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 題:促進政策逐漸見效,汽車消費正在回暖——來自汽車産業的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
減徵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等給予補貼……記者近日在深圳、上海、成都等地採訪了解到,隨着利好政策&&、生産企業加速復工復産,汽車消費正在回暖。
利好政策見效
上海白領潘先生近期拍到了上海車牌,經過試駕後,他在端午假期趁着品牌額外優惠購買了一款合資汽車。“車輛不含增值稅不到30萬元,這次購置稅優惠大約可以節省1.49萬元。”他説。
5月31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
在上海嘉定區的一家自主品牌4S店內,有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端午假期門店人流提升不少,購置稅減半和相關優惠政策的發布,給消費者省了一筆購車費用。
來自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的統計顯示,截至6月14日,當地共有18391&乘用車享受車輛購置稅減半徵收政策,減免稅額合計超過1.1億元。
消費者在成都市錦江區精典上汽大眾4S店選購車輛。(受訪者供圖)
除了國家層面車輛購置稅的減徵,記者梳理發現,多地也頻出政策促進汽車消費提振。上海年內新增4萬個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北京年底前對符合條件“以舊換新”購買新能源車的給予最高不超過每台1萬元補貼,瀋陽實施1億元汽車消費補貼政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國內汽車産銷分別完成192.6萬輛和186.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59.7%和57.6%,顯現回暖態勢。“當前全國汽車企業復工復産情況良好,企業的生産人員流動、物流運輸、供應商供貨情況均有好轉,産能逐步爬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説。
新能源車增長快
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汽車産銷的快速增長,為促消費穩增長加足了馬力。
在深圳坪山區,新能源汽車産線忙碌、車鳴清脆。總部位於坪山的比亞迪公司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1.4萬輛,同比增長148%。
圖為比亞迪總裝工廠。(比亞迪公司供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別完成46.6萬輛和44.7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在深圳,隨着新能源汽車更多走進市民家庭,當地新能源汽車銷售滲透率已接近50%。
統計數據顯示,6月5日閉幕的粵港澳大灣區車展,9天展期中預定和成交車輛超4萬台,成交總金額逾120億元,去年為2.73萬台。
深圳汽車經銷商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湘鄂説:“與去年車展相比訂單量大幅增長,不少新能源汽車品牌很有吸引力,隨着利好政策不斷見效,經銷商信心足,消費者也更加積極。”
四川精典申眾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財務經理黃文玲説,隨着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的完善,在當前油價不斷上漲的背景下,傾向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正在增多,還有一些燃油車客戶選擇置換新能源汽車。
業內人士指出,即使在疫情嚴重的月份,新能源車依舊保持增長,説明産業進入快速增長的通道。
仍需共同發力
業界人士認為,讓汽車消費“振起來”,還需各方持續發力,讓更多消費者願意“出手”。
一位車企負責人&&,地方政府制定實施汽車促消費政策,可研究引導增速高、潛力大的熱點領域和細分市場,如新能源汽車、20萬-30萬元升級車型等,讓政策發揮更大效果。
與此同時,車企也要共同發力、促進市場提振。
近期,不少車企在促消費政策基礎上&&“再讓利”舉措。如上汽名爵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宣布提供最高125%的購置稅專項補貼。
汽車經銷商要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等近期聯合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無論是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試駕體驗都是對購車行為影響較大的因素。
“有購車需求的客戶,如果他不願意來的話,我們可以根據客戶的時間安排,提供上門試駕服務,讓消費者購車更舒心。”黃文玲説。
天風證券研究報告認為,按照國外汽車成熟市場的規律,每輛車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約為車價的2倍至3倍。一些汽車業界人士建議,促進汽車産業更加充分、均衡發展,宜支持汽車養護、維修、保險、租賃等汽車後市場業務加快發展。(記者孫飛、胡旭、周蕊、王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