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3/ 24 17:20:26
來源:證券日報

年內IPO募資超540億元 多地推出助企上市措施

字體:

  3月23日,隨著安達科技在北交所上市,今年以來共有61家企業在A股上市,IPO募資額合計超540億元。

  “企業登陸資本市場不僅有利于自身發展,還有利于當地經濟高品質發展。”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地方政府角度看,上市企業數量是衡量地區經濟發展水準和城市競爭力的標準之一,有利于企業所在地吸引人才、優化産業結構,帶動經濟進一步發展;從企業角度看,通過上市能夠實現規范運營,在資本助力下,可以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公司治理,實現快速發展。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3月23日,年內已有17個省份有新上市企業。其中,浙江、江蘇新上市企業數量排名靠前,分別為14家和12家。

  從上市板塊來看,上述61家企業中,21家選擇深市,其中主機板8家、創業板13家;19家選擇滬市,其中主機板11家、科創板8家;剩余21家登陸北交所。

  從IPO募資額來看,61家企業合計首發募資額達540.27億元。其中,21家深市企業募資306.89億元,19家滬市企業募資199.58億元,21家北交所企業募資33.8億元。

  財政部專家庫專家、360數字安全集團投資總監唐川對記者表示,企業登陸資本市場不僅有利于自身發展,而且會對推動地區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61家企業中,包含2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2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專精特新企業普遍融資需求較大。”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對記者表示,借助資本市場滿足其融資需求的同時,有利于加速相關企業科技創新速度,助力産業轉型,強化産業競爭力,進而促進區域經濟的高品質發展。

  董忠雲表示,科技創新正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專精特新企業培養已成為重點工作。各地通過支援專精特新企業上市發展,引導資金流入地區重點産業,能夠幫助相關企業做優做強,進而為我國核心産業鏈補短板、填空白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以來,多地明確提出年內新增上市公司目標數量,從政策、資金方面給予企業上市支援。

  例如,3月7日,哈爾濱市金融服務局發布《關于提振發展信心推動全市場經濟加快恢復整體好轉的若幹金融政策措施實施細則》,提出支援企業上市。對在主機板、科創板、創業板以及北交所上市的哈爾濱企業,根據企業上市進程分階段給予補助,累計不超過1000萬元。

  陳靂認為,通過“真金白銀”的激勵,能夠強化企業上市意願,同時有利于降低企業IPO成本,減少上市籌備對企業現金流的影響,幫助其順利上市。

  多地在企業獎勵措施安排上,採用“分段式”獎勵方法。例如,3月份,福建省晉江市發布的《關于支援企業北交所上市的若幹措施》提出,對到北交所上市的後備企業,按盡調、股改、挂牌新三板基礎層、進入新三板創新層、首發輔導備案、首發申請獲受理、成功上市等階段分別給予20萬元、50萬元、120萬元、8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獎勵。前三家成功赴北交所上市的後備企業,每家追加100萬元獎勵。

  在陳靂看來,此舉有利于對企業持續激勵,更好地調動企業上市積極性。同時,有利于持續為其注入流動性,降低上市各環節成本。

  董忠雲表示,企業上市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問題,因此需要將獎勵的節點前移,根據企業需要分階段緩解上市前各類費用導致的資金緊張,減輕上市成本,激發上市動力。(記者 田 鵬)

【糾錯】 【責任編輯:陳延特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769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