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3/ 01 08:06: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小庭院,經濟潛力有多大?

字體:

  “庭院經濟”首度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小小庭院,經濟潛力有多大?

  有的開農家樂、辦民宿、弄採摘園,打造周邊休閒旅游好去處;有的收發快遞、直播帶貨,成為村鎮集市人氣最旺的地方;有的開小超市、修理店、家庭作坊,服務當地生産生活……在不少鄉村,農家庭院承擔多樣功能,演繹多彩角色。

  今年,“庭院經濟”首度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文件明確提出“鼓勵脫貧地區有條件的農戶發展庭院經濟”。庭院經濟究竟是啥?潛力有多大?

  “微經濟”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來,帶您們看看我家的院子。”在新疆疏附縣,村民肉孜總愛熱情邀請大家參觀自己的得意之作——一年四季瓜果飄香、生機盎然的前庭後院。

  庭院總體面積不大,但房前大樹掩映,近處是整齊擺放的各式綠植盆栽、一小片花圃上還種了花卉、中草藥和綠葉菜,打點得分外好看;後院有葡萄架子,杏樹、梨樹果園,牛羊圈,農機具,十分精巧。

  “別小看這巴掌大塊地,自家吃的瓜果蔬菜有了,牛羊肉還能往外賣點,剛種上的中草藥更是聽説經濟效益不錯。”肉孜説,農忙時帶着農機具出工,農閒時在家打理院子,一年的收入還真不賴!

  庭院雖小,作用不少。當閒置的土地資源被有效盤活,業態繁多的“微經濟”正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庭院經濟究竟指什麼?

  一般來説,庭院經濟即農戶家庭院落經濟,指的是農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周邊場域為空間範圍、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小規模生産經營、為自家和社會提供農業土特産品和有關服務的經濟形式,是農業經濟的組成部分。

  今年,“庭院經濟”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大的背景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需要。發展庭院經濟是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鄉村發展與城鄉關係研究室主任何安華對本報記者説。

  2022年9月底,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關於鼓勵引導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是促進就地就近就業創業、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拓展增收來源的有效途徑。”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2022年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278萬人,同比增加133萬人。而對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外出務工的脫貧人口來説,發展庭院經濟,可形成外出就業的有力補充。

  在何安華看來,發展庭院經濟對多方有益。對農戶,有助於合理利用院落等閒置資源,為家庭增加一份收入。對村莊,發展好庭院,有助於增添村莊的綠色和文化味,將居民生産生活和環境美化相結合,鄉愁也有了情感的載體。對縣域,由庭院匯聚和培育特色産業,打造一村或一鄉“一品”,有助於形成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對國家,庭院生産的土特産品可以農戶自用也可向市場供給,有利於增強食物保障能力,夯實廣義糧食安全根基。

  “方寸地”變增收“致富園”

  枸杞、蘋果、紅棗、杏樹……在寧夏,特色經濟林木裝點着村民房前屋後;養殖牛、羊、雞,在青海德令哈,當地特色養殖業成為農戶庭院特色;辦民宿、開農家樂、推出打糍粑、賽山歌體驗,在湖南花垣縣,農家庭院甚至成為游客旅途一景……全國各地都有不少庭院“方寸地”變身增收“致富園”的鮮活例子。

  如今,發展庭院經濟有哪些思路?如何能既有看頭又有賺頭?

  相關政策已明確了發展重點,包括——

  發展特色種養,打造一批微茶園、微菜園、微果園、微菌園,就近滿足城市消費;

  發展特色手工,發展一批非遺工坊、家庭工廠、手工作坊,開發鄉村特色文創産品;

  發展休閒旅游,推出一批特色民宿、家庭旅館、休閒農莊、農家樂、小型採摘園等,打造精品田園和美麗庭院;

  發展生産生活服務,創辦一批電商銷售點、直播帶貨點、快遞代辦點,增加農戶經營收入等。

  “政策已明確,就是要從實際出發,突出鄉土特色,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路子,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加則加、宜商則商,探索發展多種類型庭院經濟。”何安華介紹。

  目前,不少地區已經推出當地庭院經濟建設方案,並將其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重慶市着重打造“小果園、小花卉園、小瓜菜園、小水産園、小養殖園”為主的“五小”涉農經濟,和以“小加工、小餐飲、小民宿、小製作、小買賣”為主的“五小”非農經濟。甘肅省在“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産業的基礎上,扶持發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買賣、小作坊“五小”産業,盡顯鄉土本色。

  這樣的“庭院”增收潛力有多大?

  “要看市場行情,但收入來源是多元化的。”何安華説,通過打理庭院,村民不僅可以賣土特産品,也可以出售鄉村文旅服務,或將庭院變成創新創業的場所。此外,積極發展庭院經濟,實現部分生活資料自給,本身就是降低生活成本,即間接增收的重要方式。“鼓勵發展庭院經濟,更重要的是推廣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理念,鼓勵脫貧群眾學一門技藝,憑本領創造幸福生活,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何安華説。

  小庭院聯結大市場撬動大産業

  “前前後後種了些時令蔬菜,一年四季吃菜不愁。”“弄個菜園子,養點雞鴨,也算自食其力。”採訪中,不少農戶談到對自家庭院的想法:大都有安排,但“也不敢想太多”,“畢竟單家獨戶能力有限”。

  庭院經濟要打造成什麼樣?

  《關於鼓勵引導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脫貧地區庭院經濟産業規模不斷擴大,産業類型更加豐富,産銷銜接更加順暢,發展活力持續增強,發展水平明顯提升。通過庭院經濟獲得的收入持續增加。

  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少不了政策支持和引領。在何安華看來,這也就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鼓勵脫貧地區有條件的農戶發展庭院經濟”中“鼓勵”二字的意義所在。

  “首先是引導産業和業態的選擇。”何安華説,各地有關部門要提供信息指引和産業發展諮詢服務,幫農戶選擇有潛力和前景的産業,推動形成一村一業或多業的庭院經濟發展格局。二是補要素短板,在資金、技術和管理方面提供相應支持,幫助農戶“闖市場”。三是提高組織化水平,引入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合作主體,強化他們與庭院經濟經營戶的利益聯結,提高市場競爭力。

  此前,不少地方已&&政策,對庭院經濟進行實打實的扶持,如統籌用好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東西部協作資金、定點幫扶資金等,對符合條件的庭院經濟項目給予支持;推出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政策,鼓勵用好創業擔保貸款、“富民貸”等金融産品;加大産銷對接力度,組織庭院經濟經營戶與城市市場、超市、酒店、網購&&、社區團購、文旅經營主體開展對接活動等。

  “庭院經濟”在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登場,也有一些疑問的聲音出現,比如:是回歸“小農生産”了嗎?

  “庭院經濟是市場經濟、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庭院將聯結大市場,並有望釋放大潛力。”何安華説。(記者 李婕)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130112940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