓力、客戶流失、生産節奏被打亂等苦惱。

  有中藥飲片生産企業&&,以前藥材價格平穩時,企業只要保持合理庫存量就夠了,現在西北的一些藥材一天一個價,並且帶動整個藥材市場價格上漲,企業沒辦法被動追加庫存,給企業帶來流動資金壓力。“原來庫存六七百噸就行了,如今被動追加到了1000噸。”雷達説。

  “2022年之前企業平均每天開單量有300多張,現在只有230張單子左右。”樟樹市慶仁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國斌説,當前最大壓力是如何保持客戶的黏性,中藥飲片行業競爭激烈,客戶黏性本就不高,在價格暴漲的時候,很多客戶會主動多方詢價,加速自然流失。

  中藥配方顆粒生産企業江西納弗堂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志武告訴記者,中藥配方顆粒的價格需保持合理價位,不能完全消化原料上漲部分,企業的利潤勢必會受到擠壓。為應對原料短期劇烈上漲對企業的影響,企業選擇對於漲價幅度特別大的品種減量生産,至於成本價與銷售價形成“倒挂”的産品,選擇暫時停止生産。這樣患者利益也受到傷害。

  記者調研發現,雖然價格上漲能為當地很多有經驗的種植戶帶來可觀的收益,但他們對此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短期看似有益,長遠看價格暴漲會吸引大家一窩蜂式擴大種植規模,這樣既不能保證藥材質量,也勢必會帶來後期價格快速下跌。”種植中藥材1000多畝的大戶楊偉生説。

  警惕攪亂市場秩序的違規行為

  近年來,受生産成本和市場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我國中藥材價格總體保持上漲態勢,不同品種的中藥材價格市場供需影響有漲有跌,但近期這一輪價格波動非常異常。

  中國中藥協會呼籲,為有效平抑中藥材市場價格異常波動,保證藥品質量和市場供應,堅決反對以任何形式哄抬和操縱藥材價格、投機炒作等擾亂藥材市場秩序的不正當乃至違法行為。

  盧文保説,從種植角度看,中藥材價格平穩且獲得合理利潤能夠保持農戶種植積極性,有利於行業良性發展。徐愛平希望有關部門關注這一現象,採取有效措施保持藥材價格在合理區間浮動,降低百姓用藥成本。

  廖春紅、郭志武等人建議,建立國家中藥材戰略儲備庫,對部分“民生中藥材”進行適時收儲、放儲,調控市場價格,壓縮游資炒作中藥材的空間;在交易環節,逐步擴建覆蓋全國各地的中藥材價格信息監控系統,有效解決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加強監管防止出現大規模擾亂市場的現象發生,保持中藥材價格穩定。

  受訪人士還建議,為幫助藥農克服“跟風種植”的盲目性,宜對中藥材種植區域統籌規劃,通過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分析研判,合理引導藥農種植與生産。(胡錦武 崔璐 樟樹)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9757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