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4/ 21 07:52: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八成消費者呼吁加強治理低俗行銷

字體:

  低俗行銷在實現火速“出圈”、獲取巨大流量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商業環境和社會風氣。對于這種以社會利益為代價,不顧社會公序良俗的行銷方式,該如何進行治理?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發布的一項有2005名受訪者參與的調查顯示,69.4%的受訪者認為低俗行銷會引起不正當競爭,不利于市場規范發展,68.3%的受訪者認為會影響社會風氣,對未成年人産生不良影響。對此,79.6%的受訪者呼吁加強對低俗行銷的治理。69.7%的受訪者認為商家不能對低俗行銷道歉了之。

  69.7%受訪者認為商家不能對低俗行銷道歉了之

  在北京工作的90後吳浩認為,低俗行銷之所以被大眾認定為低俗,肯定存在不符合社會基本價值觀的地方,是不健康的,尤其是現在的行銷多是通過網絡傳播,受眾非常廣,不少是青少年兒童群體,這些低俗廣告會對他們的價值觀形成産生不良影響,“這種低俗行銷的流行,會破壞社會的整體風氣”。

  90後張明君在南京一家出版公司工作,他覺得這種低俗行銷會破壞市場正當競爭,“如果處罰不力,或者社會大眾默不作聲的話,會讓更多商家趨之若鶩”。

  調查顯示,對于低俗行銷,69.4%的受訪者認為會引起不正當競爭,不利于市場規范發展,68.3%的受訪者覺得會影響社會風氣,對未成年人産生不良影響。其他還有:破壞商家的品牌形象,被消費者拋棄(53.6%),可能涉及虛假宣傳,損害消費者權益(40.9%)等。

  南開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司法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陳兵教授指出,低俗行銷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低俗行銷的受眾不少是三觀尚在發育中的年輕人,二是其他企業在看到低俗廣告的收益之後,也可能會採取相同的行銷策略,形成惡性迴圈,“這也是低俗行銷大量出現的原因”。

  在低俗行銷引發爭議後,不少商家就會發表道歉聲明認錯,調查顯示,69.7%的受訪者認為商家不能對此道歉了之。

  95後王安然不認可商家這種道歉了之的做法,“僅憑一紙聲明的道歉,與其獲得的收益相比顯得力度太輕了,而且等到這件事情的熱度過去,很有可能會再犯”。王安然認為,商家應該拿出具體的措施,體現整改的誠意,而不能僅僅發個道歉聲明就想要了結此事。

  79.6%受訪者吁請加強對低俗行銷的治理

  王安然認為,除了商家要拿出整改的誠意外,更要有具體措施對低俗行銷現象進行整治。比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這種打擦邊球、遊走于灰色地帶的低俗行銷進行界定,有關部門對低俗行銷的商家和産品進行通報批評,從而起到震懾作用。

  調查中,79.6%的受訪者呼吁加強對低俗行銷的治理。

  吳浩覺得相關平臺也應負起一定的責任,“平臺應落實監管和審核責任,對于商家的低俗行銷産品及時進行處置,嚴重的話,對商品進行下架處理,對商家進行警告,甚至拉入經營黑名單”。

  陳兵認為,遏制低俗行銷需要從立法和執法兩方面加強。在立法方面,首先要提高罰款的數額,至少要做到企業進行低俗行銷不至于獲得收益。其次,要及時出臺相應的配套規定,明確何謂淫穢色情、何謂違反公序良俗。在執法方面,提高執法效率。如要使低俗行銷不至于獲得收益,一方面要提高罰款數額,另一方面也要阻止其獲得負面熱度,這就要求執法部門必須敏銳、迅捷、及時響應,避免不良行銷大范圍擴展。“提高效率需要執法部門加強監管力度,做到線上與線下監管相結合,不斷提高監管能力,建設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監管體係”。

  調查中,對于整治低俗行銷,受訪者的建議有:加大對低俗行銷的處罰力度(72.1%),進一步明確商業行銷的底線和邊界(66.8%),加強市場監管和審查力度(64.6%),消費者樹立維權意識,對低俗行銷“零容忍”(58.2%),商家堅守底線,維護品牌形象(36.4%)等。

  張明君感覺網友對這種低俗行銷廣告已經有些見怪不怪了,“有些人甚至把它當作一種娛樂方式,認為無傷大雅,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低俗行銷的出現”。張明君覺得,對于大眾來説,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另一方面應對低俗行銷持“零容忍”的態度,讓低俗行銷失去生長的土壤。

  受訪者中,男性為40.0%,女性為60.0%。00後佔24.7%,90後佔44.1%,80後佔25.9%,70後佔4.7%。(見習記者 王志偉)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8579513