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多地投資計劃密集亮相,重大項目建設掀起開工熱潮。從項目情況看,2023年地方穩投資發力早、力度大、領域新,産業轉型、創新驅動等領域項目成為多地重點。
“趕早抓前” 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新年第一天,福建福州各地建設“主戰場”熱火朝天,該市第一季度17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983億元,涉及産業發展、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多個領域。
1月3日,四川進行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推進項目共423個、總投資7483.7億元,涉及能源、交通、水利、現代産業、教育衞生、城市更新等領域。同日,上海各區也在開年首個工作日集中開工一批重大項目。
着力擴大國內需求,要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多地就開始謀劃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擴投資成為重要發力點,着力“早部署、早發力、早開工、早投産”,歲末年初一系列投資計劃密集亮相,重大項目建設掀起開工熱潮。
河南計劃在産業轉型、基礎設施等四大領域啟動100個左右百億級重大項目,力爭2023年全年完成投資2萬億元以上。2023年重慶初步考慮市級重大項目全年完成投資4000億元以上,以此帶動投資1萬多億元。
從地方兩會透露的信息來看,今年地方投資不僅發力早,力度也大。多地固定資産投資目標錨定兩位數。其中,2023年河南鄭州預期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5%;安徽合肥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目標為10%左右;安徽蕪湖提出2023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0%,市級政府性投資增長12%以上;寧夏中衛市提出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5%左右。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傳旺認為,多地將擴投資作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重要發力點,加快推動重大工程建設,有利於帶動全社會有效投資。
聚焦新領域 産業升級態勢明顯
從投資項目領域看,除基礎設施、民生與社會事業領域等傳統基建項目外,推動産業轉型、創新驅動發展的産業新領域也成為地方投資的重點。
例如,在遼寧瀋陽首批確定的30個百億元以上重大項目中,産業轉型領域佔6個,包括總投資102億元的華晨寶馬全新動力電池、總投資100億元的億緯鋰能儲能與動力電池等;創新驅動領域佔7個,包括總投資200億元的IC裝備産業園(機器人産業園)、總投資192億元的瀋陽渾南科技城産業園區等。
山東青島聚力發展重點産業鏈,突破一批引領性産業項目。2023年363個重點建設類項目中24條産業鏈項目共297個,佔81.82%,數量居前三位的是智能製造裝備類項目66個、先進高分子及金屬材料類項目24個、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類項目23個。
新産業領域的快速增長已成為投資的重要拉動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前11個月,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19.9%,比全部投資增速高14.6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0%。“以電子、醫藥為代表的高技術製造業快速發展,相關投資大幅增加。”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首席統計師羅毅飛説,隨着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産業升級發展態勢明顯,高技術産業投資增勢良好。
“從近期地方開列的重大項目清單來看,不僅交通運輸、能源生産等傳統重點領域持續推進,創新及産業發展等新領域也成為投資重點。”孫傳旺&&,2023年,穩投資産業發展方面要着力推進高端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高端製造業和現代物流、數字網絡等現代服務業項目建設,加速産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投資方面,要推動科技産業園區、科技創新中心和創新服務&&建設,強化創新驅動。
打好投資政策組合拳
重大項目“趕早抓前”,各項支持政策也協調發力。業內專家預計,2023年一季度基建投資有望保持較高增長水平。
專項債是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目前,多地已相繼披露2023年一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其中,山東青島預計在1月6日發行212.6億元,有望成為今年第一個發行地方債的地區。山東臨沂披露信息稱,山東省財政廳目前已提前下達該市2023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07.4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19%。
“2023年將適量擴大專項債券資金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範圍,持續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也&&,要打好投資政策組合拳。進一步優化調整中央預算內投資結構,集中力量辦好大事難事急事。積極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準備等各項工作,推動專項債券項目如期開工建設。推動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加快建設,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2023年穩增長政策要保持一定強度,其中擴投資、特別是推動基建投資保持較高增長水平,成為當前主要的政策抓手。”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2023年新增專項債額度增加以及上年新開工項目續建會帶動銀行貸款較大規模流入等因素支持下,2023年特別是一季度基建投資有望保持較高增速。
“2023年專項債提前下達時間前移,2022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對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抓好填平補齊,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符合冬季施工條件的不得停工等,均表明2023年一季度基建投資會繼續保持較強力度。”王青説。 (記者 王璐 汪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