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溪縣湖頭鎮以整鎮推進為抓手,堅持以工貿帶動為着力點,統籌資源要素,充分發揮湖頭的工貿、區位、名産、人文等優勢,按照“強鎮引領、以鎮帶村、連村成線、村興民富”工作思路,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湖頭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4月28日,以“食光煙火氣,厚呷小泉州”為主題的2023年福建安溪湖頭小吃美食市集開幕式及相關活動在泉州源和1916藝術園區舉辦,旨在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行動,進一步深挖福建安溪湖頭美食産業內涵,整合安溪縣湖頭鎮美食、歷史、文化、民俗、生態等特色資源,實現全鎮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
圖:開集啟動儀式
圖:開集儀式現場
為期兩天的活動進行了福建安溪湖頭美食市集開集儀式及項目簽約授牌,“探尋古早味”美食市集暨農特産品展銷會,榕村雅集——安溪新茶餐推介品鑒會,“匠心傳承 品味閬湖”親子非遺美食體驗專場,閨蜜下午茶“品觀音雅韻,嘗湖頭美食”等一系列主題活動,以及安溪縣茶文化藝術中心和安溪縣高甲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帶來的具有安溪文化特色的茶藝和戲劇演出。
本次活動由中共安溪縣委宣傳部指導,由中共安溪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安溪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安溪縣農業農村局、中共湖頭鎮委員會、湖頭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由泉州市網絡傳播協會承辦。泉州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張文衛、世界閩南文化節秘書長林培煌、安溪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寶貝、泉州市委網信辦副主任吳家安、安溪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盧榮斌等參加了活動。
圖:福建安溪湖頭小吃走進泉州古城受熱捧
設立人才工作站 助推美食産業高質量發展
開集儀式上舉行了湖頭小吃非遺傳承人才工作站授牌儀式,招才引智,從旅游産品設計、知名度提升、文化傳承保護等方面,助推福建安溪湖頭小吃産業高質量發展。
安溪縣湖頭鎮名優特産眾多,尤以湖頭米粉、蜜桔、養脾散聞名。湖頭米粉、湖頭雞卷、鹹筍包、芋包、蔥油白果等被稱為清朝康乾年間的“宮廷小吃”,其中網油雞卷、湖頭米粉、鹹筍包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作為獨具湖頭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湖頭鎮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湖頭小吃”文化的傳承和産業的發展,積極開展荔枝文化節、湖頭米粉品鑒交流會等系列活動,致力打響福建安溪湖頭小吃品牌。為助推福建安溪湖頭小吃産業高質量發展,湖頭鎮政府積極採取了各項舉措,湖頭小吃産業發展人才工作站的設立也是為更好地保護湖頭小吃的一項重要舉措。
圖:湖頭鎮黨委書記黃文楷頒發“湖頭小吃非遺傳承人才工作站”牌匾
聘任推薦官 助力歷史文化名鎮文旅+發展
湖頭鎮位於安溪縣西北部,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有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光地宅與祠為代表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築群60多座,有歷史悠久的佛家勝地泰山岩、關帝廟、清溪宮、七寨廟、碧翠岩、龍鳳洞等眾多的宗教聖地,有“湖頭十景”之譽的秀美自然風光。2014年4月,湖頭鎮以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躋身全國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列,是泉州地區首個獲得此殊榮的鄉鎮。
為全方位、多角度加強對湖頭豐富文旅資源的宣傳推介,積極打造湖頭文旅品牌,讓更多人認識湖頭,了解湖頭,愛上湖頭,湖頭鎮黨委、政府決定成立文旅推薦團。開集儀式上,安溪縣副縣長盧榮斌為五位湖頭文旅推薦官頒發了聘書。
資源整合 強強聯手簽約國企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湖頭鎮工農業現代化産業結構,實現湖頭鄉村振興工作新局面新格局。中國郵政集團泉州分公司與湖頭鎮人民政府現場舉行簽約儀式,按照“政企聯合、相互促進、互利共贏、長期合作”的原則,雙方將在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服務農村消費升級、健全農村普惠金融體系、現代物流網絡、加強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文化旅游和郵政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達成戰略合作。
