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4/ 02 15:22:30
來源:新華網

記者觀察:從“木牛流馬”到“汽車之城”

字體:

  新華社武漢4月2日電 題:記者觀察:從“木牛流馬”到“汽車之城”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梁建強、侯文坤

  一排排轎車整齊停放,等待出廠;一座座現代化汽車工廠,沿路排列;一個個新能源汽車項目,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走進湖北襄陽高新技術開發區,隨處可見的汽車元素,向外界展示着這座城市的發展活力。

  2022年,這座“汽車之城”的整車産量達30多萬輛,規模以上汽車企業實現産值2400余億元。

  襄陽,這座曾因三國文化聞名的城市,與“車”很早結緣。

  走進襄陽,古隆中展廳中陳列的“木牛流馬”模型,承載着一段古老交通運輸工具的歷史故事。《三國志》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

  “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在襄陽,熟悉三國歷史故事的人,對相傳是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木牛流馬”總是津津樂道。

  襄陽市古隆中景區裏展示的“木牛流馬”模型。新華社記者肖藝九 攝

  時下,比亞迪襄陽産業園的生産線上,最快每3秒就能下線一塊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走進車間,記者看到各類智能設備、機器人同步作業,一排排機械臂整齊地揮舞翻動,生産線旁,工人們緊盯着自動化設備屏幕上的一組組數據。

  2022年,投資百億元的比亞迪襄陽産業園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産。目前,萬餘名員工正快馬加鞭,力爭上半年完成新增生産線安裝。

  工人在比亞迪襄陽産業園裏忙碌。新華社記者肖藝九 攝

  “産業園全部投産後,預計可滿足年産60萬輛新能源汽車裝配,年産值可達140億元。”襄陽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岩説,産業園正在與20多家本地生産廠商洽談,將大力提升關鍵零部件近地化率,帶動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快速發展。

  一條名為“東風汽車大道”的道路,同樣見證了“車”與一座城市的深厚淵源。

  20世紀80年代初,東風汽車公司實施十堰—襄陽—武漢的“三級跳”發展戰略,在襄陽北部油坊崗建設生産基地,揭開了襄陽汽車産業發展的序幕。

  1992年9月,第一輛富康轎車從東風公司襄陽試裝廠駛出。緊接着,藍鳥轎車、第一輛3噸輕型車先後下線,襄陽汽車産業開始跨入生産整車的時代。1992年,經湖北省政府批准,當地成立汽車産業開發區。一年後,汽車取代紡織成為當地第一支柱産業。

  在襄陽高新區的東風日産襄陽工廠,工人們在生産線上忙碌。楊東 攝

  從“木牛流馬”的故事到“汽車之城”建設的不斷推進,如今,襄陽汽車産業已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低端到高端、從零部件到整車、從傳統動力汽車到新能源汽車、從單一的汽車製造向汽車産業化邁進的歷史性跨越。  

  汽車産業,是襄陽工業發展的“龍頭”,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帶動形成了以襄陽高新區為核心,輻射棗陽、谷城、老河口、南漳、保康、宜城等區域的集群式組團發展格局。天籟、英菲尼迪、新樓蘭、奇駿等一批車型都打上了“襄陽造”的印記。

  襄陽在發展汽車産業過程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瞄準汽車産業的“風口”——2013年,襄陽被認定為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2019年,提出建設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2021年,《加快襄陽市汽車産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計劃(2021—2025年)》&&,設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項資金。

  今年1月31日,襄陽市107個億元以上先進製造業項目集中開工。其中,總投資106.7億元的東風新能源乘用車整車及零部件配套項目,將實現襄陽新能源乘用車“零”的突破。

  “我們將建設現代化智造工廠,在襄陽打造年産2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生産基地。”東創紫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萌説,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完善襄陽新能源汽車産業鏈,推動襄陽汽車産業加速轉型升級。

  抓住“車”,延伸“車”,超越“車”。眼下,襄陽借“東風”,促“轉型”,比亞迪襄陽産業園項目、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襄陽輕型商用車智能製造和綠色工廠升級項目等一批具有引領性的項目落戶,為汽車産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9921112948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