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 14 17:45:18
來源:新華網

從“衣食住行”看美好生活的綠色之變——首屆上海國際碳博會現場觀察

字體:

  新華社上海6月14日電 題:從“衣食住行”看美好生活的綠色之變——首屆上海國際碳博會現場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默玲、周蕊、桑彤

  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産品與成果博覽會”(以下簡稱“碳博會”)於6月11日至14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國內外近600家企業帶來了千余種技術、産品。這些帶着“綠色基因”的成果也正在潛移默化中,滲透進“衣食住行”的日常。

  衣食之變:減碳排、加足跡

  富有彈力的瑜伽服、透氣排汗的運動T恤、柔軟親膚的長袖打底衫……碳博會凱賽生物的展&上各型各款的衣服很是吸睛。這些衣服看似平常,但每一件都飽含“低碳”基因。

  “你上手摸摸看這個材質,既柔軟親膚又感覺涼涼的,它們都是以玉米、秸稈、樹枝等生物質廢棄物為原材料製成的。”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經理高越説,“這是我們面向紡織領域推出的生物基聚酰胺纖維産品‘泰綸’,因為原料來自可再生植物,與普通石油基産品相比,同等量生物基聚酰胺的碳排放大大降低。”

  碳博會上凱賽生物展示的生物基聚酰胺纖維産品製成的服飾。新華社記者王默玲 攝

  不同於棉、麻、絲類的天然紡織材料,生物基聚酰胺材料經過特殊的合成生物技術之後,手感更細膩柔軟,運動場景下更易吸易排,甚至也能製作成彈性耐磨的瑜伽服。一名觀展的服裝行業人員感嘆道:“既低碳可持續又不失材質的功能性,科技的創新讓服裝行業的綠色轉型擁有了更廣闊的空間。”

  在服裝行業於原材料上做石油基的“減法”時,食品行業則在原來的産品上做起了碳足跡的“加法”。

  碳博會遠景科技集團的展&屏幕上,一瓶“碳中和氣泡水”的案例介紹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我們基於LCA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學,結合方舟供應鏈碳管理及産品LCA碳核算工具,對這款白桃味氣泡水進行碳足跡分析、跟蹤和減排。”遠景科技展&的工作人員介紹道。記者掃描瓶身的“零碳綠碼”就可以看到産品的碳足跡、碳減排和碳中和數據。

  遠景科技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孫捷説:“近年來,我們愈發感受到越來越多的食品等消費品企業開始關注節能降碳,開始思考如何將産品變得更加綠色,這股驅動行業低碳轉型的風尚未來會變得更強。”

  住行之更:更綠色、更舒適

  “追求日常生活的綠色低碳,絕不是過回沒空調、沒車開的‘老日子’,而是在保持生活品質、體驗舒適的前提下,依然去做到綠色低碳。”這是記者在碳博會上反復聽到的一個觀點。

  巴斯夫集團的展&上,一座“零碳健康舒適小屋”正是這個觀點的生動詮釋。據了解,這個項目由巴斯夫與朗綠科技、朗詩控股共同打造,目前已在朗詩長興研發基地落地實施。巴斯夫提供保溫系數好、隔音效果好的低碳建築材料,朗綠科技與朗詩控股則提供超低能耗被動式建築技術體系、建築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等。

  碳博會上巴斯夫展&的“零碳健康舒適小屋”模型。新華社記者王默玲 攝

  “優質低碳的材料、精細智慧的能源管理下,小屋不僅實現了低碳節能,內部還形成了一個‘恒溫、恒濕、恒氧、恒潔、恒靜、恒智’的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展&工作人員介紹,“健康舒適與低碳環保並行不悖,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零碳建築的目標。”

  在國家電網展廳,電動汽車虛擬駕駛艙人頭攢動。記者觀察到,這個模擬駕駛過程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光伏智能道路的場景。

  “光伏道路由半透明新型材料和光伏發電組件組成,新能源汽車駕駛在上面它就變成移動的太陽能充電寶,未來在車路協同和自動駕駛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或許可以實現在行駛過程中的‘無感充電’。”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展廳現場解説員楊佳欣説。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別完成71.3萬輛和71.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和60.2%。近年來,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爆發式增長態勢。在充電設施網絡不斷完善、科技不斷革新的支撐下,“充電焦慮”或將在無形與舒適中被化解。

  擁抱循環經濟的美好生活

  碳博會的歐萊雅集團展&,最醒目的就是入口處一支巨大的口紅藝術裝置。據了解,這個裝置的底座是由6336支廢棄的歐萊雅口紅,通過可以循環利用的亞克力方塊以模塊化結構拼接而成。循環,無疑也是首屆碳博會最熱的關鍵詞之一。

  記者在現場看到,經濟社會向低碳綠色轉型的過程中,衣、食、住、行這些環節並非是互相割裂的。在各種“變廢為寶”“物盡其用”的技術與産品中,生活中物質的流動變成了一個“環”。

  展館裏有一個“餐廢油脂資源化利用展示區”。上海在循環經濟中找切口,將餐廚廢棄油脂製備成B5生物柴油,並打通餐廢油回收、處置、運用、銷售的産業鏈條,既解決了食安痼疾,又實現了節能環保。據了解,自五年前中石化在上海加注第一槍B5生物柴油以來,目前每天有2萬餘輛柴油車加注使用生物柴油。

  中石化加油站中工作人員正在給車輛加注B5生物柴油。受訪單位供圖

  食品既能成為車輛的動力來源,也能成為製衣原料。百威展&上兩件休閒風格的皮衣,是由釀酒後剩餘的廢酒糟,經過合成變為植物基皮革裁剪縫製而成,質感柔軟細膩,可以替代真皮與其他人造革製品。有意思的是,巴斯夫展&上還有一條從廢舊輪胎中提取的裂解油作為原料,製成的速幹登山褲,交通工具的廢料也能蛻變成衣。

  而在上海城投的展位上,以裝修垃圾為原料,通過配料、攪拌、成形、養護以及碼垛,建築垃圾“輪迴”成“再生磚”,又回到了建築領域……“循環的圈越小,越接近人們的生産和消費,碳足跡就越低。”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説,“面向未來,我們要實現真正的循環經濟,目標就是要向無廢、少廢發展。”

  美好生活離不開美麗家園。如今,經濟社會各領域正持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環境質量不斷改善,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綠色正在成為美好生活動人底色。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060112969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