為整合湖頭鎮美食、歷史、文化、民俗、生態等特色資源,開發更多湖頭精品特色旅游線路,做好湖頭文旅産品的頂層設計,進一步拓展市場渠道,實現全鎮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現場還舉行了泉州建旅國旅與湖頭鎮的文旅推介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舉辦産業發展沙龍 共話湖頭美食更多可能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來,安溪縣湖頭鎮餐飲行業發展迅猛,已成為該鎮的一大支柱産業。湖頭鎮政府致力於推動湖頭餐飲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提高餐飲業服務質量、行業的整體素質,倡導餐飲消費新風尚,弘揚美食文化,大力挖掘湖頭小吃地方特色菜,將湖頭小吃、餐飲、外燴進行整合融為一體,打造“湖頭特色美食名鎮”品牌。
在湖頭美食産業發展沙龍環節,邀請了泉州師院原副院長林華東教授、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林榮溪、湖頭小吃同業工會會長李瑞榮、臨家行政總廚許奮前等四位嘉賓,圍繞湖頭美食産業發展進行深入研討,分享真知灼見,他們分別就李光地文化的相關研究、湖頭美食的文化積澱、湖頭美食與安溪新茶餐結合的優勢、湖頭美食的品牌打造與發展方向、餐飲品牌運營經驗等方面為湖頭美食旅游經濟發展獻計獻策。
榕村雅集 打造閩南生活美學樣板
茶鄉安溪,有一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湖頭鎮。湖頭古稱“閬湖”,明嘉靖《安溪縣誌》載:“湖頭市,在感化裏,百貨所驟,號‘小泉州’。”它不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是美食寶藏福地,各色小吃風味獨特,品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湖頭小吃共計一百三十多種,除大家耳熟能詳的湖頭米粉外,比較有代表性美食還有雞卷、芋包、鹹筍包、白粬、安米粿等。
圖:榕村雅集——安溪新茶餐推介品鑒會
相傳祖籍湖頭的清初名臣李光地在京為官時康熙常賜他禦膳,其族人在朝為官者也有不少,他們晚年致仕或回鄉省親時把不少京城乃至宮廷內的烹飪方式帶回家鄉,加上明清時期,湖頭作為整個安溪周邊的貨物集散地和交通樞紐,商貿發達、經濟繁榮、人民衣食無憂、生活富足,飲食文化隨之興盛發展。這些來自京城大內的精巧烹飪方式逐漸與湖頭當地傳統美食相融合,形成現在的“湖頭小吃”。
李光地晚年曾先後四次回到家鄉湖頭,在成雲洞著書講學。清代著名畫師張伯龍及其子張士英曾於1710年創作了《榕村雅集圖》,描繪的就是李光地在湖頭老家與眾親友撫琴聽音、品茗博弈的場景。該畫作原件現收藏於泉州市博物館,是一幅以人物為主、園林景觀為輔的情節性人物畫。畫中的主角是李光地,“榕村”是他的別號,畫卷左邊還有李光地曾重孫李宗度所題的後跋。
28日當天的品鑒會以《榕村雅集圖》為參照,佈置了焚香、撫琴等場景,帶大家感受“聞香、品茗、插花、挂畫”的文人四雅,同時品鑒最具代表性的正宗湖頭小吃,旨在打造閩南傳統生活美學樣本。現場嘉賓分別品鑒了:軟香沁玉清茶凍、正本清源養脾散、見素抱樸白切肉、和光同塵酥芋包、只此青綠鹹筍包、安之若素炒米粉、金相玉振炸雙卷、欲語還休炕蛋湯、清虛恬簡安米粿、天香蜜橘白粬羹等精緻的湖頭小吃。
打好特色優勢牌 譜寫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
據介紹,本次湖頭美食走進泉州古城推介活動除了“探尋古早味”美食市集暨農特産品展銷會,榕村雅集——安溪新茶餐推介品鑒會,還舉行“匠心傳承 品味閬湖”親子非遺美食體驗專場,閨蜜下午茶“品觀音雅韻,嘗湖頭美食”等一系列主題活動。
近年來,安溪縣湖頭鎮以整鎮推進為抓手,堅持以工貿帶動為着力點,統籌資源要素,充分發揮湖頭的工貿、區位、名産、人文等優勢,按照“強鎮引領、以鎮帶村、連村成線、村興民富”工作思路,打好特色優勢牌,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湖頭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今年是文旅産業強勢復蘇之年,全國各地的文旅産業競相“內卷”。據悉,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特色小鎮”,湖頭鎮主動“出戰”,秉承保護、研究、利用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聚合周邊地區茶、香、瓷“三道融合”的優勢,並將南音等非遺技藝融入古厝建築群,打造動靜相宜的“閩南生活美學”樣板。同時,以古鎮街區、美麗鄉村為&&,在文化旅游景點、特色小吃、民間傳統藝術等方面深耕細作,譜寫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除了這次湖頭小吃美食市集走進泉州古城活動,湖頭還將進一步舉辦系列美食文化節活動,推出標準化的“相府宴”“小吃集”“茶餐薈”等特色菜,聚力融合文旅觀光+美食體驗+農業研學,給予游客多元化體驗,以文塑旅、以旅塑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林麗敏 蘇小芳 梁嘉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