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場國有上市公司集體業績説明會相繼召開,受到投資者、分析師廣泛關注。另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今年以來,相關上市公司公告的接受機構調研次數達19457次,已遠超2019年全年的15664次。
此外,圍繞優質資産注入和分拆上市的國企重組整合進一步活躍,涉及能源、裝備製造、芯片、物流、通信等多個領域。
業績説明會直面投資者關切
業績説明會是連接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重要橋梁。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概念股大熱背景下,今年的國有上市公司業績説明會備受關注。
近期多場集體業績説明會相繼召開。面對投資者提問,上市公司管理層亮出“乾貨”,解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與産業鏈優勢所在,回應投資者關切。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召開或者明確召開業績説明會的中央企業上市公司數量接近整體的九成,召開業績説明會的地方國有企業數量也在穩步增加。另一方面,記者注意到,截至5月21日,相關上市公司公告的接受機構調研的次數已遠超2019年全年。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主任周麗莎對記者&&,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部分。資本市場存在對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效率低下、承擔社會責任任務重的刻板印象。需要通過溝通交流,讓投資者了解國有企業符合國家長期戰略發展方向,具有行業、産業競爭力的一面。這將有利於把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戰略性和長期價值挖掘出來。
“今年國務院國資委公布了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和專精特新示範企業名單。梳理發現,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企業是上市公司,具有很強的專業競爭力。”周麗莎&&,這些企業的戰略性價值應該在估值上得到體現。
除了地方,央企也有所動作。近期,中化國際董事長、總經理張學工在業績説明會上透露,中國中化要求旗下上市公司加強市值管理,把市值管理與管理層的績效進行挂鉤,推動上市公司各項核心工作水平提升。
中泰證券策略研究負責人徐馳對記者&&,目前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交流溝通,維護投資者關係的渠道較為豐富,日常的渠道包括公司官網、各類新媒體&&、公司郵箱、電話交流等,定期的形式則包括投資者説明會、業績交流會等。
“從機構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目前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是投資者説明會或業績交流會,點對點進行深度溝通。”徐馳説,這一方面可以保證交流的質量與嚴肅性,另一方面也能保證溝通是雙向的,提高上市公司信息傳遞的效率。
不過,從整體看,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對比2019年以來的同期情況,國有上市公司在交易所互動&&對投資者提問的回復率連續兩年下降。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體現出完善多層次良性互動機制仍然任重道遠。
優質資産整合接連啟動
長期看,“練好內功”、提升核心競爭力是推動國有上市公司價值重估的必答題。年初以來,圍繞優質資産注入和分拆上市的國企重組整合接連啟動。
優質資産注入方面,包括兗礦能源擬收購魯西礦業和新疆能化各51%股權、華能水電擬收購四川能源開發100%股權、中直股份擬收購昌飛集團和哈飛集團100%股權、中航電測擬收購成飛集團100%股權、昊華科技擬收購中化藍天100%股權、東方電氣擬收購控股股東東方電氣集團持有的東方電機8.14%股權等。中國神華也於近期公告,公司啟動收購國家能源集團部分資産工作,進一步增加煤炭業務規模。
徐馳&&,統籌安全與發展,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經歷兼併重組、戰略合作、交叉持股等整合方式後,其所在行業的集中度、規範度、成熟度都將有望得到提升。未來,國家戰略重點領域的國企實力將迎來進一步增強。
除了繼續加大優質資産注入力度,穩妥探索符合條件的多板塊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同樣有助於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價值實現。
最新一例國有企業分拆上市是福建省國資國企之一的星網銳捷擬分拆下屬控股子公司德明通訊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年內的其他案例還包括中國聯通分拆智網科技至科創板上市、南方航空分拆南航物流至上交所主板上市等。
多位受訪者都談到“一利五率”考核指標體系對中央企業價值提升的影響。今年國資委將對中央企業的考核經營指標調整為“一利五率”,保留了利潤總額、資産負債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産率四個指標,用凈資産收益率(ROE)替換凈利潤指標、營業現金比率替換營業收入利潤率。徐馳認為,在國企公司治理結構改善、凈資産收益率(ROE)考核要求之下,國有企業進入利潤改善階段,價值創造能力將不斷提升,助力相關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價值實現”。(記者 江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